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得好不好很重要,有时候,明明双方都是善意或是关心对方的,但因表达不当或沟通不良,当事人的心情就截然不同,尤其是和孩子间的亲子沟通,更常让家长一筹莫展或是怒不可遏,而使亲子双方都有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之憾。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机制,爸妈们能够轻易地和孩子谈天说地。
亲子关系是一辈子重要的链接,但有许多家庭,虽然孩子已经长大了,却少有互动,甚至不太说话,更有的一见面讲话说不到几句就吵架,从养育自己3个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亲子沟通是需要学习及练习的。
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
首先要明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变得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他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换位思考不仅仅是感受,也要考虑客观的成长环境,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在处理这些小冲突时,最好先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
就如孩子上网这件小事,换位思考后,父母会明白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应该完全禁止孩子的上网行为,把注意力放在用监督和引导的方式规范孩子的上网行为,让孩子不沉迷网络,同时可以获取更多合适他年纪并积极向上的内容。
别把孩子当孩子,学会平等交流
很多父母和孩子沟通时会不自觉地站在家长的角度,会给孩子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比如父母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通常会有一种要求孩子回答的意思,会让孩子觉得像被审问一样。
但事实上,父母说这句话,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自己把自己的心声说出来,把自己原本的意思表达出来,让孩子觉得这是关心而不是审问很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平时聊天(例如平坐、蹲下)等肢体语言,或者换一种轻松的口吻来跟孩子说出这句话,让孩子觉得被尊敬了,平等了,那么孩子对父母的防备心理也就少了许多,也就更容易和父母进入聊天的状态。
家长要适当控制情绪
从儿童教育的观点来看,父母的愤怒是儿童教育中不可少的一环。
有时候,父母对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一直忍着心中的怒火而置之不理的情况下,给予孩子的并非慈爱,而是漠不关心,因此,家长应尝试让孩子知道,家长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父母必须采取些方法,将内心生气的真意传达给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警告表明自己的情绪状态,来达到孩子如何归正自己的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