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0|回复: 1
收起左侧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6-24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1.jpg


文|陈子萱

本文转自栏目“研之有物”



学院君说:亲子冲突是众多家庭的困扰。为人父母,你曾经觉得“都是为了孩子好”,最后却不欢而散吗?身为青少年,又是否会因为害怕“不孝”的压力,与爸妈争执时选择消极逃避,从未好好诉说自己的想法?


「研之有物」专访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叶光辉研究员,他长期投入华人亲子冲突历程、孝道研究,指出冲突其实具有正面意义,若能将危机视为转机,不但可以缓解负面情绪,也是开启双方对话的第一步。希望对大家缓解亲子矛盾有所帮助。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2.jpg


亲子关系好不好

爸妈、孩子想得不一样



「你和父母能像朋友一样互动吗?」叶光辉曾在大学课堂这么问,举手的学生寥寥可数。


三十几年前,他便观察到,亲子冲突是许多家庭的共同困扰。他从研究中也发现,父母、小孩对于亲子关系的认知,经常天差地远:爸妈认为自己和孩子亲密无间,事实上,子女那头却有说不完的抱怨。


当中突显的,正是华人传统价值观产生的矛盾。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传统文化讲求以和为贵,回嘴是「没大没小」,隐忍才「不伤和气」。


孩子即便有不同的自我期待,在家庭孝道压力下也可能压抑自我,不敢正面沟通,累积无尽埋怨。


而爸妈想着「我是为你好」,日日忙进忙出,最后却被指责为直升机父母、虎爸虎妈,自然也是满腹委屈。


华人文化重视家庭、偏向集体主义,「孝道」与「和谐」是当中两大关键元素,但若缺乏对等沟通,往往也会埋下亲子冲突的种子。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3.jpg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4.jpg


怨恨感是青少年的大敌



与父母、孩子吵架让人心烦意乱,但亲子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远比你想得更严重!


研究发现,亲子冲突带来的负面情绪,会造成青少年各项问题行为,而且不同类型的负面情绪会导致不同的问题行为。常见的负面情绪有:


威胁感:多数父母掌控青少年的生活资源,若爸妈常在争执中采用撂狠话、严厉惩罚等手段,如「你再这样试试看」、「以后休想拿到零用钱」,在权力不对等下可能让孩子产生威胁感,陷入焦虑不安。


自责感:「我做这些还不是为了你!」「这么辛苦赚钱养你,结果你这样对我!」传统孝道的压力、父母不自觉的情绪勒索,会让青少年萌生强烈愧疚,过度的自责感容易导致青少年的退缩行为、自我孤立。


暴怒感:青少年阶段是情绪的暴风时期,如果孩子认为错不在己、自尊受到打击,在无法调节控制下,可能产生暴怒感,转而用攻击行为宣泄内心的失控抓狂。


怨恨感:怨恨感影响最大!当青少年长期感到委屈、冤枉、被不公平对待,或因为处处受到父母管辖、想争取又无果,可能忿忿不平,最后选择压抑自己而萌生怨恨感。研究发现,怨恨感会导致最多负面行为,包括不良身心症状、退缩、攻击及违规等各种偏差行为。


负面情绪是关键的机制,让亲子冲突衍生出后续的负面伤害,反过来又因为问题行为制造新的冲突,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怨恨感带来的影响最大。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5.jpg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6.jpg


冲突都是负面的吗?

危机也能是转机!



找到青少年不同问题行为的根源,下一步,就有机会寻求解决之道,听起来是亲子研究的一大里程碑。过往的研究思路,都是去找出冲突的伤害、怎么避开冲突,但日常生活里家人间发生冲突其实很正常。


我们不妨重新思考一下问题的核心:冲突只会导致问题行为吗?冲突难道都只是负面的吗?


关键原因在于:「冲突之所以会有不良影响,是因为当我们停留在负面情绪里,陷入不断『反刍』而造成恶性循环,也就没有多余的心理能量『处理冲突』。」


换言之,冲突未必是破坏关系、造成亲子压力的凶手。负面情绪才是关键催化剂!假若没有负面情绪「火上浇油」,冲突未必会带来大伤害。


于是,叶光辉将问题意识从「如何避免冲突」转向「如何面对及处理冲突」,进一步探讨在冲突发生后,如何降低负面情绪的爆发。他花了两年重新建立理论系统,找出了如何让冲突事件不导向负面伤害的两大关键。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7.jpg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8.jpg


正面看待冲突:
吵架虽然讨厌但有用!


首先是:个人如何看待冲突。


其实吵架争执有时不一定涉及是非,只是彼此价值观不同、意见不一,没有绝对的对或错。


然而,在以和为贵的文化标准下,冲突便成了「关系破坏者」,当我们总是从负面角度看待冲突,就容易将其视为压力来源。一有意见不合就感觉自己被打压、被否定,萌生负面情绪。


因此,叶光辉提出「功能性冲突评估」的概念,也就是个人是否能看见冲突事件的功能、正面意义。


简单来说,如果个人能正向地看待冲突,把冲突当成对话的机会,也就更容易缓解负面情绪。


这个认知扭转了冲突的意义。在功能性评估下,危机也能是转机,「吵架」其实是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9.jpg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10.jpg


适当表达:
忍耐、沉淀反思后再沟通


但是,光有正向心态也不能解决冲突。毕竟,再怎么乐观积极地看待争执,争执当下难免心烦意乱、愤怒难过。


因此第二个关键是:情绪产生后,个人如何排解负面情绪,之后又如何面对问题。也就是一个人的「情绪调控策略」。


于是他们提出了兼具历程性与华人情绪观的「适当表达策略」,是青少年处理亲子冲突的好对策。


什么是适当表达策略?具体来说,包含「策略性抑制」、「品味-自我省思」、「情绪表达」三个阶段。


冲突爆发之际,爸妈与孩子都会感到愤怒或难过,在情绪高涨下,双方很难达成共识。情急下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是伤人伤己的双面刃,这时最好先策略性地忍住情绪、暂时离开,彼此各退一步,也让自己冷静下来。


「策略性抑制」和逃避压抑最大的不同,就是要进入下一阶段。情绪慢慢冷静后,尝试抽离自身角度,不要一直陷入「为什么妈妈总爱拿我跟别人比?」「为什么爸爸都不相信我?」


试着用第三人、观察者的角度跳开反思:为什么我会有这些情绪反应?(一听到某个关键字就跳脚?特别讨厌和谁比较……?)这些是不是和过去的互动经验有关?透过体察情绪、自我省思理清情绪的根源,有助于理解自己与爸妈的感受。


最后,不要放弃沟通!选择适当时机,例如双方心情好或闲暇放松时,主动向父母表达感受,谈谈自己为什么生气、了解爸妈的情绪,重新开启对话。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11.jpg


(适当表达策略包含三个阶段,透过冲突降温、自我反馈、正向沟通,转化调节对立关系)


过往西方的情绪调控研究多半强调单一策略的优劣,例如,比起强忍情绪,转移主意比较能缓解负面情绪等。


但适当表达策略是「集合体」,也就是采用多重策略、循序渐进,呈现情绪调控的「历程」。更重要的是,前一策略可以帮助实现下一个策略!表达需要反思、反思需要独处,情绪调控并不是独立运作。


这个思维转向,也正是情绪研究跳脱西方传统心理学的洞见。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12.jpg


数据调查:
采用哪种策略,亲子关系最佳?


不同的表达策略,真的会影响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和个人幸福感吗?


研究团队,以台湾北部两所学校高一生为受试对象,共761 名样本进行实征分析。研究依照情绪调控策略量表,区分出三种青少年面对冲突的反应策略:压抑、重新评估、适当表达。


「压抑」偏向忍耐隐藏,好比用掩藏感受来控制情绪、生气或伤心时不显露出来;

「重新评估」则像是转移焦点,想一些好的事情让心情好转,或是改变想法(爸妈也是为我好、不参加营队也没什么关系)让自己不再那么生气、难过;


「适当表达」策略,是经过情绪、思考转换的历程,再进行持续沟通,包括选择适当时机表达感受、主动让父母了解我的情绪。


结果如何?


在亲子关系上,采取「适当表达」策略的青少年和父母关系最好,其次为「重新评估」,最差则是「压抑」。在个人的身心适应度,「适当表达」、「重新评估」差异不大,「压抑」型的青少年自我感觉最差。


总结来看,适当表达型的青少年,个人身心状态、亲子关系都比较好。


从质性访谈也发现,适当表达策略除了有助于理解双方立场、训练解决冲突的能力,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也更紧密。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13.jpg





为了解决亲子冲突,我选择和孩子“吵架”-14.jpg


亲子冲突如何解?先别怕吵架!



纵观东、西方文化差异,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面对冲突时习惯直球对决。


相较之下,华人社会的目标则是集体主义,关系优先于个人,倾向用全观式思维(holistic thinking)看待冲突,以「大局」、维持外在世界的和谐为重,因此常会用「忍」来因应,忍耐情绪、也忍耐对彼此的不满,避免争执。


「但是,避免冲突是糟糕的和谐。」叶光辉强调,纯粹的忍耐仅是消极逃避、「同而不和」,表面虚假的和谐其实无济于事。


那要怎么达到「合而不同」的境界?


一方面,不需害怕冲突,试着看见冲突的正面意义,将危机化为转机,这也是功能性冲突评估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正确的」运用忍耐策略。


华人所熟悉的人,固然可以在冲突当下缓解彼此的情绪,这应该只是暂时性、策略性;更重要的是在情绪冷却后,寻找适当时机沟通。「先忍耐、后沟通」是适当表达策略的核心精神,不管父母或子女皆适用。


沟通需要同理,尝试看见彼此的状态与需求,并给予相应的回馈。所以这里应该提醒父母与青少年:
了解对方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关系导向」,因为关系一旦被破坏,要再重新建立就得花很大很大的力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6-24 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