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很多有孩子的朋友会有这样的经历:自家宝宝为了争抢玩具,与其他孩子吵吵闹闹,严重的还会打起来,抢不过了,就会跑到父母身边哭闹,直到玩具到手才会罢休。
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家长会斥责孩子,不理睬孩子的无理取闹,孩子哭闹不止时,甚至会暴力镇压。
而有些家长会舍不得孩子哭闹伤心,会自己主动和其他孩子沟通,为孩子拿到喜欢的玩具,或者直接买一个新的满足孩子。
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成长环境,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在家庭教育环境影响下成长变化。
01.有求必应型
一类家长对孩子是有求必应,即使孩子有时无理取闹,但在宝宝的眼泪攻势下,这类父母根本无法招架,最后还是选择妥协,满足宝宝的无理要求。
父母这样做本心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但这种爱时间长了,让孩子养成习惯,很容易演变成过度溺爱。孩子需要家长教育,一味放任,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长此以往,对孩子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02.指责型
另一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则是完全相反。想吃东西、想买玩具、想要别人的东西,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父母的第一反应是去指责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不讲道理,慢慢的,孩子对父母会产生排斥和惧怕。
也许宝宝会变成表面听话的乖孩子,但其实心理已经收到了很严重的创伤,会下意识地压抑自己,这种负面影响可能会持续一辈子。
有些父母肯定会焦急地问:我既不舍得打孩子,看到孩子哭得那么伤心,我又心软,只能妥协。这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你肯定不知道,孩子是天生的谈判专家。
一位爸爸曾经告诉我他的一段亲身经历。
他算是对孩子比较宠溺的,换尿布、讲故事、趴在地上当马骑…孩子一哭闹就想办法哄。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该上幼儿园了,孩子却特别不想上学,一去学校就会哭闹,他就心软了。
但总不去上学也不行,最终还是狠下心每天送去幼儿园。没想到孩子确实不哭了,反而开始跟爸爸妈妈撒娇,有时还会主动在饭后帮爸爸妈妈扫地、收拾桌子。一表扬他,他就说:我这么乖,明天可以不上学吗?搞得他们哭笑不得。
看,没有人教孩子,他们也本能地明白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父母谈判。这种谈判的天赋,简直是与生俱来。
因此遇上这种情况,家长如何接招就很关键了。
如果父母在孩子哭闹之下妥协,那么就传递给孩子一个信号:只要我这么做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这种信号是非常危险的。
动物都有趋利本能,而孩子身上会更明显。只要孩子接收到了这样的信号,那么以后他就会遵循趋利本能,只要遇上不遂心意的事,就会以这种成功过的方式来让父母就范。
如果父母无法抓住机会,学会对孩子说“不”,那么当孩子提出无理请求,又得不到满足时,很容易变得偏激,开始发脾气,甚至打人,变成人人讨厌的熊孩子。
是熊孩子还是小天使,并不是天性决定的,而是要靠家庭教育。
很多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就是因为孩子的可塑性非常高,一些不好的行为是完全可以纠正和教育的。
因此,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如何跟孩子谈判,对培养孩子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虽然是天生的谈判专家,但底线必须由父母来把控,父母要懂得克制孩子的任性、自私、娇气等不好脾气。
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学习对象。在和孩子的谈判过程中,孩子不仅是被教育者,还是主动学习者。父母的任何行为或多或少会对孩子有影响,而负面影响是很难消除的。
那么,当孩子无理取闹时,父母究竟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
不要打骂孩子。
父母的责骂、责打,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不要说教。
当孩子因为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时,过度的交流会让孩子觉得有机可乘,你越说教,孩子闹得越凶。
不要走开。
孩子是哭闹给你看的,所以父母一定要陪着,表明自己在意孩子的感受,避免孩子觉得你不爱他了。
等孩子哭闹地筋疲力尽,父母可以给孩子洗洗脸,但还是不能心软。
父母要让孩子明确知道:如果你还要闹,可以继续,但我不会满足你的无理要求。更要让孩子明白:要好好跟爸爸妈妈讲道理,要求合理,能说服爸爸妈妈,我们才会满足你。
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孩子就会明白:哭闹没有用,要好好讲道理。在以后同样的情况中,孩子就会遵循趋利本能,主动讲道理,而不会一味地哭闹。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是为了杜绝孩子的坏脾气,也是鼓励孩子多和父母交流。让孩子学会克制,学会多和父母交流沟通,学会明白和父母交流是有用的。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孩子会不断学习,父母也应该不断学习。
下次宝宝哭闹着要玩具,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