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稗是什么东西?现如今许多在城市生活的人也许见都没见过。然而有一种在旱地种植的与稗同科同属的食用稗,其美味程度却是在杂粮中首屈一指。
稗,俗写成败,是稻田中的一种杂草,其食用价值和产量远远低于稻。这种植物的外形与稻十分相似,与稻混生在一起,适应环境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比稻强。其实,稗无论怎样鱼目混珠,总逃不过农民的眼睛。稗与稻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是:稗苗比稻苗要高些,大有“鹤立鸡群”之象;稗叶的绿色比稻叶要深些,主脉是白色的,而稻叶的主脉是青色的;稗没有叶舌和叶耳,稻却有叶舌和叶耳;稗比稻早熟,籽粒像北方的谷子,白而略黄。
稗是可以吃的,有的地方还把它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尤其是在大灾之年,别的作物可能颗粒无收或者减产,稗却能丰收。历代典籍对稗都有收录,《本草纲目》还将其收入谷部予以介绍,并指出:“一斗可得米三升。故曰五谷不熟,不如稗。”
此外,还有人培育出一种产量和食用价值都比普通稗高的食用稗。这种作物用育种专家的话说,属禾本科稗属中稗的一个变种,其遗传性状与稗有许多相近之处。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稗穗呈高粱穗形,弯曲或直伸。在北方一般5月到6月播种,9月至10月收获。南方可随稻谷的播种时间播种,随稻谷的收获时间收获。食用稗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被称为“湖南稗子”,这大概是因为在古代湖南种植这种稗较其他地方多的缘故。
据有关书籍记载,食用稗是一种古老的粮食作物,栽培历史相当悠久。现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和世界较温暖的地区。中国北方一些地方虽有种植,但面积极少,分布也很零散,总产量不多,形成不了气候。由于食用稗同稗一样具有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种植粗放等特点,大多在土地贫瘠、环境恶劣或不利于种植其他作物的地方旱地条播。
食用稗的籽粒呈椭圆形,外稃边缘内卷,紧抱同质的内稃,较之高粱而小,分为粳性和糯性两种。食用前需进行后熟处理,一般是将带穗的禾从秆基部割下后,扎成把,放10—20天。干燥后,再脱粒、晒干、贮藏。除去外壳后留下颖果,即为食用稗米。稗米表面光滑,白而洁净,可以直接用来煮粥、焖饭吃,也可以将其磨成粉,做成饼类、糕类等稗面制品和风味小吃,还可以加工成饴糖,或用来酿酒和榨油。其除富含碳水化合物之外,还含有高量的蛋白质、脂肪和微量的维生素B及多种矿物质等。
据了解,全世界目前栽培作物共有1200多种,在中国栽培的约400种,其中以粮食类栽培品种为最少。谈起粮食,不外乎是谷类、豆类和薯类三大类。细分起来,粮食类品种不过三四十种(不含变种),而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水稻、小麦又位居粮食作物的首要地位。
鉴于此,发展多种粮食作物已经是大势所趋,像食用稗这种比较罕见而又能粗放种植的粮食作物亦可推广种植。中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可开垦荒地还有潜力可挖,不妨在可开垦荒地先种点食用稗,然后待土地转化为可供种植高产作物的土地后,再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如果我们能像神话传说中的神农那样“始尝草别谷”,注重开发野生资源,积极创新,相信粮食类品种会愈加丰富。
(科技日报 作者 谈宜斌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