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暑至 “多事之秋”养生有讲究
通讯员 王文婷
处暑之后,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是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傅大治提醒,处暑做好养生,下半年的健康事半功倍。
保持平和心态 适时添加衣物
初秋时节大自然逐渐出现肃杀景象,人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此时应调整好心情,注重收敛神气、宁神定志,做到内心宁静。
秋季气温舒适,可增加郊游或者登山等户外活动,有助于缓解悲忧情绪。
处暑时节,暑热未尽,虽有秋风送凉,但天气变化无常,所以穿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肌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就是这个意思。但当天气骤然变冷,应适当增加衣物,以凉而不寒为宜。另外,由于人体脐部是最易受凉的部位,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所以“秋冻”要格外注意脐部保暖。
睡眠应早睡早起,晚上10时之前入睡为宜,早上6时起床为宜。
饮食多酸少辛辣
活动宜晚不宜早
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蔬果。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伤津液,饮食上应该以清热化湿、健脾润肺为主。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南瓜、萝卜、蜂蜜、芝麻、百合、银耳、梨等。
初秋时节,肺气过盛,而肝气受制,在饮食上要“增酸减辛”,以助肝气,可以多吃些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
处暑过后可逐渐加大运动量,多做户外运动,根据身体状况和爱好,选择锻炼项目,如健身操、慢跑、武术及各种球类运动,都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脑部血液供应。
由于此时白天天气仍比较炎热,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避免伤及阳气和损伤筋骨。运动时要注意做好防护,避免出现中暑、脱水等。
处暑时节天气早晚寒凉,中老年人或者一些慢性病患者在秋季不宜过早进行晨练。最好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者傍晚,如果是上午锻炼,也尽量迟一些,以减少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注意天气变化 细心呵护脾胃
处暑之时,气候干燥,常会出现咽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干咳少痰等秋燥症状。这时应多喝水,注重滋阴润肺,减少秋燥对人体的伤害。
平时经常用冷水洗脸洗鼻,有助于预防感冒。另外,处暑后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夏天的暑湿之气尚在,很多人往往有乏力、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弱的临床表现,在初秋这段时间,应该通过清热、利湿、健脾等方法调理脾胃,以排出体内的湿热之邪,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来源: 浙江老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