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869|回复: 9
收起左侧

湖北医药学院两个省重点实验室在湖北省年度考评中均获优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3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13日,湖北省科技厅发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结果,全省158家省重点实验室中,16家获评优秀,35家获评良好,97家获评合格,9家限期整改,1家撤销省重点实验室资格。湖北医药学院的胚胎干细胞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均获评优秀,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之外,获评2个优秀的单位,也是唯一参评全优的高校。另外,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
实验室本次获评良好。
省重点实验室每5年评估一次,本次为2018-2023年周期,
为加强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湖北省给予绩效评估优秀、良好的实验室运行经费补助。湖北医药学院两个实验室获评优秀,对下一步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双一流建设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8-14 0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请教一下你们怎么发的帖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0-8-1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QQ图片20200814121446.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8-14 1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祝贺!再接再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7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小而精,这个就叫小而精
2个省重点实验室,一个西医一个中医,在省属高校里不算多也不算少
但就是能做到全优,把专业领域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就能有一席之地
像省属的综合性大学,固然实力、财力强,但也架不住力量分散撒胡椒面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0-8-17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cloudsun 发表于 2020-8-17 12:58
什么叫小而精,这个就叫小而精
2个省重点实验室,一个西医一个中医,在省属高校里不算多也不算少
但就是 ...

精是精了,可是因为太小,影响力不够,报考热度不够,生源质量堪忧啊!至少是跟办学实力不匹配!对人才吸引力有多大也很难说!需要一鼓作气、持续发力,把学校档次提上去、招生层次提上去,才能大大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利于招生、招聘、扩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山区地方高校,如果单纯追求小而精、小而美,这个“精”、“美”能持续多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0-8-18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2020年度科技计划组织工作方案》《湖北省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有关要求,湖北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省级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自然科技资源库、湖北省实验动物资源开发及利用、新认定科技创新基地等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及项目的绩效评估评审工作。近日,评估评审结果出炉。湖北医药学院胚胎干细胞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医药学院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结果为“优秀”。公示结果显示,参加考评的6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这次获评“优秀”的有16个,13个均位于武汉市,有3个实验室在汉外高校,湖北医药学院占了其中两个。

▲2018年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结果公示

能获得“优秀”殊荣的两个实验室背后是湖医药人的拼搏不止、克难攻坚我们真心为他们接力点赞湖医药取得的成绩、每一次的成长都牵动着关心关注湖医药事业发展的你我的心让小伊带着大家一同了解下他们背后的付出和汗水


胚胎干细胞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胚胎干细胞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06年立项建设,2009年11月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挂牌,作为湖北省干细胞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利用干细胞研究的特色与优势,凝聚了多学科、跨领域的优秀科研骨干,逐步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研团队。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实验室现有人员89人,其中,博士75人,硕士12人;高级职称64人,中级24人,团队成员包含名校博士和一批青年新秀等。胚胎干细胞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由一个主体,三个分室组成,主体实验室位于湖北医药学院科教楼11楼,占地面积约2000平米,三个分室分别是附属太和医院生命科学研究所、附属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总投资5000万元,总面积4000平方米。拥有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分析仪、细胞生长动态观察记录系统、基因测序仪、染色体检测工作站等实验设备与设施,总值超过3000万元。瞄准国家需求和科技发展方向,结合社会及人民健康的需求,积极开展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近三年来,实验室获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湖北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30余项,总经费超过1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附属太和医院获批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和项目,附属人民医院利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和国际领先的“种植窗”检测技术,诞生出中国大陆首例“种植窗”移植第三代试管婴儿。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0余项,十堰市科技进步奖若干项。


研究方向一:自主神经、干细胞及代谢性疾病关联研究

该方向主要利用遗传谱系示踪法,从发育层面观察干细胞与代谢性疾病的关联关系;从自主神经调节干细胞命运转变的角度,探索干细胞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与代谢器官发育及疾病的关联机制,试图建立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新机制;以此建立以干细胞活性调节为靶点的代谢性疾病防治策略及药物开发。

带头人:唐俊明,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胚胎干细胞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从事自主神经、干细胞与代谢性疾病关联研究。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心脏再生学组委员,湖北省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重大科技专项、创新群体及团队项目3项。在国际知名的循环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 IF=14.467)等杂志发表论文30篇。主译专著1部,参编2部。获得省级科研奖3项。2010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五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

团队成员:

吴艳,博士,生理教研室主任

张璟璇,博士,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张志峰,博士 ,副教授

石柳柳,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干细胞与心脑血管损伤修复关联研究

血管损伤主要与血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血管新生障碍,血管重构和巨噬细胞极化有关。血管损伤或功能障碍极大影响组织的再生,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免疫的生物学功能,能特异性地聚集到受损部位,在血管损伤修复中有一定的优势。

带头人:王家宁,主任医师、教授,湖北医药学院硕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委员理事和湖北省实验动物学会常务理事。现任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院长,附属人民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心脏中心主任,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湖北医药学院学报》副主编。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领域进行了系列研究,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的研究。目前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两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 指导研究生20余名。

团队成员:

曹政,博士,附属太和医院心血管内科1病区主任

张蕾,博士,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贺细菊,博士,生物力学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胚胎工程

胚胎工程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产前诊断、胚胎着床的分子机理和生殖毒理研究。

带头人:张昌军,二级岗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总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生殖健康学会生殖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994年世界首创“人精子单倍染色体无酶G显带方法”,1996年开始从事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研究,所领导的中心先后诞生了湖北省首例试管婴儿(1997年),湖北省首例选择性减胎试管婴儿(1998年)、湖北省首例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试管婴儿(1999年)、中国首例激光辅助孵化试管婴儿(2001年),湖北省首例卵子冷冻试管婴儿(2010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团队成员:

刁红录,博士,教授,附属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优生遗传研究所所长

邓锴,博士、副教授

孙志丰,博士

闫旭,博士



研究方向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生物技术研发

该方向主攻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成功建立临床级人胚胎干细胞系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系,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临床GMP标准干细胞系;建立了成熟的临床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体系,开创了在体基因编程体内干细胞分化类胰岛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国际先进方法,并将这一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在省内外多家医院、公司以技术合作和交流形式进行推广应用,临床治疗效果好且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带头人:李东升,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北医药学院外科学学科带头人、湖北省胚胎干细胞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干细胞治疗中心主任。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子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1项;先后在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thod和Nature Protocol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发明3项专利。

团队成员:

郭兴荣,博士,胚胎干细胞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丁妍,博士,胚胎干细胞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袁雅红,博士,副教授

王小莉,博士,副教授








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12月31日获批立项,现有研究面积近4200平方米。截止2019年12月,实验室有固定人员87人,其中正高职称34人,副高职称31人。实验室现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原子吸收光谱、凝胶成像系统半制备液相、超高压液相、冷冻干燥机等设备,实验室总资产2423.26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资产共1872.32万元。




研究方向之一:武当特色中药资源的基源鉴定

团队致力于武当特色中药资源的品种整理和基源鉴定,分析武当山区特色中药种类、数量、分布与生长环境。采用传统化学分析和现代基因鉴别等技术对武当山区中药质量进行分析,针对武当山区道地中药生长期内的各指标成分积累和含量的动态变化开展研究;结合地区生态,深入研究武当山区道地中药的病虫害防治,开发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的综合技术。团队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武当山区道地中药产地采收加工、卫生包装、仓储运输技术,对北柴胡、重楼、板蓝根、野菊花、白及、金银花、旱半夏等中药开展GAP基地建设。
团队先后与湖北省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济世药业等生物医药企业签署了多项横向合作项目。协助企业改良产品制备技术工艺和提升质量标准及生产效率,研究成果进一步产业化,为企业年产值增值达1200万元。合作企业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十堰神农武当医药科技苑有限公司等企业获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近年来,团队主持“北柴胡的规范化种植”项目获国家GAP认证,主持“重楼品种选育与林下仿野生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武当山区道地产重楼成功获批“伏龙山七叶一枝花”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团队主持、承担科研教研项目3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奖励8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获十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团队共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主持开发医院制剂20种。团队骨干主编或参编《21世纪精编临床用药必备》《新药精编》《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武当本草彩色图集》等5部专著。团队骨干:杜士明,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教授,硕导,二级主任药师       张晓燕,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副教授,硕导,主任药师       张勇洪,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之二:武当特色中药活性成分及其结构修饰

团队通过建立提取、分离方法对武当山区道地中药的主要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获得单体化合物,并采用紫外、红外、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鉴定,通过药理活性筛选得到活性化合物或新单体化合物。结合化学导向的研究路线,运用化学合成方法对已知结构的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优化修饰,合成类似物,以期获得增效减毒的先导化合物综合开发有价值的新药。
团队积极响应湖北省社会服务计划,多次派遣博士对十堰市房县、竹溪、丹江等县市医药化工企业进行指导及技术攻关服务。同时,团队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天然水体污染物的检测及降解”课题中承担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监测、土壤环境分析的研究,负责化学研究、微生物寄生虫样品的采集与流行病学调研。郝新才博士获得了“全省第五批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研究成果:近年来团队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8项,市科技局项目5项,团队成员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团队共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在Advanced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Synthesis-stuttgart、Research on ChemicalIntermediates、Helvetica Chimica Acta、Arkivoc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5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十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团队骨干:胡扬根,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教授,硕导       郝新才,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马俊凯,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之三:武当特色中药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团队基于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现代研究技术,联合液质联用、气质联用等分析手段,开展治疗代谢性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神经性疾病等常见多发病的武当特色中药的筛选,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活性与作用机制,以期开发武当特色中药相关产品。团队成员先后发现中药黄连、何首乌、博落回、重楼和延龄草等均具有抗肿瘤活性;明确了Wnt-GSK3-β-catenin、ECM-Integrin和EMT等信号通路在多囊性肾病囊泡形成和间质病变中的表达变化;武当山郧阳区樱桃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且具有较好的肾保护作用。上述研究为今后开发抗肿瘤及治疗多囊肾病、代谢性肾病相关武当特色中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研究成果:近年来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它省厅级项目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Kidney International、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等SCI源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3项国家发明专利审核中。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十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团队中2人荣获“十堰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荣获创新成果二等奖。参编《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常用抗肿瘤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药理学(案例版,第二版)》等专著。团队骨干:汪选斌,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教授,硕导,二级主任药师李飞,北京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导,获“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家奖” “十堰市突出贡献专家”陈琴华,武汉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导,主任药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9-29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实验室能聚高端人才,拿到省级和国家级财政支持,呼吁十堰市暂时少建一个立交桥投资2亿元,在医药领域、汽车领域、珠宝玉石领域新建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9-29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堰的器官残肢修复再植还是比较强的。
太和的断肢再植,人民的脑手术,东风的器官移植,加起来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十堰再给医学院批1000亩地,新建一个湖北医药大学产业园区。十堰钱少可以多给点地。让医学院多建设一个研究院,让博士们专心致志攻难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