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2|回复: 0 打印
收起左侧

点绛唇--银杏秋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2-2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湖北十堰
2022年末好诗词歌赋赏析,孤芳自赏自己做的诗词
点绛唇银杏秋景
作者:蓝色月亮
  黄叶翩飞,繁星遍地悄然动。禅院钟声,浑厚绕山鸣。
  心旷神怡,枯树冲天耸。林稍动,鸟啼云涌,赏秋抒情颂。
点绛唇词牌沿革
调名用南朝江淹《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蓣。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成息驾,争拟洛川神。”元《太平乐府》注“仙吕宫”。高拭词注“黄钟宫”。《正音谱》注“仙吕调”。宋王禹称词名“点樱桃”。王十朋词名“十八香”。张辑词有“邀月过南浦”句,名“南浦月”。又有“遥隔沙头雨”句,名“沙头雨”。韩淲词有“更约寻瑶草”句,名“寻瑶草”。在京剧中,《点绛唇》又通称为“点将”,用于元帅升帐、江湖豪客的排山等,其作用是为了表现场面的宏大和增强气氛。
此调冯延巳一首为创调之作,其他唐五代词人不用此调。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汪词与冯词格律相同,为宋人通用之体。汪词是名篇,南宋初年黄公度和作序云:“汪藻彦章出守泉南,移知宣城,内不自得,乃赋词云……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或传此词为苏过作,乃误。此调九句,七句用韵,用仄韵,韵密;主要句式为四个四字句,此外三个五字句,一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这样构成此调平缓凝重,适于表达苦涩情绪。苏轼五首用以酬赠、写景和节令,表情亦苦涩,如“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点绛唇格律对照
正体格律对照例词:《点绛唇·荫绿围红》
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以冯延巳的《点绛唇·荫绿围红》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苏词之藏韵、韩词之添字,皆变格也。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荫绿围红,飞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开朱户。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