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不听话,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父母对孩子不接纳。
接纳孩子有多难?
在皮克斯6分钟短片《飘》中,这种不接纳特别的明显。
影片一开始,爸爸抱着自己的孩子在院子里玩耍,教孩子练习走路。
突然,父子两人看到了一株蒲公英,爸爸拿起蒲公英一口气吹散了蒲公英。
显然孩子是被蒲公英迷住了,他追随着飘走的蒲公英飞了起来。
起先,这位父亲的表情还是充满了不可思议,接着他的眼里充满了惊喜,不过这位父亲马上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邻居走过院子的时候,他迅速的抓住了自己的孩子,把他紧紧地抱在怀中。只是孩子挣脱出父亲的怀抱,漂浮在空中,当邻居看到这一幕被吓得迅速逃开。
父子两人迅速的躲进房间,看着门外的邻居们窃窃私语。
转眼间孩子长大了,父亲看起来也憔悴不少。为了让孩子看起来更加的“正常”,父亲带着孩子出门会让孩子背上特质的书包。
书包里会装上满满的石头,会给孩子带上帽子,路上遇到行人都会绕道走开,生怕别人发现自己孩子的异常。
不幸的是,这位父亲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到了游乐场,孩子一高兴就把书包卸了下来,一瞬间孩子就飞到了空中,这个时候所有游乐场的人都被吓得目瞪口呆。
爸爸迅速的去拉拽儿子,儿子哭着挣扎着,无奈的父亲冲儿子吼道:你就不能正常点吗?这是影片中唯一的一句话。
孩子听到父亲的话,泪流满面,默默地背起书包,带上帽子。
看到泪流满面的孩子,父亲十分的自责,片刻思考之后,他带着孩子走向秋千,父子两人重新荡起了秋千。
儿子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再次飞到了空中。
6分钟的短片,让我们看到孩子父亲对儿子从不接纳到接纳,幸运的是,这个孩子最终通过父亲的接纳行为体验到了父亲的爱,生活中,很多孩子并不能感觉到父母的爱,很多父母并不能向这位父亲一样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以一切亲子矛盾都从不接纳孩子开始。
接纳说到底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被爱。
一切亲子矛盾都是从不接纳孩子开始
当我们觉得孩子越来越难带,越来越不听话的时候,就证明我们在试图改变孩子而不是接纳孩子。
很多父母觉得难以理解,明明自己那么爱孩子,怎么会不接纳孩子。
这是因为作为父母我们传递给孩子的爱和孩子感受到的爱是两回事。
很多时候父母自以为是的爱孩子,却得不到孩子的认可。
比如下面这段对话,父母表达的是爱,孩子感受到的是控制。
妈妈:下雨了,你把雨衣穿上吧
孩子:我不想穿
妈妈:不穿雨衣会感冒的
孩子:雨衣太难看了,我一点都不想穿
妈妈:你必须穿上,不穿今天就别上学了
孩子:(嘟嘟囔囔)的穿上了雨衣
在妈妈看来,这种强迫和命令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在孩子看来,孩子感受到的只有强迫和命令而非爱。
父母语言上对孩子的不接纳,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
而语言的伤害往往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难沟通,因为大部分父母习惯用这些不接纳孩子的语言,日积月累孩子要么变得更加沉默,要么变得更加的叛逆。
父母对孩子语言上的不接纳被分为了12种类型。父母们可以把自己和孩子日常之间的对话形式依照12种分类进行划分。
- 命令、指挥、控制:总是习惯命令孩子去做某件事情;
- 警告、训诫、威胁:总是告诉孩子如果他做某件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 规劝、说教、布道:总是告诉孩子应当怎样去做;
- 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总是告诉孩子怎样解决一个问题,给孩子提供答案或者解决方法;
- 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试图用事实、辩论、逻辑或者自己的意见来影响孩子;
- 评论、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对孩子做出负面的评价或判断;
- 赞扬、表示赞同:给孩子一个积极正面的评价或者判断;
- 归类、嘲笑、羞辱:让孩子感到自己愚蠢或者羞耻;
- 解释、分析、诊断:分析孩子的动机和心理,表示自己已经看透孩子的心理;
- 安利、表示同情、安抚、支持:尽力使孩子好受一些,帮助孩子摆脱不良情绪;
- 调查、质问、审问:试图找出理由、动机、原因,寻求更多信息来帮助你解决问题;
- 回避、分散注意力、开玩笑、转移话题:试图让孩子回避这个问题,把问题推到一边;
如果你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可以归到以上12种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证明父母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没有有效接纳孩子。
因为以上12种沟通方式传递给孩子的,都是负面影响。
比如孩子抱怨朋友不在和她一起玩,父母却说:我建议你对你的朋友好一些,或许他就会和你玩了。
这句话传递出的意思是:
父母不接受孩子的感受,希望孩子改变;
父母不相信孩子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父母认为都是孩子的错;
当我们用以上12种方式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父母的爱,而是对自己的强行改变。
接纳孩子从改变说话方式开始
为什么我们要接纳孩子?
因为每一次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就好比拿了一块砖,在堆砌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的每一条信息都在传达父母对孩子的看法,孩子会逐渐在脑海形成一副你如何看待他这个人的图画。
所以父母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可能是具有建设性的,也有可能是具有破坏的。
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很多父母不知道,不是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而是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从一开口就错了。
和孩子沟通中分为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
比如你下班回家,5岁的儿子非要拉着你玩游戏,这个时候,如果你说:你真是一个烦人的孩子。孩子听到这句话后他可能接收到:我很坏的暗示。
如果此时你说:我很累,孩子接到的信息就是爸爸累了。
第一个回答被解读成了对孩子的评价,第二个回答被解读成了父母此时的感受。假设你是孩子,你听到哪一种回答会更愿意听话?
显然,第二种回答会让听者更舒服。
只有孩子在接收到有效信息后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而一个有效的信息包含三个部分:行为+感受+影响。
描述孩子的行为,加上父母的感受,以及孩子行为带来的影响。心理学已经证实,这样的沟通方式是最有效的
比如:当你不想试穿这条裤子的时候(描述孩子的行为),我不敢买他们(父母的感受),因为如果你穿着不合适,我就不得不再跑一次(具体的影响)。
我们可以感受一下,两种不同的回答带来的效果。当孩子不小心踢了你一脚,下面两种回答,你觉得哪一种更有效?
“哎呦!疼死我了——我不喜欢被踢”(描述感受)
“你真是个淘气鬼,以后再也不许那样踢任何人了!”(批评、贴标签)
第一条信息,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在了哪里,第二条信息,会让孩子进行争辩甚至报复。
用“我的信息,会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用“你的信息”会让孩子学会逃避责任。
所以我们想一想,平日里和孩子沟通,我们是不是用你的信息会更多,一旦你出口,就是一个无效信息。
这是亲子沟通的一个有效的方法,父母不需要做出改变,只需要把批评孩子时的“你”改变成“我”,亲子之间的无效沟通就会变成有效沟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