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7|回复: 2
收起左侧

当下,教师的身心不健康到什么程度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8-14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爱的读者,谢谢打开本文。看完本文,不管你是不是老师,你就会知道,自己身心是不是健康了。
健康包括哪些指标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个状况。根据这个公认的健康标准,我们可以 将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当下,教师的身心不健康到什么程度了?-1.jpg


先说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也是指躯体健康,其标准是:精力充沛,能够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劳动与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善于休息,睡眠好,能够抵御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对照一下自己,我感觉到自己身体严重不健康了。
首先是外形,我的身高是一米六七,体重一百六十斤左右,这体重就已经不够健康了。另外,我做点什么活之后,都感觉很疲劳,哪怕是扫扫地,扫完之后也觉得累!最严重的是的,我失眠相当严重。我的右胳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差不多有两个月了吧,总是使不上劲,举起来有疼痛感。这说明,我的身体已经不够健康了。
你呢?

当下,教师的身心不健康到什么程度了?-2.jpg




再说心理健康。
相对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就复杂一些。目前,学术界一般将心理健康描述为一种没有精神障碍的认知水平或情绪健康状态。若从积极心理学或整体观的角度来看的话,心理健康又包括个体享受生活和获得生活平衡并产生心理恢复的能力。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是情绪健康状态的一种表现,并且它标志着对我们一系列内外需求的成功适应。
世界卫生组织这样给心理健康定义:个体适切把握自我的能力,能够解决一般性的生活压力,有成效地工作,能够为其所在的团体做出贡献的一种康乐状态。
很拗口。我个人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不过度地悲伤或者喜悦,如果生活出现磨难,能够承受得住。对自己的生活不抱怨不埋怨,能够心情愉快地生活下去。情绪稳定,热爱生命。
这个世界上,估计没有哪个人会认为自己心里不健康。其实,你错了。不管是谁,我们都有可能存在着一点或者很多的心理不健康的因素。

当下,教师的身心不健康到什么程度了?-3.jpg


1、心理健康就是“心理幸福。”
幸福是一个不好定义的词。跟金钱或者舒适都没多大关系。如果有人问你幸福,你的回答是怎样呢?那么很抱歉,那些回答否的,就跟心理健康有点无缘了。
这是一个迈尔斯、斯维尼和魏特曼建立的“幸福”模型。它包括5个生活任务:精神、工作与休闲、友谊、爱情和自我定向。在这5个生活任务下面还有12个子任务:价值感、控制感、现实信念、情绪觉知与应付、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幽默感、营养、锻炼、自我照顾、压力管理、性别意识、文化身份。这些被认为是健康功能特征和幸福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如果您在这些方面都做得不错的话,就会感到幸福。这些成分的理论提供了一种如何促进健康功能发挥的途径与方法。比如,教师,就可以从建设自己的价值感、控制能力以及培养幽默感、增加自己的营养和锻炼等方面入手,去建设自己的幸福。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努力争取的。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通过自己的调节来成就的。
2、心理健康就是没有精神障碍。
说白了,心理健康就是心里没病,就是没有精神障碍。没有精神障碍可不是没有精神病。精神障碍和精神病是两个概念。首先,精神障碍范围比较大。精神障碍不仅包括精神病,还包括很多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比如人格障碍、性变态、心理生理障碍和绝大部分神经症等。精神病指的是那些具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无自知力、丧失了显示检验能力,严重影响社会功能者。比如神经分裂症、分裂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周期性精神病。
3、心理健康的定义有社会文化的差异。

当下,教师的身心不健康到什么程度了?-4.jpg




当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堪忧。
心理学专业人士曾经对教师进行检测,检测表明,一半多的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也较为突出。
北京市也曾经对五百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余欢乐,70%的教师有时候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由于等不良情绪。这个百分比输在随着时间的推迟,只会有增大不会有减少。
据有关专家统计,教室中患有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2%。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东刚说,教师的压力除了来自教师和学生的压力之外,还有家长、舆论、社会的压力。每个周末,就有近十个教师前来中心咨询,其中30%的教师靠药物维持睡眠。

当下,教师的身心不健康到什么程度了?-5.jpg


经过不断地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调查还指出,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有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不够自在,容易猜疑等。研究还显示,中小学骨干教师在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三项的得分上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的得分也明显低于全国成人。
由此我们看到,在我国,中小学的部分教室中的确存在着不健康的消极的心理问题,这跟教师职业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水北平要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而且,人们通过大量体罚时间的剖析后认为,绝大多数的体罚并不是由于教师师德差造成的,而是由于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焦虑过度,导致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的。换言之,就是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所带来的。
人无完人,教师也是普通人。在压力下,在不公平的待遇下,在神兽们的压迫下,难免有情绪失控的时候。

当下,教师的身心不健康到什么程度了?-6.jpg


教师的心理问题早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那么,教师的心理问题有哪些类型呢?这些心理问题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社会适应问题。
教师虽然工作稳定,但是,在社会地位、工资收入、工作性质等方面的理想跟现实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大部分教师面临着适应性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其他国家比如美国、英国等国家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研究表明,美国相当数量的教师存在着职业枯竭或者情绪衰竭的现象,英国教师也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在职业中感受到巨大压力。因为教师的适应性出现了问题,从而诱发了各种不良情绪,比如嫉妒、自卑、妄想、抑郁等。在思维方面也存在着机能失调,比如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鞥。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发现,在教师心理问题的个案中,超过一半的人是源于工作能力受损而导致职业枯竭。
社会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厌职情绪。
2、生理心理的不良症状。如焦虑、抑郁以及伴随着心理行为问题而出现的失眠、头痛、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腰部酸痛、呼吸不畅、心动过速等症状。
3、职业枯竭。主要表现为对教育和教学工作退缩,不负责任,情感和身体衰竭,容易发怒,焦虑,悲伤和自尊心降低,个人成就感降低,难以从工作中体验到积极情绪。这样,如果碰到成绩不好就埋怨或者捣乱的学生,就出现了体罚,打骂,或者进行抠图羞辱等现象,夸大学生问题,处理问题简单粗暴。
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
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其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都不容乐观。
研究发现,不仅是中国,也产业工人,服务员和商业人员想必,教师认为自己更无能,相当多的教师在工作中因为无法处理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状况,从而体会到无能或部分无能。
教师的低水平自我评价,反映了教师在社会交往中所遭受的各种压力。一方面,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集中在校园小范围内。这种类型的人际关系不利于教师宣泄自己的压力,容易导致情绪失控,长期积累就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有力的心理支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这样,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教师,一旦有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就往往只顾宣泄自己的不满,很少有耐心听取他人的而意见,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比如打骂学生,体罚学生,对家庭成员发脾气,把家长当成出气筒等,或者表现为交往退缩,对家庭食物缺乏热情,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等。
最后是自我意识问题。
教师一方面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带有光环,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显示窘迫。这种角色的冲突与模糊性就导致教师剧烈的内心冲突。

当下,教师的身心不健康到什么程度了?-7.jpg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生物因素表现为遗传、和个体的躯体机能状态。
遗传,一个人的体型、气质和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有些心理疾病跟遗传有关。比如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谨慎发育迟滞的某些类型偏执型精神障碍,就有明显的银川倾向。
个体的机能状态。个体的机能状态本身不是发病的原因,但是,不良的机能状态也许会诱导疾病发生,比如饥饿、长途跋涉、日夜工作、分娩难产造成体力消耗,睡眠缺少,精神持续紧张的机能状态,或者酗酒,药物依靠状态下被削弱的机能状态,都是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的。
心理因素。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研究表明,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教师,或者是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求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早起教育跟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不完整地及家庭对儿童的心里健康具有十分有害的影响。缺少母爱的儿童,会在心理上缺乏稳定感,容易产生情绪上、人格上的障碍,这类孩子孤僻、冷漠、粗暴、内向等。假如没有父亲可能造成母爱向溺爱方向发展,并失去家庭的稳定或者减少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良家庭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有很多研究证明,夫妻间常常发生矛盾的家庭,孩子从与家人相处中得到的更多的是反面经验,从而容易将不良的人际关系迁移到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家庭的教养方式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还有就是应激和生活实践与某些心理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的教师要面临诸多方面的应激事件。比如教育改革,评职,延缓退休,教师的工作强度等都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生活事件因素。包括童年期家庭教养与境域,青年期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成年期社会环境和生活影响等。即由儿童期到老年期一生当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说,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实践他都要付出精力调整由于这一事件发生所带来的变化。因此,假若一段时间内发生过多的生活实践,个体的躯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就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和文化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社会上或环境中应激事件的影响。比如大气污染,噪声,交通混乱,居住拥挤,环境污染,人际关系紧张等。我们生活中的雾霾,新冠病毒,也属于这一类。这些会增加心理和躯体应激反应。会让人们长期处于烦闷、紧张、高兴或焦虑、抑郁、不安等,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容易患心身疾病,神经症或者精神障碍。
学校氛围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无形而巨大的。不同的校风,学风和领导者的风格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都有不同的影响。
经济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世界范围内,教师的待遇都是一个问题,也就是教师的期望值和实际收入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在我国,虽然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但教师收入还不算高。且各地区教师收入差距很大。有的地方甚至还克扣教师工资。因为经济收入低,教师自然就减少一些社交活动,减少与同学朋友的聚会,这样就又造成了社交障碍。如此恶性循环,教师的心理健康自然受到了影响。
文化因素。对于中国教师,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文化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个体服从整体的社会趋向。有多少教师带病上课被媒体高度赞美表彰?有多少教师顾大家不管小家被视为典范?·····
第二,高度约束性是我国文化对心理健康的一个负面影响。教师从穿衣打扮到言行举止都受到很严重的束缚。
第三,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慎独自省也严重影响到了教师的身心健康。
最后东方文化所造就的爱面子,扬长避短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心理咨询所要求的敞开心扉宣泄情感。
很多教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殊不知,这种打不得骂不得正是社会的进步的体现,教育本身是不能用打骂来作为管理手段的,这样的价值观和理念冲突就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
当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堪忧。目前很多佛系教师的产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教师也比比皆是,可是在互联网时代,这又怎么可行呢?于是很多教师麻木了,不去学习,只是机械地去完成学校乃至上级单位布置的作业,以至于脱离了教育的初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8-14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忘标原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8-14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