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28|回复: 0
收起左侧

[亲子教育] 掌握婴儿心理特征,打好人生健康基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9-26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掌握婴儿心理特征,打好人生健康基础
(贾斯炜:心理咨询师、法学教授、作家)
今天和大家谈谈婴儿期,即从新生儿,母亲生产这一刻开始谈到1岁,也就是0到1岁这个阶段,婴儿的心理健康问题。
婴儿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母亲和婴儿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母婴连接。
孩子离开母体以后,他就会有一种受到突然刺激的感觉,因为原来在母体里面生活,母亲的子宫就是孩子的天堂,在这个天堂里面孩子过着无忧无虑天使般的生活。在那里面不用思考,不用努力,不用表达各种各样的烦恼,自然而然有母亲的营养供给着,就是通过脐带把母体的营养直接输送给胎儿。但是胎儿通过母亲生产,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特别是切断脐带的一刹那,胎儿会突然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分离焦虑。
就是原来的那个天堂没有了,那个天使般的生活突然没有了,要靠自己才能呼吸了,否则从此就死去了,而且突然感到很冷的刺激,这个时候他就感觉到非常惊恐,惧怕,对未来异常焦虑。所以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件告诉世界的事情,就是万分恐惧的一声哭叫。这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婴儿这个时候因为恐惧,对以后能不能生存,怎么生存产生的强烈焦虑,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分离焦虑导致的。
这个时候妈妈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处理好生产的事情之后,及时将自己的乳头放到孩子的嘴里面,第一时间与孩子建立联系。这个时候即使孩子没有吃到奶,只要他把妈妈的乳头含到嘴里面,那种强烈的焦虑立即就得到了缓解,他就会能够感觉到我原来联系的那个客体现在又用新的方式建立起来了。
所以,对于新生儿来说,对于母亲来说,母乳喂养是对孩子心理健康相当有好处的,是其他任何办法都无法取代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母亲乳汁里面有不可替代的营养成份和免疫物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母乳让孩子感觉到母亲的存在,让孩子感觉到和原来一样自己和母亲还是紧密联系着的,只是与原来的联系方式不一样而已。
这样就会使得婴儿最初的分离焦虑得到大幅度地降低,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所有的准妈妈都应该做好亲自用乳汁哺育自己孩子的思想准备,而不是考虑其他与母乳哺育孩子无关的一些因素。
如果您考虑亲自母乳哺育好麻烦呀,好浪费时间呀,还可能使体形被破坏呀等等,那就是您还没有做好做母亲的准备,或者说是您本身就没有当妈妈的潜质,做个丁克家庭还是挺好的。所以这个事情需要在准备孕育一个孩子之前就得要做决定的事情。
因为不良商家的宣传,有的人甚至认为母乳喂养不如人工喂养有营养,在这里心理师明确告诉您,对婴儿来说,世界上没有比母乳更有营养的物质了。再说了母乳喂养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营养的问题,更是一个心理营养不可取代的问题。母乳喂养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学心态的基础问题,是一个不容争议的问题。
同时在喂孩子奶这个方面,还有很多学问,值得新生儿母亲特别注意。比如说在什么时候喂奶,是不是看孩子醒了立即就给他吃;是不是这孩子哭了可以不着急,先让她哭一会儿再喂奶,这里面都是很有讲究的。
我的建议是,当孩子没有吃奶欲望表达的时候不要喂奶;当孩子有这个愿望表达的时候,不要耽搁太长的时间就应该去喂奶。
这里面有一些道理,我们在成人世界里经常会看到一些人,跟其他人的关系不紧密,他们可能没有什么知心朋友,跟谁打交道都怀有戒心。另外我们会看到一些人,他们很容易跟别人打成一片,而且很容易相处得特别密切,非常容易轻信别人。
如果我们对那些轻信别人的人说,您不要轻信别人,这世界上这么多人,有好多人还是挺坏的,您要提防,要提高警惕。这个人说,您说的对,是有一些坏人,不然不小心就要上当,我下一回一定小心。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告诉您,我最近又上当了。就这种情况让周围的人不解,这个本来不太复杂的骗术,怎么就反复地把一个人骗了呢?好像这个人对别人的轻信成了一个习惯化的反应。
另外,有一些人老是提防别人,对谁都不信任,我们可能也会做他的思想工作,这个世界上95%到99%的人都是好人,不好的人少得可怜,所以您不要用那么高的警惕性,使自己活得那么累,天天提心吊胆的。
这人也认为您说得对,应该是大多数人都是好人,不好的人很少。但是他下一次跟人打交道,还是特别谨慎,特别小心,十分地提防。
当然这两个人形成这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可能有他们俩后天生活的烙印。比如说后者总是上人家的当,或者说上过人家的大当,所以他从此以后就对人不信任。但是我们如果仔细考察这个人,假若他一直没有上过人家的当或者说很少上过人家的当,但他就是一直这么小心的话,那可能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就好解释了。就是他在早年的客体关系当中,在新生儿,婴儿阶段,如果他的监护人,喂他的奶特别勤而密集,就是他没有要表达吃奶的愿望的时候,奶就来了,这个孩子可能在内心里面种下一个概念,种到了他的内心深处,以后他长大了就不用思考,就会有这样的反应,就是周围这个世界很好,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好人,他们随时在照顾着我,呵护着我,我还没有感觉到饿,奶就来了。
相反如果另外一个孩子已经很饥饿了,饿得难受的没有办法,哭闹了半天,这监护人还是没有反应,他一直吃不到奶。长期这样下去,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里面就会打下一个深深的烙印,像种子一样扎根在心里面,就是这个世界很不可靠,周围的人对我都很不友好,他们不仅不关心我,甚至连我的死活都不管,更不用说关心我的痛痒了,我都这么饿了,哭得死去活来的,也不知道来喂我一点奶吃。这样他长大了对这个世界就没有信任感了。
一个特别轻信别人的人,就是由一个不停地,不断地喂他奶的妈妈培养出来的;一个对别人处处提防的孩子,就是一个对他不负责任的妈妈培养出来的,这种孩子不仅是对这个世界是否值得信任的问题,甚至是这整个人类是否值得留恋和尊重的问题。一般人的大部分性格也都是喂养,特别是喂奶方式的结果。
在很多临床案例上,我们进行追溯,无论是好的社会适应和不良的社会适应,都发现了童年喂养的情况与心理学理论是一致的。观察到有一些成年人在早年生活当中,早年的喂养当中,因为有一些被忽略的情况,有一些细心科学喂养的情况,因为喂养不同就发展出了不同的性格和行为特点。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母乳喂养是没有替代品的;第二,人的基础性格是哺乳出来的。
另外就是新生儿,乳儿阶段,在人工和母乳喂养转换的过程当中,也就是所谓的断奶的问题。母乳喂养转化成人工喂养,也就是转化人工辅食的喂养。在这个过程里面,人类所有的小孩都要经历一个断奶的问题,这个阶段里面断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那么,怎么样断奶比较好呢?如果一个母乳喂养的孩子,他的母亲在某一天的早晨,开始突然不喂他奶了,而且以后再也不喂了,不让他吃奶了,对这个孩子的精神刺激或者说心理创伤相当于成年人谈了一年的恋爱,某一天对方突然间就消失了一样。
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十八九岁,二十几岁的成年男人,谈了一年,甚至是几年的恋爱,对方没有任何缘由,就说咱俩分手吧,或者突然间不辞而别,可能这个堂堂的七尺男子汉,有可能就拿起刀子自刎了,也可能就摸着电自杀了,或者从十几,一二十层的楼上跳下去了。这就说明这个刺激有多大!
那么可以推理,想象一个不足一岁的小孩子,某一天早上醒来再也见不着妈妈的乳房了,然后妈妈从此再也不给他喂奶了,这孩子的心理创伤或者挫折或者是心理受到的打击对这个婴儿的刺激有多大!
所以对孩子断奶要讲究策略,应该循序渐进。就是首先减少喂奶的次数,也就是降低喂奶的频率,然后将减下来的次数换成其他辅食,比如鸡蛋、稀饭、牛奶等,由人工来喂养其他的饮食。每减少一次母乳喂奶,就增加一次辅食,逐渐的用其他食品代替母乳,让孩子不断地体会到其他饮食味道的香甜之处,让他很自然地知道其他食品的好处,慢慢地用其他食品取代母乳。
也就是说断奶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跟两个人谈了好长时间的恋爱,即使有些不满意,也得先跟人家约会着,只不过约会的时候老是不断地说特别忙,我有事之类的话,所以得快点走。定期约会的时候,本来这周约会改到下周,逐渐减少次数,先给对方一个思想准备,暗含的就是我跟您见面已经没有兴趣了。也就是要想办法不要让对方突然觉得失恋了,给对方时间,能够做好失恋的准备。
孩子断奶就是这么个过程,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足够的心理准备,让孩子逐渐接受,逐渐适应,让孩子觉得吃其他的东西比吃奶水还要香甜,还有滋味。因为人天生都喜欢变化着的东西,而奶水的味道没有变化,当孩子经常吃到变化的味道后,慢慢地对奶水就失去了兴趣,自然地就接受了其他的饮食,一段时间后就过度到了与成人一样的饮食了。
刚刚我们谈的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是婴儿期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总共有三个:第一,母乳喂养;第二,断奶要讲究技巧。这两个问题我们已经说了,第三,就是我下面要说的问题,是对新生儿和婴幼儿抚爱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与母乳喂养直接相关。
父母要在合适的时机抱孩子,父母的抚爱对婴儿来说是非常重要,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心理营养。
因为绝大多数动物,特别是人类都有一种皮肤饥饿的现象,孩子越小这个现象就越明显,我们作为家长或者带孩子的人都有一个经验,有时候小孩子哭了,我们跑过去一看,觉得他可能是渴了,饿了,就喂他水,喂他奶。有时候看他是大小便了,我们就帮他清理尿布。
往往是没有开始喂水,喂奶,打开尿布,只要他看到您,特别是您接触他的时候,他就开始不哭了,而且饶有兴趣地瞪着眼睛看着您的这些动作。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把孩子抱起来的话,孩子就更高兴了,往往会发出一些很愉快的咯咯声。这就说明,我们要尽可能地多抱孩子,多抚摸孩子,与孩子尽可能多的肢体接触,这样对孩子一定是有好处的。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他除了吃,睡和大小便外,得到生活的照顾外,剩下的就是从成人,特别是父母那里获得身体的爱抚,皮肤的抚慰。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在新生儿,幼儿阶段他们最重要的心理营养就是父母的爱抚。而母乳喂养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当妈妈的再懒,事情再多,也得每天尽量多地抱抱、摸摸孩子,爸爸再懒,工作再忙,也要尽可能多地对孩子亲亲,抱抱,举高高,这样就给予了孩子很大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
所以要注意断奶技巧,因为我们妈妈和孩子的这种亲密接触和连接可能因为断奶给孩子带来无法弥补的心灵伤害,所以一定要采取温柔的、徐缓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逐步断奶期间一定得增加对孩子的爱抚频率,就是尽可能地抽出时间来与孩子进行肢体接触,亲亲孩子,抱抱孩子。总之是,对孩子的所有爱抚过程,我们的孩子都会感受到他是被关爱的,被重视的。
小孩子如果不仅仅能从母亲那里得到生物学的营养,还能够得到充足的心理学营养的话,那么这孩子就容易建立起健康的心理基础。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妈妈有可能,即使辛苦一些,也要自己带孩子,就是要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他第一眼所看到的人,跟他有紧密关系的人,跟他最亲密的人或者说跟他有稳固关系的人都是同一个人。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在他的内心世界,在他的精神世界内部就有了一个和外部客体关系稳定一致的连接关系,就成为了他以后长大了跟其他人交往的,跟其他人很好地进行人际关系交往的心理学基础。
所以,在一个人生命的第一年,喂孩子奶和抱孩子,孩子的妈妈自己带孩子,这是三个让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关于大人怎么对待婴儿期孩子,使孩子充分获得生理和心理营养的问题,就说到这里。
二0二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电话:13872801780;微信:jsw7238760。
地址:十堰市茅箭区市府路1号万象国际城2单元603室
贾斯炜,湖北省作协会员,督导级心理咨询师,法学教授,《周易》研究、应用者;楚郧法律事务董事长、楚郧心理健康管理首席心理师。
1993年开始从事法律服务,研究心理学30余年,擅长解决孩子厌学、抑郁、青春期叛逆等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导致的夫妻感情、法律问题,从而解开心结。
擅长对求学(工作)发展方向、中止、改变等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指引。
最后来做个广告:常年辅导各类面试、接受各类心理(发展、行为矫正)咨询;招收愿意入门心理学(可含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考试)、文学的爱好者为徒,学费面议!

6a1569b29974b7c01a8cd8f8d904bf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