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周末日记》之二百八十六: 4月4日,周六。又逢清明节。今儿的带娃子们回老家上坟。从西沟走,到了过风桥从左边上桥是十竹路,从右边走就是十叶路——我的老家叶大乡。回老家,盘山公路,崎岖弯弯,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双手握盘,手心出汗,不敢打马虎眼,如遇大雾或雨,不能出溜的太快。按老家习俗,清明上坟要培土,因为经四季气候的风吹雨打,坟茔自然风化,容易下沉和炸裂。按民间的说法,上坟培土,就是“圆坟”的意思,寓意后人发达。来到坟前,发现有人来过,己灰烬的火纸尚存一丝温度,还有一股刺鼻的烧纸味儿。明白了,是隔壁坟茔烧纸施的舍。一年木来,坟茔四周茅草长的齐菠萝盖子。喊一声架势,斩的斩草,培的培土,挂的挂清明吊,平时不当干活,出点力气累的汗个子垮垮盛。然后让娃子们跪成一排,点香,倒酒,烧纸,再依次磕头作揖,一切哀思和祭奠都在儿女们的膝下了!
因为疫情,今年情况特殊。先辈们埋在农村的,可以回去上哈儿坟,可埋在城区公墓里的造爷,就连瞄一眼也成了奢望。市里通知今年公墓不开放,只能眼巴巴地搁“墓”兴叹,虽然可以通过 “云祭扫”平台,献花上香,祭奠亲人,但,还是隔靴搔痒,一想起来,喉咙管子就邦邦硬。就在前天,十堰公墓内有几十名社会志愿者代表,摆出一万六千束鲜花向墓碑献花祭拜,以告慰先人,抚慰家属,寄托哀思。谁晓得天堂那边的人领不领情呢,球办法!这个节日我们不语快乐,只言安好!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印象中每年清明节回老家上坟总要下点雨。今儿的虽然木看到“雨纷纷”,但上山的路还是稀叉叉的,据说昨天夜里还在下。说明两千年前割肉奉君的介子推先生背母进山的故事不是瞎编的,所以才有了现在清明节。桃谢李残,杜鹃凋零,兴许是老天也为明君忠臣的故事所感动,清明时节总会有细细的雨丝飘落。仰或是后人祭奠先辈的浓浓哀思凝成的泪水,从远古一直飘洒到今天。
也看不到“路上行人欲断魂”那种魂牵梦萦的场面。记得过去清明回老家,家家户户把上坟祭拜当个事儿搞,又是蒸贡香,又是炒祭菜,篮子里还要放一壶酒和盅筷儿。山上山下,三五成群的,到处坟茔包子青烟直冒,还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坟前挂的清明吊被风一吹,活像从坟里爬出一个人,“活见鬼”,头皮发麻,阴瘆瘆的。现气儿怕,如果突然再从茅草窝里蹦出一只马蛇子,或是什么虫呀鸟呀,一准儿吓你一跳,胆子小的不吓掉魂才怪。老乡说,疫情一完,年轻一点的差不多都出门打工了,留在屋里都是些老弱病残,球的爬得动?偶尔看到一个上坟的人,也是把火纸夹在格扎指子里,点着一烧去球。
看不到老屋往日那种祭祀的仪式感,心里总是慌慌的、凄凄的、寂寂的,顿生一种不了了的忧伤。如果明代诗人高启还活在,此时此刻,身临其境,还会发出“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的感叹!
回首人生,宛如三日。前天,父亲牵着我去给爷爷奶奶上坟。昨天,我陪老母去到父亲坟前磕头。今天我亦变老,带着儿孙回归祭祖。一年又一年,清明雨飘洒在心际,那是一捧千年流淌不干的思亲泪,无际又无尽。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魂牵梦萦,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活着的人谁木有这种感慨呢!
《论语》里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安康惧在的时候,儿女的心永远是欣慰的,骄傲的;但一想到他们年高,自己膝前尽孝的日子已经不多,就会忧惧丛生。所有节日中,清明究竟有怎样的独特意味?球的说得清楚!兴许是为了那点血脉之情的眷恋,仰或是为了一个夜半托梦的惆怅。幸亏还有这个节日,子孙们可以去祭奠,可以去缅怀,可以告诉那些父母俱全的人,心诚、心到,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