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清华(AIR)—智源健康计算联合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供图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健康和医疗领域面临一系列核心技术挑战,如缺乏数据共享、统一的标注和工具,缺乏反馈机制和快速迭代的能力等。”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惠妍讲席教授、首席科学家马维英说,新成立的联合研究中心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更智能的个人健康管理。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20日宣布,双方正式成立“清华(AIR)—智源健康计算联合研究中心”。马维英任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展望未来,马维英说,他们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健康各领域,从孤立、开环走向协同、闭环发展,推动被动式健康管理走向提早预测、主动预防、个性化、主动参与的新范式,实现更智能的个人健康管理,更有效的公共健康治理。
“联合研究中心将率先为主动、个性化、智能化的健康应用搭建基础平台,打造一个更专业、可依靠的个人智能健康管理助手。”他说。
图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惠妍讲席教授、首席科学家马维英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供图
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是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精尖产业新体系的新目标。有分析认为,成立“清华(AIR)—智源健康计算联合中心”将落实规划中两个引领支柱产业的结合。
在业内人士看来,为了实现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改变疾病和各种并发症,作为重要发力点的“AI+健康管理”所需条件正日益成熟。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渗透,产业、社会数据化的大浪潮势不可挡。健康数据的大量积累,为人工智能参与健康管理提供了可发力的深厚基础。另一方面,疫情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大健康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革发展。有统计称,该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超过10万亿的蓝海市场。
不过,如何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充分挖掘、开采、提炼、加工,以变革性的科技效率提升高品质健康检测、疾病预防,以及健康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巨大潜能,曾引发广泛讨论。
马维英介绍,“清华(AIR)—智源健康计算联合研究中心”选取的路径是,以“通过饮食,生活习惯可干预疾病”为切入口,打造一个个性化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打通软件与智能硬件连接,最终搭建一个包含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平台建设、产品开发和企业孵化的“AI+健康”管理全生态。
他解释说,在技术上,通过多模态神经符号AI(Multimodal),结合相关性、注意力机制和因果关系,使不同的表达和模型可以彼此相互训练、相互学习。结合对抗、协作、多模态、多任务、迁移学习、联邦学习等前沿AI技术,最大程度释放个人健康数据的巨大潜力,发挥健康数据的协同能力,为主动、个性化、智能化的健康应用搭建基础平台。
他还表示,联合研究中心汇集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分布式计算、物联网、智能硬件等领域的高水平研究人员。项目正在开展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医学、公共卫生等研究团队院系的合作,进行广泛的交叉研究部署。(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