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5|回复: 0
收起左侧

汽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探古镇风貌,寻河流相伴之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16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楚论坛7月16日电(通讯员 朱燕丽)古色古香的街巷,拔地而起的大柏树,清澈见底的犟河,保存完整的古迹,传奇经历的石榴树……为了调查这条古镇附近有关犟河环境大改造的历史问题,探寻古井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河流对于石榴树存活百年,不腐不朽的的重大意义,2023年6月2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共饮一江水”社会实践调研队来到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道放马坪进行社会实践调研。

治理犟河水域,共建美好生态家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万千建设者来到江河流域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因先建厂后建市等历史问题,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和地下涵管设施先天不足,作为“工业血脉”的犟河水也一度污染严重。这时,犟河边上的人们骨子里的犟劲儿冒出来了。作为犟河附近村庄的放马坪也不例外,放马坪的村民对犟河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犟河情怀。

经队员走访犟河周边,了解到犟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至2013年启动“清水行动”专项整治到2016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犟河附近的村民从未停歇过对犟河的治理。放马坪村为治理犟河还成立了一个巡河志愿队。由放马坪后人杨庆霞、张尚元等10多名退休老人,几乎每天都巡逻在犟河游步道上。队员上访了杨庆霞奶奶,队员欲想和奶奶了解关于巡河志愿队工作开展的问题,但从奶奶口中得知:“犟河巡逻时常开展,但是我因为这些年身体的原因很少在参加巡河活动。”队员只好作罢,告别了奶奶。

他们巡河志愿者为了犟河河流的整洁清澈,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犟河河流的守护中来,杨庆霞奶奶只是其中的一位,但她的背后还有更多千千万万的护河人,他们共同守护着河流,河流守护着放马坪人,他们相伴而居,荣辱与共。

伴水流涓涓,滋润百年石榴树

在放马坪,一户人家家中种植一颗百年石榴树。队员们了解到该石榴树的相关情况之后,四处打听,和村民了解到了杨庆保爷爷家的居所,便出发上门走访这位杨庆保爷爷,杨庆保爷爷也十分热情的接待了队员。一进门,队员便被眼前的石榴树所吸引经过门楼走进院子,一棵石榴树映入眼帘,石榴树的枝丫几乎覆盖了整个院子,石榴树枝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杨庆保爷爷介绍:“我的老太爷是一名郎中,家中两代从医,在清朝嘉庆年间知名度很高。200多年前,老太爷给陕西的一户人家看病。病治好后,这户人家没有钱给,就拿出一株石榴树苗充当诊费。老太爷没有计较,把树苗带回,在院子里种下。”队员们边听着爷爷讲述边站着石榴树旁边欣赏石榴树,爷爷见状便邀请队员们坐在庭院里,队员们津津乐道地听着爷爷继续娓娓道来他所知道的故事。在放马坪当地,说起杨庆保一家人,很多居民都说,这家人积德行善,口碑很好。

队员们在与杨庆保爷爷交谈的过程中还了解到,这棵石榴树栽种的地方,往下挖一米就有很充足的水源,因此这棵树从来就没有干枯过。未干枯的不只是石榴树,还有杨庆宝爷爷一家积善行德的精神。

修缮古水井,造福代代村民

在放马坪东头有一口明代万历年间的古井,始建于1580年,井深13.5米,水源旺盛,水质清澈,冬暖夏凉。

队员们了解到该古井的情况之后,便在放马坪寻找到了这个古井。队员描述着水井的外观“古井是手压式的,压水井立于瓷台之上,台子是用瓷块所修葺的,上面还刻有‘思水’二字。”队员们到达的时候,水井是用锁链和塑料袋裹附起来的,所以很可惜的是,队员们也没有体验到这个水井压水的情况。正当队员们疑惑是这个水井是没有用了吗?便看见在思源广场(水井附近)有一些村民正坐着一起聊天,队员们于是向他们走去,想和他们了询问一下水井的现状。队员们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便和村民们聊了起来。一位奶奶告诉队员:“这个水井不是没有人用,而是村里有许多小孩,为了安全起见所以才用了铁链和塑料袋裹着。”


在水井旁边的墙壁上刻有《古井简介》和《放马坪记》。通过墙壁上所刻得字,队员们了解到在2015年放马坪人自发捐款组织修缮了这个水井,如今水井才呈现今日之态。这个水井不只是一种古老的见证,更是放马坪人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吃水不忘挖井人,放马坪人组织修缮古井,是对先辈的一种告慰,也是传承放马坪历史景观乡村文化的一种最好见证。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观看讨论犟河治理图,感受犟河治理前后的变化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观看讨论犟河治理图,感受犟河治理前后的变化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近距离的观看古井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近距离的观看古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