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前,我成为了一名孩子的家长,心中总有几分感动,也有几分恐惧。感动的是有时候孩子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总会让我感到欣慰。恐惧的是要对孩子的一切负责任,包括她的教育、安全、性格塑造、习惯的养成等等。
但感动总是屈指可数,更多的是恐惧和不知所措。
在我看来,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就是教育,很多家长一提到教育孩子便有一种瞬间爆炸的感觉,总觉得孩子分分钟能把自己气晕,甚至还会质疑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听话。
樊登说过一句话:养育孩子的过程,如果你觉得很难、很费劲,那一定是方法错了。
知识有知识的框架体系、工作有工作流程,为人处世有原则和方法,教育孩子,作为家长也应该有一套专属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现在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个方法简单好用,希望家长都能学起来,那便是给孩子“开后门儿”。
一、什么是给孩子“开后门儿”
给孩子“开后门”的教育是前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小萌在她的《你好,小孩》里讲到的一种方式。
她说所谓的“开后门儿”就是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让彼此关系融洽,处于非黑即白和富有弹性之间的一个位置。
比如:孩子晚上写作业的时候,不知不觉趴在桌上睡着了,这时候作为家长你会叫醒孩子继续写作业还是把孩子抱到床上让他继续睡?
很多家长可能会把孩子叫醒,心中也会执意写作业怎么能睡着呢?于是孩子不情愿的被你叫醒了,即使继续写也会心不在焉吧。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把孩子抱到床上继续睡,作业可以明天早上写,孩子的心中一定是充满温暖和感激的。
马化腾非常崇尚一种管理理念,叫做“灰度思维,黑白决策”,意思是我们在下定论的时候还是要非黑即白,也就是要有准确的决策指令,但思考的过程可以是有规律、有弹性的。
教育也是如此,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宽容,包容孩子各种行为和一些在你看来不可理喻的想法。
二、为什么要给孩子“开后门儿”
家长要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不需要太僵化,可以变通一些方法。
这让我想到了王阳明这位明代大儒提倡的“知行合一”。
后人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有很多种,在《明朝那些事儿》里作者当年明月讲到嘉靖年间,有一位叫徐阶的大臣,后来升为吏部右侍郎,他在延平府清查非法银窑时就用到了“知行合一”的方法。
延平民风彪悍,非法银窑众多,勾结黑社会,成为地方一霸,对于这些人说教、礼义廉耻、忠孝都没有用。
最后徐阶想到了一个办法就就是暗中收买里长,分化官匪利益集团,全面抓矿霸,最终扫清了私矿。
用利益打倒了利益,他没有死守绝对的道德,懂得变通妥协。
在我读到这段时,我很佩服徐阶的聪明,直接对抗没有用,可以从其他角度入手,找到问题最本质的东西。
这就是变通,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要总是一成不变,要学会变通,给孩子开后门儿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三、如何给孩子“开后门儿”
给孩子开后门式的教育,就是给孩子一种弹性的、宽容自由的氛围,激发他们的潜力、创造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品质。
比如很多家长都很抵触孩子顶嘴,甚至被旁观者认为孩子有问题、不听话,没有教养,这个时候父母总会感到黯然神伤,很受打击。
比如出现这些以下情况是可以有例外的:当孩子想要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虐待和辱骂的时候;当孩子感受到一文不值的时候。
家长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住口”要给孩子辩解的权利,否则堆积在他们心中的委屈会越来越多,将来也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李开复说:当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不要马上发火,听听他的理由。
这也和我们讲的给孩子开后门儿式的教育不谋而合,在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要主观臆断对孩子的行为作出一些道德评判和指责,甚至会对大吼大叫,乱发脾气。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样给孩子“开后门”?
1、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同样适用。
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之前,请不要轻易对孩子下结论,如果想了解真相,那就细心听取孩子的想法,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2、孩子已经承认错误就不要揪住不放,要肯定孩子
孩子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上难免会犯一些小错误,比如和同学产生矛盾,丢东西、不小心说脏话,当家长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做事方法,帮孩子化解难题。
孩子已经承认错误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否则孩子得到的信号就是承认错误也要被批评,下次我不会告诉父母了,这样一来,你和孩子之间能沟通的话题也会越来越少,亲子之间无话可说也是一种很尴尬的状态。
3、父母控制好情绪,不要乱发脾气,误解孩子也要及时道歉
很多时候父母因为工作不顺心,生活中的琐事,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回到家看到孩子把屋子弄得乱糟糟,一瞬间就会控制不住情绪发火,批评了孩子。这个时候父母发火的状态和不加思考的表达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孩子如何表达情绪,孩子不仅成了无辜受害者,也习得了你做事的方式。
此时请给孩子一个拥抱,向孩子真诚的道歉,给孩子开个后门,让孩子感受到心里安慰,减轻内心的伤害。
结语:
给孩子开后门不是放纵孩子,而是弄清楚事实的真相,听取孩子内心的声音;也不是一种教育方式百试不爽,而要学会变通,学会肯定孩子;更不是用情绪掌控孩子,而是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的权利。
给孩子“开后门儿”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让父母有幸与孩子制造一段共谋的时刻,比如只有你和他的小秘密,制造属于你和孩子的小确幸,我想只有如此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才能更进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