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面食,中国人一向喜欢追求极致,几乎每个省会都有那么一两种名吃让人魂牵梦绕。
作为湖北人,热干面是湖北面食当仁不让的代表作。每天早上,不论走到哪里,弯弯绕绕的小巷、宽阔的大马路,或是拥挤的公交车站、仰是热闹吵杂的菜市场......几乎都能看到一些人行着急匆匆的步伐,一手端着碗面,一手拿着筷子大口大口的吃着热干面,那狼吞虎咽的模样,那津津有味的神态,让擦肩而过的每个人,都会忍不住口齿生禁,暗吞口水。
武汉热干面的香是举国闻名的。经过冷热交替处理过的面条,淋上特制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等浇头、经过反复搅拌,充分融合,在空气中冒着热气,散发着各色香味,即便是相隔几条巷子,裹着厚厚的被子睡觉,都能被其唤醒。
大学毕业初,因为没找到理想工作,我只好寄生于造船厂依靠当学徒度日。每天早上七点钟进厂听领导讲解安全教育知识,六点半出门,急急忙忙买上一份热干面,一边提着一边朝厂里奔去。
到了厂里,台上肚大腰圆的厂长正严厉的训话,台下千余名听着的工人中,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每人各端一碗热干面,一边听训一边吃面。
各有各的姿势,或蹲、或站、或靠墙;各有各的吃法,或吞、或咽、或咀、或细嚼;各有各的狼狈,或满口面食、或满脸芝麻酱.......可各人神情却是难得的一致----享受。
偌大个会场,空气中弥漫着热干面熟悉的味道,参杂着一些窃窃私语地声音,伴随着台上厂长响亮的训斥声,一浪接着一浪的涌进人们耳朵、鼻子中,到达心灵深处,与远处偶尔从江面上传来几声汽笛声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交响乐。
不论闲忙,任何时候,厂长结束语必然会是:“你们这些“岔巴子”(指喜欢说话,讨人嫌的人)不讲武德,老子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你们在下面吃得津津有味,引得老子肚皮呱呱叫,像个吗样嘛!”
“哈哈哈!”
下面的工人一听这话,就知道会要结束了,先是哄堂大笑,接着蹲着地站了起来,站着的扭了扭僵硬的腰,没吃完的继续狼吞虎咽,吃完的再用舌头舔舔碗沿的芝麻酱,引得周围那些没吃的越发饿了,再也忍不住,打开餐盒就狼吞虎咽起来。
这个时候,不论是男女老少、漂亮媳妇还是半老徐娘,再也不顾什么形象了,似乎在比谁吃的快,谁吃的香。
“老子跟你们说,明天开会,谁再吃饭,老子扣他半天工资!”
厂长眼见众人哄笑,盯着台下那些肆无忌惮的吃面人,似乎觉得威信受到了挑衅,索性发起了狠来。
话虽如此,可明天却依旧如此,同样的局面,同样的哄笑,同样的威胁,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我那个时候,刚刚大学毕业,除了面皮单薄,外加自身受到的教育,让我骨子里多少保持一些矜持,是万万不会在千人堆里与这帮莽汉比赛狼吞虎咽的。
我喜欢上船后,一个人端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坐在宽阔的甲板上,面对滚滚东逝的长江水,一面欣赏着初阳照射在江面的美景,一边细细品着面。先用筷子挑起一根来,拉长,像刚出世的孙猴子一样,仰起头,慢慢放入嘴里,轻轻一吸,那面就入了嘴里。香气随着热气扩散,随即从鼻腔吸入,跟着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再由口腔进入五脏六腑,整个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全力感受这种美味,说不出的惬意,释不完的贪婪。
偶尔有过往的游轮大船,途经此处,总会鸣一声长笛,仿佛在向我身后正在建造的军舰致敬;远处一望无际的浩瀚江面上,洁白中点缀着一个小黑点在随风摇摆,伴随着渔民响亮的歌声顺江而下,先还是一个小蚂蚁,接着一晃而过,片刻消失在天际边,让人真切感受一回李白笔下那种“朝辞白帝彩云间,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神逸;在船厂的斜对面,临江便是声名远扬的黄鹤楼,隐隐可以看到一幢幢宝塔似的楼顶,耸立在蛇山深处,仿佛与天相连,与水相接,使人忍不住遥想当年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登高远眺,目送好友孟浩然离去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远处的长江大桥,将武昌汉口连接在一起,时刻彰显着人类伟大的力量。
是啊!在世人眼中,逝去永远都是滚滚长江东流水,逝不去的却是朋友之间浓浓的情意,就如雄伟的长江大桥一般,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彼此的思念之情总能紧密相联。
在武汉我一共呆了五年,那五年里,我几乎每天的早点都是热干面,永不厌倦,仿佛偌大个都市,只有这么一味早点,再别无选择一般。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除了热干面,武汉的“面窝”、“三鲜豆皮”、四季美汤包”、“糊汤粉”......每一份听起来都会让人唇齿生津,每一种早点,都足以让四海游客赞不绝口,而我却独爱这一味,犹如陶渊明独爱菊一般,这也许就是情有独衷吧!
即便是离开武昌的造船厂,我先后又去了汉口的保险公司、武昌的大学城、汉阳的房地产公司,可每天早上陪伴着我的始终只有热干面,由此也彰显出了我内心的专一。
人上一百,各形名色。对于面食的吃法,全国各地也都不尽相同。
上大学时,女朋友有个闺蜜,长得眉清目秀, 说话细语柔声、举止温文尔雅,看起来标准一幅江南女子形象,简直是黛玉再世、宝钗重生。
然而,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一次和她一起吃兰州拉面的情形。一大碗面上来后,当我眼见她先往碗里倒上半斤香醋,然后拿一大团大蒜、一边用筷子挑起大筷子拉面,吃一大口面再吃一瓣大蒜,甚至连皮也不剥,嘴里发出“咔嚓、咔嚓“的清脆声音,简直傻眼了。再看看她的神态,举止,活脱脱一个女孩子形象,吃到乐处,竟将一条腿放在了凳子上,简直与平时判若两样,越发呆了。
略一抬着,她似乎看出我的惊讶,一改往日之矜持,宛若瞬间从“林妹妹”变成了“凤辣子”,拿起两个大蒜便往我手里塞,想要拉我入伙,嘴里不停劝道:“你们也试试,这样吃面才够味呢!我们山西人吃面,如果不就着醋和大蒜,就像你们吃米饭不吃菜一样,绝是吃不进去的!”
听完她的话,我立刻脑海里浮现出山西特色面食“刀削面”来,一大碗厚实的刀削面,外加上几勺红彤彤的辣椒油,再配上一团大蒜,倒上半碗山西的老醋,那滋味,光听听名字就忍不住流口水了。
事实上,山西远不止“刀削面”这一种面食扬名天下。有句俗话说得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仅从字面意思,就足以证明山西人在面食上的成就。除了“刀削面”外,山西还有“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荞面、豆面、高粱面、小麦面、玉米面、莜面、红面等等,光听这些名字,是不是就有些眩晕了,如果要是能一一尝试,那简直赛过活神仙了。难怪眼前这位平日里娇滴滴的大美女,一见到美食,宁可不顾淑女形象,也要大块朵颐了。
我几乎被她的举止和言语惊呆,方面明白果真一方水土养着一方人。看着她吃的那般津津有味,想到大蒜那独有的辛辣,不觉嘴里直流口水,心中生惧,连忙摆手婉拒,忽然发现自己碗里的面竟然不香了。
她也不客气,继续大口大口吃着面,此刻小巧的嘴巴,却不知为何,竟似能吞掉一头牛般,片刻工夫就连吃两团大蒜,一大碗面,最后连汤水也风卷残云进入腹中了。
整个过程,我几乎没有吃饭,只顾盯着她看了。虽明知有些不礼貌,可内心实在太好奇,怎么也不明白,在美食面前,一个娇滴滴的姑娘,竟然可以如此不顾形象狼吞虎咽,简直太神奇了。
难怪说女人“善变”,看来一点没错。
吃完饭,她抽了几张纸巾擦拭了一下嘴巴,顺便将脸上的淡妆轻轻拭去,然后笑着打声招呼风风火火奔向了洗手间。
这一去,足足有一刻钟没能出来,我有些担心,让女朋友进去看看,她却笑着摆手,一脸神秘道:“女人的事,你不用担心,一会就明白了!”
果然,许久,对方再出来时,立时又摇身一变,不仅把刚才走路如旋风刮过的泼辣“王熙凤”变回了行动处似弱风扶柳的娇柔“林黛玉”了;而且从先前狼吞虎咽的“女汉子”变成细嚼慢咽的“大家闺秀”了。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她随身竟带了牙刷、牙膏、去异味之类的物品, 每每吃完饭后,以免影响到其他人,总会特意去卫生间做处理,从卸妆再到化妆,可不需要一些时间?眼见她如此,我不由得在心里暗赞一句:讲究。
当然,中国面食除了以上提及的武汉热干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外,还有北京的炸酱面、河南的烩面、杭州的片儿川、镇江的锅盖面、昆山的奥灶面、四川的担担面、吉林延吉的冷面.....这些聚合在一起,就成了“中国的十大面条”,担起了中国面食半壁江山,亦使中国的面食名扬海外,不论是哪一国游人,但凡到了中国,都会争相尝试,一饱口福方才算不虚此行。
我曾经有这么一个愿望:那就是等到退休后,能够游遍大江南北,吃遍不同地方的正宗风味面食,方觉不负来此世间走上一遭。
但愿此梦想能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