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鸿猷 提到“让中国乃至亚洲人到十堰观光拜祖”,是搁在笔者心里30年的愿望。30年中,因国家和地方条件所限,主要是贫穷,虽有设想,难以实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正逢盛世,机会来了。十堰市旅游安全生产在发展中更需要创新、拓展新项目。笔者今年已80岁,不得不把愿望写出来,好歹给十堰市领导及相关部门作个参考。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9年十堰旅游总收入已突破700亿元,旅游项目投资数量,创建A级旅游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市旅游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三,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转型,农民增收脱贫和社会和谐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十堰旅游有了新的机遇。但要使十堰旅游呈现出速效并取,创新转型,更上一层楼,还得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拓展投融资渠道。擂台已经摆开,是谁马首是瞻。 拓展新项目在哪里,还得从发掘古文化内涵着手。为促进十堰市旅游更加发展繁荣,拓宽思路很重要。“郧县人”遗址好比存在银行里长期未动的巨额资金,这笔“资金”应该在保护、发掘、建设、利用、投入到十堰市旅游战略地位上去,使其发挥它潜在的巨大能量。一个地方旅游资源是否有效利用,是这个地方财富的象征。开发“郧县人”遗址,“让中国乃至亚洲人到十堰观光拜祖”的同时,让“郧县人”遗址轰轰烈烈、体体面面地走向世界。建议如下: 一、建设十堰市旅游“郧县人”大景区 我们对十堰旅游常唱有三张名片,即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仙山秀水汽车城。”能不能创新、挖潜、创造出十堰旅游“郧县人”大景区呢?肯定地说,“能”! 说一说创造十堰旅游“郧县人”大景区。笔者还得从1990年春暖花开说起。当时听说郧县(现为十堰市郧阳区)文化馆副馆长王正华发现了一具原始人类头骨化石,经中科院贾兰坡院士鉴定为“南方古猿”,命名为“郧县人”。“南方古猿”最早产出于非洲,是人类最早的祖先之一,亚洲没有产出“南方古猿”,故世界上科学界传出:“亚洲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现在“南方古猿”在郧阳地区的郧县产出,成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笔者邀同郧阳地区文化局干部李明富,立即赶到郧县,找到王正华,一同到“郧县人”遗址,边察看边采访“郧县人”产出始末。写出通讯题为《国宝“南猿”头骨化石出土始末》。 通讯明确报道中科院的鉴定:“郧县青曲镇出土的国宝——一具填补亚洲人类从非洲‘迁徙’而来的结论,从此改变。中国人的祖先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郧阳地区的郧县就是中国乃至亚洲人类的发祥地之一。”通讯在《郧阳报》刊登后,1990年2月17日,《湖北日报·楚天周末》也刊载了这篇通讯。遂后,《武汉晚报》、《文汇报》、《南方周末》等多种报纸均刊载了同一通讯。(图一) 中国各种报纸的报道,轰动了世界。日本、美国等新闻界人士、纷纷抢着申请到郧县来,采访中国国宝“南猿”产出真实情况。 1990年6月26日,经国家文物局签发执照,由湖北省和郧县考古工作者在“南猿”原生地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南猿”喜得“贵子”——又产出一具、较第一具稍小的“南猿”头骨化石。同时产出了9大箱“南猿”伴生物化石,再一次轰动世界。 参与考察的中科院古脊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蓝田人”的发现者黄万波教授对笔者说:“蓝田人”“不是北方人,是从南方来的。现在看来‘蓝田人’可能是从湖北流往陕西的,老家或许就在郧阳地区(现在的十堰市)。黄万波还说,他在郧阳发现“梅铺猿人”后,郧西县又产出“白龙洞猿人”、“黄龙洞猿人”,从东往西,把郧阳接近河南“西陕猿人”遗址向西画一个“弓”形半圆,把“西陕猿人”、“梅铺猿人”、“郧县人”、“白龙洞猿人”、“黄龙洞猿人”、“蓝田人”串连起来,这个串连猿人链的中心就在“郧县人”遗址。黄万波的这个串链,再次肯定了“郧县人”遗址的重要地位和存在价值。(图二) 由于“郧县人”轰动世界,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郧县人”的李天元教授也成了热门人物,多个国家邀请他出国访问,讲授“郧县人”。1992年6月李天元与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博士扎艾丹合作,(图三)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以“郧县人”头骨化石为封面,并刊登了有关“郧县人”代表人类长链中一个重要环节的论文。从此,中国乃至亚洲人的祖先“郧县人”加入了世界古人类的大家庭。又一次轰动世界的同时,“郧县人”走进了很多国家的教科书。 中国人的祖先“郧县人”在世界上“热”起来了,笔者当时想,我们十堰人一定会想尽办法,像开发世界八大旅游景区一样,在郧县青曲镇学堂梁子——“郧县人”原生地,进行有效地科学保护、发掘、开发,利用,使致成为研究“郧县人”及旅游新景区,让中国乃至亚洲人到遗址“观光拜祖”。笔者虽串联当地相关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和困惑,“郧县人”慢慢地由“热”变“冷”,遗址无声无息的潜踪,静穆,沉睡在荒草梁子上。一块数次轰动世界的“郧县人”产出地,创造实实在在有巨大价值的十堰旅游“郧县人”大景区是有理由的。 黄万波考察“郧县人”遗址,返京时在笔者家坐谈后合影(自左至右:黄先英、赵存德、黄万波、周鸿猷) 二、建设十堰旅游“郧县人”大景区的理由 从人类起源科研的角度,旅游创新角度,经济挖潜的角度,“郧县人”均有巨大价值。理由是,在“郧县人”产出之前,中国有很多看似“无出息”的荒原,变成了举世闻名,永远挖不完的旅游“金钱窝”。这里允许笔者举出与“郧县人”遗址有近似之处的旅游大景区作证。 (一)陕西黄帝陵 《周 易·采辞下传》载:国人将炎黄时代制作衣裳、牛马驾车、制作舟楫、粮食加工,发明弓箭、制作宫室、制作棺椁、制造文字等等,都归属于黄帝;还有中华音乐乐律、医学起源《黄帝内经》、历法、算数等也是黄帝发明。综上所述,黄帝全面地解决了古代人们衣、食、住、行等问题。他不仅初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初步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创造了文字、政治、音乐、历法、算术、指南针,全面地奠定了中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础,不愧为人文始祖。人们并且传说黄帝有4妃,25子,后来成为华人的祖先。 黄帝有以上诸多功绩,又发祥于陕西黄土塬,据此在陕西黄土塬上建成了黄帝陵,成了中华民族的唯一祭祖陵庙,直至今日,海内外的华人,都向往到黄帝陵观光祭祖。 实际上黄帝陵所建的背后有许多凑合。从历史的角度,中华人的祖先并非黄帝一人,黄帝不过是一段漫长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和代号。中华人共认的是“炎黄子孙”,炎帝神农氏排在黄帝前位。传说炎帝出生在现今的湖北省随州历山,上世纪末当地人建造了炎帝祖祠,可能是比黄帝陵建造太晚的缘故,炎帝祠并没有黄帝陵受人爱待。 实际上,黄帝成为中华人的始祖,是后人根据传说,把北方的黄帝族编排创造出中华文明的始祖。如《黄帝内经》一书,成书于战国,假托黄帝所著。 本文不在论述黄帝是不是中华始祖和他的功绩,或许所谓的功绩均是后代文人借用诗词赋代代赞颂的结果,一代一代推动,致使黄帝陵成为我国祭祖的旅游经济来源颇丰之一地。要说黄帝陵对旅游业的贡献,不如说是文人们把一个荒草丛生,贫瘠的黄土塬梁子,变成了永远鎏金浪银的中华始祖圣地。 “郧县人”是中华乃至亚洲人类的祖先,早于黄帝氏族两百万年。“郧县人”遗址和黄帝陵都是贫瘠的黄土梁子。黄帝陵在中华的北部,“郧县人”遗址在中华的心脏,勿论交通便利、经济繁华程度、旅游圈等都比北方的黄帝陵有优势。 (二)秦始皇兵马俑 秦俑的发现在上世纪70年代中,陕西省关中平原连年干旱,农民贫穷到无水、缺粮的地步。临潼县西杨村农民决定在荒野中寻找地下水,拯救人和庄稼。1974年3月29日,村民杨志发挖到深达4米的井下时,发现一堆残缺的陶制人,他将这些东西装进吊筐,让人拉到地面,谁知这一拉就拉出该世纪最大的文物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震惊世界。为此,生产队给杨志发记了5分工,作为奖励。当时一个整工记10分,3角钱,杨志发奖励5分工,价值人民币1毛5分钱。秦俑自开放日,中外游客蜂涌不止,成为世界8大旅游景区,经济收入过十亿元。安置当地贫穷农民千余人,景区周围农民过万人盖了楼房。秦俑的开发,犹如地里冒出个大“银行”。1995年秦俑博物馆友谊商店,招收世纪名人杨志发到商店签名售书,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民,学练会写自己的名字,当时的月工资拿到500元。国外参观团来了,杨志发半夜三更还得起床接待,成了应付世界性旅游活动的忙人。(图四)自1974年3月发现秦俑,到1995年,20年时间,一块贫困到无水缺粮的荒塬,变成了地上流油的城市。 秦俑与“郧县人”同是震惊世界的世界性文物遗址,黄泥巴烧的小泥俑走出国门。难道十堰人不会用黄泥巴烧成“郧县人”,走向世界呢?! (三)南京大屠杀遗址 日本侵略者、侵入南京后,屠杀了中华儿女30多万人,罪恶滔天。屠杀遗址使国人深恶痛绝,也是活人惧怕走近的鬼灵地。政府通过开挖、清理、整修,把一个30万人的屠杀葬场,建筑成巨大的保护殿堂,成了不忘国耻,教育世人,痛斥日本侵略者侵华战争的典型有力罪证。30万人的亡魂变成了奋发复兴中华的神灵,也是我国具有国际地位的旅游教育基地和世界性旅游的名胜古迹。 三、建设十堰旅游“郧县人”大景区独特优越条件 从上述所列,中国三地遗址的开发利用,产生世界性的旅游影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决心科学借用上述三地的经验,开发利用“郧县人”遗址,由死变活,也是更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郧县人”遗址的开发利用,一定会显示巨大的潜在能量,成为十堰市旅游产业的大景区,因而起到利国利民,农民增收脱贫,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把十堰旅游更有力地推向全世界。 “郧县人”遗址比上述三例证有更大的潜力和优势。 (一) “郧县人”遗址地处中原,气候、地利、交通、特产、民间工艺都较西北黄帝陵,秦俑所在地要好。 (二)“郧县人”还有三个“子孙”都产出在姓“郧”的郧县、郧西县两地。他们是“梅铺猿人”、“白龙洞猿人”,“黄龙洞猿人”。若在开发“郧县人”遗址时,把“郧县人”的三个闲置“子孙家庭”,迁徙到一处,与“郧县人”“合家”。“郧县人”家族猿人区就会扩大,就会热闹,形成有气势。“郧县人”这块遗址便会成为中国独具古猿人风骚的旅游大景区。 (三)“郧县人”的生活区,不同于中国任何一处旅游区。“郧县人”本身存在着野蛮和残暴。这是因为“郧县人”是依靠采取野生植物和猎取野生动物为生存食物的,生活区也就是宽旷的杀场,饮血茹毛之地。“郧县人”狩猎动物是靠野性力量拼命,强打强杀,获得血肉皮毛的。特别是“郧县人”遇上凶猛野兽,产生互相猎杀时,“郧县人”是群力相拼,在激烈的生命卫护和夺取生命过程中,产生的争杀战场面是非常残暴血腥的。这给设计“郧县人”景区谋篇布局,就自然带来了恐怖构思。所以“郧县人”大景区比黄帝陵、秦俑、南京大屠杀的景观更有宽阔刺激和观赏特性。 (四)“郧县人”生活区不仅宽广,原始森林里深藏着丰富水土,茂盛乔木,繁密草木,繁多动物等。经省县专家联合考察,发现遗址12公里长的地层,含有丰富的化石。化石地层厚度14至18米。发现遗址范围肯定不止这一小块,应该还有更加宽阔的地域。在划定遗址(景区)范围时,还应扩大附属到中心遗址以外的“郧县人”活动的外围面积更大,最好把郧县青曲镇划为“郧县人”生活特区。外围面积可作为建造旅游服务区商务房、半封闭“城墙”。景区植物应多栽冰川后的孑遗植物:栱桐、银杏、森林苔藓和生长期长的“千楸万榔八百杉,柏树是它们的老家家”等。 四、建设十堰市旅游“郧县人”大景区应注意几点 (一)突出原始 旅游景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猿人同祖”的“郧县人”遗址旅游景区。其特点是,恢复200万年前,中国乃至亚洲独一无二的猿人生活、生存区;原始森林内猿人和动植物生态环境;突出远古野蛮,残暴生态性质。不可用现代抽象,浪漫虚幻,夸张手法等,给猿人生存地穿上“西装”。 (二)欲扬先抑 1、游客入山门,但见“郧县人”高大塑像,是超原体的庞然标志,体现进化中却不失原始标本。 2、突出原始 游客入山门,但见有古森林参天,巉崖,树上窝及地上零星堆放动物残骸,总印象是进入原始、庞大、深邃、不可猜测的古代野生境地。 3、突出猎杀 大小不同的猎杀场分布山谷林间,坑凹森林中,有猎杀,有撕咬、有拖尸等。既呈现饮血茹毛,猎杀互斗,叼猎小动物等各种独立生活、生存的小景点,也有骨堆如山,踏卧坑穴、叠压生物等岩崖、石屋。 4、主次相连 观景遗址保存原山梁地貌的原则下,在12公里内,先后开掘的三处化石产出坑穴后,按化石进化序列排列伴生物,不可突出猿人多于伴生物。 5、色别分明 围绕“郧县人”主体化石坑穴,从东向西排列塑造“梅铺猿人”洞厅,嵌在高山悬崖。“白龙洞猿人”洞,嵌在山中云雾岭中。“黄龙洞猿人”洞,压在低山脚下,洞前有小河流水。“郧县人”主体坑穴与“合家”的三支猿人洞穴,既亲近,又要各自独立。三支猿人洞穴因在不同时代,不同山势,不同地质,不同色彩的山上、山中、山脚,设计时要显现绿、白、黄三种色彩和配以不同生存时代的伴生物。 6、化石展厅 化石展厅分四支猿人展。从东向西为:“梅铺猿人”、“郧县人”“白龙洞猿人”“黄龙洞猿人”排列。因有头骨、牙齿之分和不同猿人产出地伴生物实物,数量不同,可根据其实际设置大小不等的展厅。这样就会各具特色,引导游客观注十堰猿人产出地的丰富多彩,显得不是千篇一律的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