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十堰8月16日电(通讯员 章培杰)7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十堰市黄龙镇开展主题为“追随红色足迹,探访农旅发展”的实地调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素有“小汉口”之称的黄龙古镇对于红色文化的利用与保护。在此活动基础上,学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光辉历程,探究红色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以及相关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走近黄龙古镇 探寻堵河之畔的红色记忆 2021年7月10日下午14时,“薪火相传”实践队怀揣着对“深山古树清风,小桥流水农家”般古镇的向往,前往黄龙古镇。经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了解到:黄龙镇处于秦巴山麓,堵河之畔,在陆路交通不便,水运盛行的年代,由于堵河之畔的优越地理位置,商贾云集,往来不绝,成为盛极一时的“小汉口”。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黄龙镇党政办主任黄郧龙咨询黄龙古镇概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章培杰 摄 穿行于古镇中,行走在古街的石板路上,耳畔仿佛回响起史前人类哐当哐当凿石为器的声音,仿佛看到熙熙攘攘的商贾步伐匆匆的行走在古镇上,仿佛看到往来不绝的船只在堵河码头停靠,又不断起航。在黄龙古镇,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历史的厚重悠远,在这里交汇融合。你听,用心倾听,你看,用心细看,古镇历史与现代的画卷正依次展开…… 图为黄龙古镇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岑婷 摄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薪火相传”实践队一行走进了一座别样的庭园。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旁搭配着翠绿的草坪引导着我们向里走去,工作人员讲解道:这个房子为之前的“武昌会馆”,目前主要承担着向附近民众宣传中国共产党以及黄龙古镇的历史由来,“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大庆精神”、“东风精神”……种种字眼无不在提醒着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展板我们还了解到:黄龙古镇建于明末清初,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汉江流域最大支流堵河上的一个重要的水陆要冲。由于山高路险,旱路难修而费时,所以水运发达,上接竹山,下连郧阳,拥有舟楫之利。黄龙可谓码头密布,樯帆如林,商贾云集,人称“小汉口”。 图为黄龙镇纪委副书记李冰洁向实践队队员介绍古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章培杰 摄 馆内修葺一新,往日的辉煌犹在眼前。黄龙镇的古建筑群虽历经几百年风侵雨蚀,仍保留格调统一,庄重典雅,浑厚古朴的建筑风格,显示出清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工作人员还与我们讲述道,目前黄龙镇在乡村旅游上逐步发力,随着如古镇摄影展、百亩荷花、果品采摘等等一系列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深山古树清风,小桥流水农家,可能这就是对黄龙古镇最好的描绘了吧。 老校区变文创园 体验多个手工项目 2021年7月10日下午16时,在黄龙古镇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薪火相传”实践队一行前往了黄龙文创产业园。黄龙文创产业园位于张湾区黄龙镇斤坪村的一处老校区,经过多年改建,这里汇集了陶艺体验,以及铁艺、木艺、布艺、皮艺、雕塑制作等众多文化项目。在于园区负责人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园区主要分为非遗体验区、非遗展览区、文化交流中心三大板块。通过举办研学活动、文化创意沙龙、工匠培训和线上线下特色产品销售等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每逢周末,不少年轻人和孩子都会来到这里,动手制作手工艺品,感受一下文化艺术氛围。 在参观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园区一旁便是一块湿地。文创产业园依托湿地内的芦苇就地取材,使用芦苇杆进行作画。并且号召园区附近的百姓一起学习作画,制作完成的画作畅销全国,为附近百姓提供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文创产业园不仅依托现有材料,更深度研究十堰当地的武当文化,将其与陶器进行有机结合,推出了“武当窑”这一新的品牌标签。 图为黄龙文创产业园负责人向实践队队员讲解如何制作陶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章培杰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