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日报》,我的忘年之交
李秀峰
1950年7月1日,《十堰日报》的前身——《郧阳报》正式创刊。2020年7月1日可谓《十堰日报》创刊70周年华诞。今年是我的第四个本命年,家父是乡村教师,在他的熏陶下,我初中时代就阅读过《郧阳报》。后来参加教育工作,业余时间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逐渐成为《湖北日报》《十堰日报》等党报党刊、文学刊物的忠实读者以及《十堰晚报》、秦楚网的铁杆粉丝。对我而言,《十堰日报》堪称我的忘年之交。 我的老家有几间大瓦房,屋里的泥墙上几乎贴满了旧报纸,整整齐齐的全是多年积攒下来的《郧阳报》《十堰日报》。在老家的那些年,茶余饭后或者就寝前、起床后,我和家人甚至有些客人不经意间会阅读那些贴在墙壁上的《十堰日报》。我的老家似乎成了《十堰日报》的阅报栏或阅览室。 1993年秋,我在原郧阳教育学院中文系进修,学院离《十堰日报》社很近,课外时间路过报社,经常遇见印刷报纸的场景。在隆隆的印刷机声响和淡淡的油墨香味中,二十出头的我就萌生了在《十堰日报》发表文章的念头。匡裕从院长和现代文学教授王章文先生当年经常在《十堰日报》发表文章,他们也激励中文系学生多阅读、多写作、多向《十堰日报》投稿。王章文先生估计也是《十堰日报》的“专栏作家”,他在讲课间隙曾幽默地调侃自己,说他的名字很“中文”,倒过来念就是“文章王”。 2013年教师节,《十堰日报》发表了一篇人物专访《匡裕从:火热烛光比春晖》,阅读之后,我对老院长的了解更进一层。2018年2月,无意间在新媒体上读到《良师风范,学者品格——忆念历史学者、教育专家匡裕从老师》这篇文章时,我才获悉老院长已经永远地走了……至今,我仍然十分怀念在十堰市求学、与《十堰日报》社为邻的那段美好时光。 多年来,我在《十堰日报》也发表了许多作品。至今,我的书柜里还珍藏着许多样报或剪报。我也跟家人和朋友分享发表文章、收到稿酬或领到奖励的喜悦。2010年2月,经《十堰日报》《十堰晚报》等单位推荐,我的博客作品《我的2009》荣获“我的2009全国博客大赛”优秀奖。我收到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证书及奖品,感激不尽。 2019年9月22日上午,我参加了由十堰市教育局、十堰日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十堰市第二届诗词大会”。经过激烈比拼,半决赛结束时我的成绩暂列第一名,与30强选手进入总决赛,止步于十强,荣获“参与奖”。比这个奖项更让我高兴的是,我结识了许多爱好中华诗词的朋友,比如总决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来自房县实验小学的孙彬皓,我在赛前和他交谈、留影,赛后保持联系,很快也成了一对“忘年交”。 其实,《十堰日报》社里也有我的忘年交,我有几位学生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因为他们,我对《十堰日报》的感情更深了。我在郧西县职校工作,报刊收发室里每天都有最新的《十堰日报》,我基本上每一期都会拿到办公室里浏览,有时候也会把“楚天汉水”栏目里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宅家防疫期间,每天我都会阅览《十堰日报》电子报,了解十堰,不读之则不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