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33|回复: 0
收起左侧

心理咨询师亲授育儿法则,掌握3个关键点,打造良好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8-13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妈妈之前,我听过一些育儿法。“哭声免疫法”,孩子哭时不要第一时间抱,这样会让他形成依赖;“挫折教育法”,孩子摔倒了,不要扶,让他自己站起来,锻炼孩子抗挫折能力;“延迟满足法”,孩子要东西时,不要马上满足,这样孩子以后更易成功。
后来,看到马伊琍说她之前是“哭声免疫法”的拥护者,对大女儿采取了这种方法,几年后她很后悔,后悔当时对女儿的哭声听而不闻。



心理咨询师亲授育儿法则,掌握3个关键点,打造良好亲子关系-1.jpg



去年,一个3个月大婴儿因趴睡训练导致窒息。期间,孩子一直在哭,可妈妈却没干预,而是在趴睡训练群里求助。
我们惋惜的同时也发现这里面存在很大问题,市面上流行各种育儿法,水平参差不齐,让家长很难辨别。有些育儿法不能马上看到效果,要十几年才能看到成效,导致一些不好的育儿法滥竽充数。
家长在挑选育儿类书籍时一定要关注作者的背景,是否专业出身,说话可信度等。

心理咨询师亲授育儿法则,掌握3个关键点,打造良好亲子关系-2.jpg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书籍《当我遇见一个人》,作者李雪。她是知名心理学家,她从物理学转到心理学,如此大的跨度只因她想认识世界的真相。大家认为她是天才,可她的童年生活并不完美,母亲对她的忽视和伤害让她痛苦。但她敢于直面内心伤疤,层层剖析根源,运用心理学知识探索亲子关系之路,治愈了一个又一个家庭。
如果把市面上庞杂的育儿法比作一棵大树,《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中介绍的方法属于“树干”,谈的是育儿的关键点,最本质的方法。当你无从选择时,只要抓住树干,方向是不会错的。
作者介绍了育儿的三大关键要素,一是看见孩子,二是及时回应,三是不改变。
一、看见孩子-亲子关系-第一步

亲子关系第一步是要看见孩子,看见孩子的欲求。看似简单的一步,很多父母却做不到。



心理咨询师亲授育儿法则,掌握3个关键点,打造良好亲子关系-3.jpg



孩子一哭,很多父母第一反应不是孩子怎么了,而是烦躁,抱怨“这孩子怎么这么爱哭啊”。这不是“看见”,他们第一时间看到的是自己。
会看见的父母是怎么样的?孩子哭时,他们第一反应是孩子想要什么?饿了吗?不舒服吗?第一时间关注的是孩子的欲求。
其实,孩子哭是他在表达情绪或感受,他通过哭向外界寻求关注、帮助等。
其次,看见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功能价值。



心理咨询师亲授育儿法则,掌握3个关键点,打造良好亲子关系-4.jpg



作者分享了一个咨询案例,一位来访者小时候喜欢打篮球,每次打完感觉酣畅淋漓,特别开心。他与父亲分享快乐,父亲却说:“打篮球好!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坚持下去。”他听完父亲的话,觉得身体里流动的能量堵在了心口,愤怒却无从发泄。
这种话很多家长都对孩子说过,似乎没什么问题啊。作者说,这种话的本质含义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父亲重视了打篮球的功能价值“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却忽略孩子因打篮球得到的快乐。
最后,看见要客观,不要以父母视角看,要站在孩子的角度。



心理咨询师亲授育儿法则,掌握3个关键点,打造良好亲子关系-5.jpg



《圆桌派》的嘉宾马家辉说自己是食冷淡者。小时候家里重女轻男,自己总是吃最小份芒果。有一次,他用自己攒的钱买了一个芒果,晚上一个人偷偷地吃。不料被父亲发现,父亲批评他自私。后来,父亲经常提起此事嘲笑他,慢慢地他对食物产生了一种愧疚感。
看见孩子一个人吃芒果,父亲对吃芒果这件简单的事做了过多的解释,用自己的道德观批判孩子,一口咬定孩子自私。
父母常说能看见孩子,可是真的看见了吗?
二、及时回应,不批判-亲子关系催化剂

作者说,婴儿刚出生时,处于“全能自恋”阶段,觉得自己与母亲是一体的。婴儿哭了,若照料者不及时回应,婴儿的整个世界会开始崩塌。长期得不到及时回应的婴儿,他们长大后更易出现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婴儿只有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才会渐渐从“全能自恋”变成“主客体分化”,渐渐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



心理咨询师亲授育儿法则,掌握3个关键点,打造良好亲子关系-6.jpg



我的孩子小时候只要一哭,我们都第一时间去回应他,看看他到底有什么需求。可能是长期对他的及时回应,他心里建立起了安全感,小时候整体情绪比较稳定,属于很好带的小孩。
针对回应,作者列出了四种类型:
一是共振互动型。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婴儿对母亲微笑,母亲也对婴儿发自内心的笑。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关注。
二是以母亲为中心型。婴儿对母亲微笑,母亲却未回应。母亲逗婴儿,婴儿笑了,母亲也笑了。这样造成孩子的感受被忽略,会主动压抑自我。
三是无关反应型。孩子捉到一只蚂蚁给妈妈看,妈妈却说手太脏,快去洗手。这就是无关反应,孩子会产生一种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
四是情感逆转型。常见的孩子向父母表达悲伤,父母却告诉孩子为了他付出了多少艰辛,孩子应该感恩。
回想下你与孩子的对话,看看属于哪种类型?



心理咨询师亲授育儿法则,掌握3个关键点,打造良好亲子关系-7.jpg



对孩子的回应除了要及时,还要注意不要评判,只确认感受。
孩子满头大汗跑回家,开心地告诉妈妈:“今天比赛我们赢了”。妈妈却说:“你看你,好脏,赶快去洗洗”。这种就是无关反应,没有确认孩子的感受。
三、不改变,才是真正的陪伴-亲子关系的终极大招

电影《囧妈》中徐峥饰演的徐伊万对母亲说:“在你的心里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她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排水,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很多家长有一个通病,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控制孩子。



心理咨询师亲授育儿法则,掌握3个关键点,打造良好亲子关系-8.jpg



对孩子的控制,来源于父母的焦虑。父母面对焦虑不能很好处理,转而将焦虑情绪转嫁给孩子。
作者的一位朋友担心孩子近视,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她听说吃糖会影响视力,也限制孩子吃糖,但孩子还是偷偷地看电视、吃糖。在她的严格监控下,孩子还是近视了。
作者告诉她放任不管试试。一开始孩子狂看电视,甚至看到凌晨。过了一个礼拜,孩子开始选择性地看,觉得大部分节目都挺没意思的。
父母总觉得孩子小,经历得少,很多事情都不懂。随后便以自己是过来人的姿态对孩子成长进行各种干预。
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碰,危险!这是家长经常脱口而出的话。我们在帮助孩子避免危险时,却剥夺了孩子的体验,让他可能处在下次危险中。



心理咨询师亲授育儿法则,掌握3个关键点,打造良好亲子关系-9.jpg



奶奶做饭时,孩子特别喜欢跑到厨房,让奶奶抱着,还要去摸煮饭的锅。一开始,我们给他解释,锅锅太烫了,烫手手,手就疼疼。一岁多的孩子并不懂其中的逻辑,还是要去摸,不摸就哭。最后,奶奶拿着他的手放在冒着蒸汽的锅上面,他自己感觉到烫了,手就伸回来了。后来,他不再嚷着去摸锅了。因为他自己体验到了危险。
孩子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父母要做的就是陪伴在孩子身边。
结语

当了妈妈后有操不完的心,我们学习各种育儿法,只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过一生。希望妈妈们要懂得去粗取精,直击本质,选择好的育儿方法,事半功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