年的脚步一天天近了,身居黉门的我想到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过年,心头油然涌起一股欣悦和温暖,是的,故乡的年味较城里确乎更浓郁些了,到处洋溢着欢乐、喜庆和吉祥。想其中的原因,大概由于老家的年融入在泥土自然中,更多些纯朴和本真吧。 树草凋萎,霜雪扑飞,四野静寂,进入冬腊月,冬的蕴藉更深沉了,然这冬藏里渐酝酿出年的红火来。勤恳的乡人早把菜地打理好,准备过年吃种下的菜渐次欣荣:茼蒿菠菜青绿,乌青菜皱长肥硕,红萝卜红皮水灵的,扎土里一天天胀大,大白菜早包卷成了,歪在地里直等过年下炖炉。放寒假在家的孩子们更是满心眼里充满着欢喜和盼望,他们一边勤快着,抗着镢头,三三两两地在田头堰边、坡上林间挖柴蔸预备着春节烤火用,一边心里也掐算着,还有多少天就要过年了,到那时就有好东西吃,有新衣穿,并且有压岁钱塞荷包了。 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大人更忙得起劲了。熬糖饴切麻糖,蒸糯米舂糍粑,炒炒米杀年猪,塌豆皮打豆腐,灌香肠发荷叶皮子翻饺子…每一项的制作都在自家里完成。孩子们也参与进来,灶膛里燃起红红的木柴火,映照得屋里暖暖的,人们心里也暖暖的,和乐的气氛充盈农家内外。临近除夕的三二天,大人都赶集购置年货了,故乡农村大路小路上,往来络绎,集镇上更是人潮涌动,熙攘喧阗。 最热闹的当然要数除夕和春节了。大年三十在外的家人都回来了,扫尘土,将屋子里上上下下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写春联,读书人在一起切磋水笔字写的好坏,楹联作的意趣;贴春联,将旧的对联撕揭下来,新的春联反面用米汤刷了贴上去,红红的春联散着墨香,映出红火的春节。远近的鞭炮声彼伏此起地响起来,别人家己开始吃年饭了。女人们在柴锅灶上做的团年饭也己经做好了,于是便关闭大门,放鞭,吃饭,燃鞭的蓝烟弥散满屋,全家人团团围坐,团年饭把全部的好菜都端出来了,大家互敬酒祝语,欢乐洋溢在每个人的心间和脸上。除夕夜守岁,上祖坟送灯笼照明,星星点点的火光闪烁在乡间野外,连同了人家屋前挂的灯笼,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欢乐祥和里。 新年的钟声一敲响,各处的湾子里的鞭炮声又骤然持续不断地响起来。家家户户出天方,迎接新年的到来。有些人家在门前禾场中间烧柴把或香纸,很恭敬地面朝了火堆作揖,他们大约是在祈福,求得天地众神仙保佑来年的平安和丰收了。 春节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同湾的邻居便叩门来拜年了,互相拱手祝福。一会儿,近处的亲戚们也来了,他们是春节上祖坟后来的,有些大人带着孩子来了,都穿着青的蓝的新衣服。东道主便上蒸笼烧桌席招待他们。远处上坟的鞭炮声断续响起,附近湾落里传来稀稀落落鞭炮的碎响,是孩子们在玩鞭炮的游戏。田野的上空笼着一层薄薄的蓝烟,飘荡着一股淡淡的硝硫气味,是鞭炮燃放后散发出来的,却更浓了这年的氛围了。 初几,故乡的人们照例是挨次走亲拜年。今天到你家,明天到我家,后天到他家,每到哪一家,好客的农家主都安排满桌的菜肴来招待。席宴间,一边祝福喧语,一边也敞心说着新年的打算和期盼。而就在这互相的走动中,乡下的泥土田园也使他们更亲熟了,使他们更觉着走在这乡下的土地上心里感踏实润滋怡悦和向往了。及至元宵节过后,他们中的有些人终要依恋不舍地离开这故土,南下北上、东进西出地到城里打工去了,那些留下来的自然无遗憾,手牵了耕牛,肩扛了犁耙,走向田野,开始新一年的春耕播种和收获。最失落的是孩子们,年终于过完了,要到明年才再轮此,只好在这最后一天的元宵节里,观焰火,追看彩轮船,听唱皮影戏,着实尽兴一把。 故乡的年,聚集了旧年丰收的喜悦,孕育新年勃发的希望,它质朴而本真,宽怀且厚实。
姓名:李甫辉 地址:湖北省京山县钱场中学 邮编:431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