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 这句话是形容人没有看清自己的真实水平和能力,需要一个完整的自我定位。 相信许多人在照镜子时,会觉得自己面容姣好,各种角度都很完美,结果照相时才发现,自己变丑了许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们在照镜子时,不能对自己完全真实客观的定位。 冻脸效应(the frozen face effect)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认为视频中的人比同一个视频的人像截图更好看。 换句话说,就是你认为自己在照相时看上去非常不堪,但也无须担心,因为人们觉得会动的真人要好看得多。 心理学罗伯特·博斯特把这种静态脸相对动态脸没那么有吸引力的现象称为“冻脸效应(the frozen face effect)”。 这或许与动态脸的印象形成方式有关,人们通常会把不同视角的一张脸进行平均化,这与“平均脸更具有吸引力”的观点是一致的;另外一种解释是动态脸更好地激活了我们的面部识别神经。
博斯特与他的同事让参与者对2秒钟的视频以及从这些视频中截下的1200帧静态图打分,评价视频或图片中的20个人有多好看。 结果显示,同样一张脸在视频中的得分要比在静态图中更高。 人的面部识别机制原本就是针对动态脸的,当大脑在识别人脸时,是根据多方位的平均值,从不同的角度上将同一张脸平均化,而图片只是片面上的一个方向,吸引力相对较低。 光环效应在生活中,由于对人的某种优秀品质或特点有较为清晰的知觉,印象突出,从而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也有较好的印象。 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正是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也被称之为“晕轮效应”,指强烈的知觉向四周扩散、弥漫。
每个人在照镜子的过程中大脑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长相进行“美化”。 镜子中的自己和照片中的自己有着明显的差别,由于在不同的光线下人面部的呈现状态也不尽相同,很多人在拍照时,面部表情无法合理控制,导致照片看上去让人不满意。 我们在照镜子时,大脑的主观意识会给自身补光,面部表情也会随着镜中的自己变化。 在光环效应的作用下,我们会认为自己每个角度都很好看。 人通常会选择更“完美”的自己来给自我定义,但镜中的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心理学家罗森塔认为,因为人们的头脑中事先就存在着定势,而这种定势也是一种意向,在发生刺激物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某种意向。 正是大脑中存在着的这种趋势,让我们认为镜中的自己更好看。
左脸效应(Left face effect)达尔文在周游世界时发现,虽然他不懂得当地人的语言,但却可以毫无困难地理解当地人的面部表情。 他提出,人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普遍的,但同时面部表情又受到文化和教化的影响,不同文化的人面部表情的表达模式不同。 由此可见,表情具有识别的模式,受进化和生物因素影响,不是后天习得的。 科学作家山姆·基恩首次提出“左脸效应”:左脸是由大脑控制情绪的部分,左脸比右脸更具有表达能力。
我们照镜子时也是看左脸较多,大脑会自动忽视自身五官上的缺陷,而侧脸的角度也使鼻子看起来更加挺拔,我们也会习惯性的觉得自己更加好看。 Fkma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神经文化理论,认为表情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而面部表情的沟通面部情感系统控制。在系统控制中,人所体验到的情绪和他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人们在照镜子时对自己的长相评价是不完全真实的,而拍照也不是完全真实的。 若想知道自己的真实长相,应该站在距离镜子有一定位置的地方,在正常的自然光线下,镜中呈现的自己才最接近我们真实的长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