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友友好,我是心理咨询师苗保平,网名心若无尘。今天,请大家继续跟着我继续阅读赵文韬博士、许皓宜博士在《关系的评估与修复:培养家庭治疗师必备的核心能力》一书中“第三节人际沟通:层次与形态”有关章节内容。
正文:双重束缚:沟通理论的临床应用
为了研究家人间的沟通模式,贝特森的研究人员到美国郊区的一所疗养院,观察一位母亲来疗养院探视他27岁、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妈妈提着野餐竹篮和儿子坐下,儿子伸出手臂想抱妈妈,妈妈身体姿势变得有些僵硬,儿子立刻把手缩回来。这时妈妈对儿子说:“难道你不爱我了吗?”不知该如何是好的儿子满脸通红,妈妈说:“亲爱的,你不要那么容易害羞,不要害怕你的感觉!”这时儿子看起来明显地生气了。探访结束妈妈离开后,这个儿子攻击了一位疗养院的工作人员,当天晚上被关在禁闭室( Bateson , Jackson , Haley & Weakland ,1956;引自 Nichols & Schwartz ,1998, p .20)。
贝特森把这样的一段互动称为“双重束缚”( double bind ):在一段重要关系中(例如家人),一个人接收到两个相关但在不同层次上互相抵触的讯息。这些讯息之间的不一致不易觉察,也难以评论,但在关系脉络中的接收者不能回避,必须加以响应。换句话说,处在双重束缚的情境下,一个人会被两条线绑住,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字面意义与非语言讯息相互矛盾,同时无法逃离所处关系。例如贝特森观察的那对母子,妈妈身体僵硬透露出对儿子的拥抱感到不自在,但她却说:“难道你不爱我了吗?”要求儿子对她亲密,这个冲突的讯息使得敏感的儿子无所适从。随后妈妈发出禁令:“不要害怕你的感觉!”再度否定了儿子当下体验到的感受,终于让儿子忍无可忍。这个妈妈在探访结束时很可能完全不能理解儿子为何生气,她可能归因为“因为他精神分裂,莫名其妙爱发脾气”,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片刻间就丢出了许多捆绳索,紧紧绑住了她的儿子。从无辜被攻击的工作人员和激动到需要关禁闭的儿子身上,我们看到双重束缚对一个人的影响程度有多深。
如果我们的结论是“妈妈说话反反复复,儿子迟早会被逼疯”,那我们就忽略了贝特森定义双重束缚的第二个条件:无法逃离的关系脉络。在成人世界,我们每天都讲一大堆自相矛盾、虚情假意的话(和半熟的朋友说“谢谢,再联络”)。如果说话矛盾让人发疯,那么无一人可以幸免。如果你的老板行事、说话总是自相矛盾,到一定程度你就会辞职走人,不会变成精神分裂症患者。贝特森主张:只有在一个无法逃离的关系中,例如分化不良的亲子,总是必须硬着头皮加以响应,才会让人发疯。而且因为这种讯息矛盾的经验在关系中不断重复发生,沟通过程很快就会启动接收者的恐慌或愤怒,进而防卫,最后以为每句话背后都有隐藏的意义,变得动辄疑神疑鬼。这不是很像我们在病房观察到的精神病人吗?
解读:
本文让我想起了中国关于自相矛盾的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这不就是一种对自我的束缚吗?
双重束缚有点像由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无法统一而产生自我矛盾型的青年,自我矛盾型青年是指自我意识处于矛盾状态的青年。他们不愿意放弃理想自我,又难以提升现实自我;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又难以改变;徘徊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时时体验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多半是社会化程度不够或不完善所造成,其人格幼稚,不成熟,还处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心理阶段。
自我矛盾型青年的形成原因应与原生家庭有关,就像本文的案例,分化不良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分化不良的母亲,母亲的控制使孩子失去了自我独立、自我判断的能力,处在矛盾体中的孩子,也就是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不能达到平衡,这也是俄狄浦斯情结在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孩子3——6岁的时候注意解决,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特别是单亲家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