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读特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金秋将到,转眼又到了吃螃蟹的时节。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业态创新,买螃蟹、送螃蟹也变得简单起来。过去,螃蟹运输是个难题,送礼的话,还要考虑接收方能否快速吃完螃蟹。不少商家因此发明了“蟹券”,人们可以购买螃蟹代金券,来馈赠亲友。这样既可以让螃蟹乘着专业物流翻山越岭,避免了途中损耗的尴尬,也能让亲友收礼后按需购蟹,避免了食物的浪费。
说起来,这种创新确实巧妙。然而,这巧妙却成为了某些人的钻空子的巧门。
某些蟹券的发行商拿着螃蟹券玩起了“空手套利”的游戏。据媒体报道,有些商家印出500元蟹券,再以400元低价向销售人员出售;收到500元面值蟹券的人,则可以以300元左右价格向“回收商”换现金。这样,蟹券整个流通过程一只蟹都没见到,但就是有人获利了。
背后的暧昧,是熟悉的配方。之前,螃蟹的乱象是以次充好的“过水蟹”,如今,有些蟹是连水都不想过,直接成了“洗钱蟹”。前有中华烟、茅台酒,现在又换成了螃蟹,似乎有人正拿着美味当幌子,企图通过“雅贿”来掩护,搞些腐败的交易。
当然,蟹券的问题还不止这些。蟹券也带来螃蟹价格虚高虚涨,让一只小动物活脱脱变成了炒作的工具。水产品价格波动是正常市场现象,但很显然现在有一只有形的脏手伸向了美味的螃蟹。媒体最近报道了很多蟹券买了之后不能兑现,或是货不对板的新闻。原本意图是便利消费者的蟹券,解锁了这些“玩法”,让人无奈:要吃个螃蟹,咋就这么不省心呢?
螃蟹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行贿或者“套现”的。“蟹吃不炒”,还是让美味就停留在美味吧!某些蟹券发行商动歪脑筋,企图在市场上像螃蟹一样横行霸道,市场监管部门是时候对乱象下手了。纪检监察部门也可以顺着蟹券背后的腐败链条摸下去,看看能不能钓上来几条“大鱼”,祭祭秋风。
文字:王森
主播:陈致远
剪辑:战旗
编辑 范锦桦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詹婉容
(作者:深圳新闻网)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