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9月,可以说是恐怖片爱好者的一场盛宴。
不仅有《南巫》《灵媒》等多部口碑不俗的亚洲恐怖片相继上线,
“温神”温子仁也终于带着R级新作回归,
还破天荒地被国内平台引进,与北美同步上映。
温子仁是谁?
人称“恐怖大师”,好莱坞最成功的华裔导演之一,
《招魂》、《死寂》、《电锯惊魂》,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都出自他手。
近几年,大师不满足于在小众领域里封神,出手执导了《海王》等大制作主流商业片,也都成绩优异。
而这部新作,是继2016年《招魂2》上映五年之后,温子仁首度亲自执导的恐怖电影。
期待值拉满了是不是?
铺子也第一时间在流媒体上花钱观赏了这部噱头满满的新片——
《致命感应》
1993年,西蒙康复医院,上演了一场血腥的杀戮。
几个医务人员惨死在档案室中。
凶手,是逃出病房的儿童患者加百列。
他拥有不同寻常的力量,操控电流的能力,与难以想象的邪恶。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将越来越难以被控制。
于是,在用麻醉枪将加百列迷昏之后,主治医生韦弗,决定对他进行一场手术。
“是时候把这个肿瘤切除了。”
时间跳转至现在,
一座老宅之中,怀孕的妻子曼迪,因一句话惹怒了暴躁的丈夫,被他用力一推,后脑撞击墙壁,流出鲜血……
她绝望而无助,瘫倒在地上。
当晚,她在睡梦中,目睹丈夫被一个模糊的黑影残忍杀害。
她惊醒,却发现梦境成真。
丈夫倒在血泊之中,头被扭断。
潜伏在一旁的凶手,猛地朝她扑来……
曼迪昏倒在房间,醒来之后,已经躺在医院里了。
腹中的孩子没保住,她失声尖叫,这已经是她第四次流产了。
胎儿,是她对血肉至亲的执念。
在曼迪与妹妹的对话中,我们得知,她是被领养的孩子,她一直想感受一次有血缘连结的关系。
若不是发现怀孕,她本打算离开那个长期殴打她的渣男。
一个家暴的丈夫,加上家中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警方自然将曼迪列为重点怀疑对象。
可蹊跷的是,凶案现场所有的手印都是上下颠倒的……
而接下来,曼迪又连续在梦中,近距离目睹了同一凶手制造的三起残暴命案……
凶手,长发遮脸,通身黢黑,手握利器,姿势扭曲而怪异。
死者,
一个,被锋利的奖杯砸到面目全非;
一个,被打磨成尖刀的奖杯刺死在床上,血水四溅;
一个,倒在浴缸里,血肉模糊。
而梦中血腥的场面,相继成真……
在试图靠近真相的过程中,曼迪回忆起一位神秘莫测的童年好友,好友的名字,正是加百列。
反复被提起的肿瘤,频死腹中的胎儿,屡次成真的梦境,被遗忘的童年玩伴……
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重重诡异迷团,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此铺子不多做剧透,大家可以去片中亲自解锁答案。
在《致命感应》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许多鲜明的温氏恐怖元素。
譬如,色彩与光影炉火纯青的运用:
绿色烘托出阴森诡谲的气氛;
红色则给人紧张不安之感,同时也是危险的象征。
片中有这样一幕:
夜晚,曼迪独自一人站在空荡荡的家中,此时,窗外不远处的路灯忽亮忽暗,她凑近观察,
当观众跟随她一起眯起眼睛看向那盏路灯时,一个黑影毫无防备地清晰起来。
明暗之间,玩得好一手jump scare(跳跃式惊吓)。
惊悚细节的捕捉,也令人叫绝:
在曼迪的丈夫目睹“妻子”一闪而过的画面之后,
导演用一个沙发坐垫缓慢回弹的镜头表明:就在刚刚这里确实有“人”……
用温导自己的话说:
“恐怖电影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一个微小的细节就能带来极好的效果。比如一扇嘎吱作响的门,就足以让人脊背发凉,而这不需要任何成本。”
影片中,也依旧秉持着“观众期待什么,我就打破什么”的理念,让人很难猜透。
恐怖片,在氛围积蓄到一定程度,总会迎来一个爆点。
大多数影片,随着紧张的气氛和音乐推到高潮,下一个画面,只要闭眼就对了。
但到了温导这里,“闭眼”这招无效,例如:
曼迪发现窗外的可疑人影时,仓惶地跑下楼一顿关门拉窗,刚要松口气却发现隐蔽的后门大敞。
她愣了几秒,死命把门阖上,一转身,门又砰的一声开了。
观众不禁跟着倒吸凉气:这鬼影一定已经进来了吧,接下来就屏住呼吸等他出现就好。
可导演偏偏不给你做好准备的机会。
伴随急促的音乐,我们透过悬于宅顶的俯拍镜头,跟随曼迪在诺大的老宅里,从一个房间逃窜到另一个房间,直到最后,鬼影也没有出现。
刚要松口气,可转念一想,这个俯拍镜头或许就是隐匿于暗处的反派视角,一切仿佛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细思极恐……
通过对镜头的娴熟调度,既揭示了反派的主导地位,也营造出了恐怖的空间感。
但观众也不难发觉,《致命感应》同时是一部不那么“温子仁”的作品。
古宅似乎遭遇恶灵侵袭,女主如被附体般目睹凶案现场,这样的设定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招魂》宇宙与《潜伏》系列。
与前作不同的是,相比《招魂》等依靠阴森诡异的氛围营造出的恐怖感,
《致命感应》的前半部分虽然依旧主打恐怖氛围,但影片整体的惊悚感则更多来源于大尺度的血腥与露骨(字面意义上的露骨)镜头。
与以往“鬼出现两秒,却能把人吓个半死”的温氏作品不同,这次的反派频频现身,甚至影片到了中段,还有意大利铅黄电影里变态杀手的味道了。
铅黄电影中,杀手总是神秘的、轮廓模糊的。
杀人过程是艺术化、视觉化的,杀手们用的不是枪,而是尖刀。
达里奥·阿基多《摧花手》
到了《致命感应》中,被长发遮挡住面孔的反派,戴着一双黑色手套,紧握着用奖杯打磨而成的金黄色尖刀,露出它的尖锐刀锋,步步紧逼向毫无防备的被害人。
黏腻重口的手术、残肢遍地的警局大屠杀,又是一场对主打暴力美学的血浆cult片的致敬。
除了糅合铅黄、虐杀风格,片中一些桥段与设定也与不少影片撞梗,
比如反派初次现身的形象有些“撞脸”贞子,设定又与电影《The Dark Half》雷同。
当然,影片也免不了为了剧情的推进,对主角与警方的强行降智。
比如,刑警一早就锁定了某位嫌疑人,却始终没派人手去监视其行动;
女主脑后的伤口总会时不时流血,她却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去医院看看……
可以说,影片算是温子仁对既往自身风格与其它类型片元素的一次尝试性的杂糅,
这让想看一部《招魂》那样从头到尾都屏住呼吸的恐怖片的影迷难免会有些失望。
但作为一部多少还是带点温导味的R级爽片,《致命感应》无疑还是值得一看的。
最后,再提一嘴镜头删减的问题。
相比原版,引进版《致命感应》删减了4分钟,其中包含了20多个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的暴力+血腥镜头。
前面说了,《致命感应》的看点,在于酣畅过瘾的刺激与“露骨”,
而限制级镜头被删减,则大大降低了影片的血腥程度与爽感。
另一方面,四分钟的镜头删减虽不影响大致剧情,但对反派镜头的省略,直接影响了女主与反派关系的交代——也正是全片的精华所在,
如此一来,难免让人摸不着头脑。
爽感少了,连贯性也差了,叙事线也不明晰了。
但能引进,也算聊胜于无。
除了完成好好吓人的任务,《致命感应》引入了主流对于边缘群体的“接纳”命题,
也依旧延续了“招魂宇宙”中关于家庭与亲情的表达。
如何拍好一部恐怖片,并突出重围赢得大众的欣赏?
温导曾经这样回答:对未知的恐惧,对生存的渴求,以及对失去挚爱的失措。
从这个角度来看,《致命感应》不算失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