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问政:有话好好说
随着网络传播媒介的兴起,人们交流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各级人民政府部门也适时开通了“网络问政”栏目,通过网络问政的方式来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这一平台已成为连接政府部门与百姓生活的纽带、桥梁。十堰也毫不例外,每日的网上问政总会有大量百姓关注的社会话题,民意在这里汇聚,民生难题在这里得以解决。特别是今年两会期间,十堰秦楚网开办的“我给书记市长带句话”栏目得到了百姓的欢迎,市委书记张维国“不屏蔽、不删帖”的要求更是得到全国媒体的关注,获得十堰百姓的点赞。但是,笔者在细览十堰市政府网站开办的网上问政栏目时,发现大多数职能部门均能认真回应百姓关切,解决百姓提出的问题,但是也不乏一些部门存在敷衍之举,面对百姓的提问,一句轻飘飘的“请拨打xx号码”了事,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是心态不正“不愿说”。面对百姓的呼声与疑问,这类部门的工作人员心态存在问题,认为这类网络问政纯属百姓“无聊”之举,面对百姓提出的问题,需要去核实、回复,一旦回复不妥还会引起舆论风波,无形中增添了许多的工作负担与风险,既如此,还不如一句万能回复语“请拨打xx号码”来得方便、安全,反正不过是要一句回复嘛,我回也回了啊,至于回复的消息有没有价值就与我无关了。这类工作人员的心态倒是“聪敏”,但似乎忘了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二是面对网络“不会说”。近几年来,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兴起快速,沟通也是愈发便捷,各政府部门虽然也都开通了网络问政或者是依申请公开等栏目,但是,多数部门均无专职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多数都是办公室或者外宣部门兼职回复,面对网络舆情,平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指导培训,缺乏基本的应对素质;再则,一个问政的题目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如何协调回复,更是一大难题。“不会说”却又不能不说,无奈之下,那就说一句吧:“请拨打xx号码”!
三是话题敏感“不便说”。翻阅十堰的网络问政栏目,其中不乏大量让各职能部门“红脸冒汗”的批评辛辣之语,面对这类指责甚至于辱骂,令被问政者如坐针毡,有口难言,出声辩驳,难免引发更多骂声,一着不慎,便是个网络事件;若不辩驳,任其批评指正,更于面子不合,想我堂堂政府职能部门,岂可向尔等平民低头听其指教?于是乎,说与不说都是错,介于两者之间,还是“请拨打xx号码”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吧……毕竟,大部分人是不会真的拨打xx号码的,如此一来,岂不顺心省事?
网络问政本是便民利民之举,也是政府顺从民意,执政为民的参考依据,但若是众多部门均是一句“请拨打xx号码”了事,这一便民之举最后只会流于形式。基于此,针对以上问题存在的根因,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作风建设,端正心态,正确对待百姓关切。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三是走群众路线,弯下身子听民意。最后,还是希冀各部门面对网络问政,能够正确对待,及时回应百姓呼声,有话好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