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长寿,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她就是阿丽米罕·色依提,此前迎来了她135岁的生日。阿丽米罕·色依提是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人,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已经历三个世纪。2013年成为中国十大寿星第一名后,又被认证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和世界上最长寿的女性。
至今,阿丽米罕·色依提依然保持着较好的身体状况,据她的家人和当地医生介绍,老人身体健康,眼不花,耳不聋,血压、血脂都正常。这样高的长寿质量着实令人羡慕。近几年的统计发现,长寿之人多有一些相似之处,年轻人就算当下无法一一做到,记在心里日后学一学也是好的。
一、什么年纪算长寿?
每个人对长寿年龄的标准都不同,有人觉得活到70岁已经不错了,也有人觉得按照如今的趋势,得活到100岁才算够本。那到底活到多少岁才算长寿呢?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阶段进行了划分,他们认为青年人的标准是44岁以下,45-59岁之间的是中年人,60岁以上是老年人。60岁以上还有具体的划分,其中90岁以上是长寿老人。
但这不是说只有活到90岁才能算为长寿,在国家范围内,如果你的寿命超过的人均寿命,其实就算得上是长寿之人了。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是77岁,超过了这个数就算一个很好的开头了,至少没拖后腿。
二、寿命长的人,都有哪些特征?
生物学规律告诉我们,人类的最高寿命可以达到110~150岁,但在现实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如此长寿之人。通过对百岁以上老人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之处,这些共同点可能提示着我们长寿的秘密。
1、走路快
走路快表明体重恰到好处,体型不胖不瘦或稍偏瘦;也表明骨骼、肌肉和运动神经功能良好,如腿部不能运动就表明身体十分衰弱了。
2、心跳慢
近年来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心跳越慢的人,寿命越长。大多数人在平静的时候的心率是每分钟60~100次;有研究显示,90以上老人的平均心率为每秒一次,心率明显慢于常人。克利夫兰诊所女性心血管中心主任莱斯利·曹博士表示,较慢的心率意味心脏无需太过卖力工作便可完成输送血液的任务。
3、肌肉壮
老年人常有一般运动和感觉能力下降的问题。一般感觉和运动平衡能力下降主要是肌肉功能下降引起的。只有日常保持适当运动,才可有效预防肌肉功能衰退。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只要散散步,就能延缓肌肉功能减退。
4、有事做
2000年,有人对新疆百岁老人的调查中可以发现,长寿的人终生从事体力劳动者占98%,他们普遍从青少年起就参加体力劳动,老年仍坚持劳动。例如,同样是维吾尔族的老人牙热合·吉买提刚过完他102岁的生日。老人一生劳作,如今除视力稍差、缺了3颗牙齿外,其他都正常。现在还经常进行较远距离散步,干些轻家务活。当然不说人老了一定要劳动,而是说就算老了,也要自己找些事情做,这样可以让人对生活保持热情,也能释放压力。
三、3位院士的长寿秘诀,建议你看看
·长寿就得要跑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
陈敬熊出生于1921年10月16日,是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领域的顶级专家。他带领团队自力更生,打破理论限定,解决了我国导弹天线研制中的关键问题,为导弹成功发射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陈院士看来,人在年轻时是进行负荷性的锻炼,年纪大了就需要功能的锻炼,锻炼的目的就不是增强体质了,而是通过锻炼保持身体的耐力、力量、柔韧性和速度,比如慢跑、拉力等。慢跑不但有利于维持肌肉力量,预防腿脚衰老,还能预防脑血管障碍、脑梗塞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了年纪的人不宜晨跑,因为人体的规律,早晨跑步对身体不好。早晨人内脏功能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如果进行锻炼特别是剧烈的活动,心脑血管会适应不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早晨跑步会发生猝死。
·肉多了、动少了,病就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
葛均波,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创造了多个心脏病领域的“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他的观点是肉类摄入过多加上运动量减少,是影响老年人健康与寿命的重要原因。
例如,我国西部长寿区饮食特点大多为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低佐料类型,因而血清胆固醇低、血管健康,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病、糖尿病和癌症很少。
此外,若人体肌肉得不到锻炼,新陈代谢就会减弱,内脏和中枢神经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肌肉是力量的储存库。肌肉的力量不足,只能加速人衰老的进程。可见日常锻炼身体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也应该采取适度锻炼来保持身体活力。
·不要人为地制造癌症——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燕
孙燕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世界卫生组织癌症部任专家顾问。孙院士明确表示,不少肿瘤,可以说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比如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吸烟酗酒、个人生活混乱、长期陷入负面情绪不可自拔等等。然而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按时睡觉,按时吃饭,每天都要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不要抽烟喝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总之,不要人为给自己制造很多不利因素,才有利于防癌控癌。
人生七十古来稀”是古人的标准,而今别说八九十岁,超过100岁的老人也不再罕见。要延长寿命,除了医疗技术的进步,还要加强对中老年起居习惯的正向干预,引导人们转变生活方式,有望促进长寿。今后,我们每个人的老年都应该过健康的、高品质的、有内涵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健康长寿需饮食“平衡”》.家庭医生报.2020-03-02
[2]《mTOR靶点:通往长寿的大门》.医药经济报.2018-08-27
[3]《长寿但不健康 最该反思生活方式》.健康报.2015-07-0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