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32|回复: 1
收起左侧

“脑子是个好东西”,育儿焦虑中的逻辑陷阱你踩过几个?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9-3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澎湃新闻记者 尹琳

虽然双减政策已经下来有一段时间了,但不少父母仍然沉浸在育儿焦虑中,容易被周围充满矛盾、冲突的观点影响。心理学家发现,调整认知偏见和逻辑谬误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冲击时保持更平和的情绪状态。你想试一试吗?

“脑子是个好东西”,育儿焦虑中的逻辑陷阱你踩过几个?-1.jpg


《起跑线》

“孩子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进不了好的中学;进不了好的中学,就没法考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就不能进入跨国公司找一份好工作……这样孩子就会被同伴撇下,孩子就会崩溃,最后学坏,吸毒……”

还记得这部充满讽刺和逗趣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吗?妻子对孩子的教育很焦虑,丈夫虽然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但每次一聊,就会被妻子的逻辑绕进去。

你有没有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上不了好的幼儿园,最后会“吸毒”;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啃老”……如果有人把这一番逻辑摆在你面前,你听了能不焦虑吗?吸毒、啃老,这得多吓人啊,哪个关心孩子的父母承受得起这样的后果,况且你还会觉得,决定权都在父母手上,你只要努把力,孩子就能避免遇到这样的恶果。

但是,在逻辑学者眼中,这个论证是大有问题的,它犯了逻辑上的“滑坡谬误”。

从幼儿园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找工作,从找不到跨国公司的工作到情绪崩溃,从情绪崩溃到学坏,从学坏到吸毒,这里面不合理地使用了一连串因果关系,但是仔细一品,这不是明明把可能性变成了必然性了吗?

蝴蝶效应说,一件小事情可能会对另一个不相关的事件造成影响,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在谈论系统中的相互影响,而不是在指出一种明确的、必然的路径。但是,人们往往已经被激发出来的焦虑情绪控制了,本来应该让我们变得聪明的大脑皮质层没办法在这个时刻发挥作用了。

人类远远没有自己想得那么聪明,因为我们很懒,懒得多想,尤其是面对稍微复杂一点的现象,更爱寻找捷径,获知一个明确的结论;也因为我们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容易被恐惧和利益左右,失去头脑的平静;还因为我们习惯了和别人保持一样来获得安全感。

不过,大脑也不是吃素的,只要多做点准备,对“逻辑错误”保持必要的警惕心,我们仍然可以变得更聪明,避免被一些激发焦虑的语言和氛围牵制,保有思考的能力。

《逻辑学入门》(格桑著)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88个逻辑学常识,我们从中借鉴了一些常见的逻辑陷阱,或许可以帮你在育儿焦虑的氛围中保持多一份清醒。

“脑子是个好东西”,育儿焦虑中的逻辑陷阱你踩过几个?-2.jpg


陷阱1:多数人认为对的,就是真理吗?

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阿希设计了一个实验,把被试的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7人,在同一个房间依次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被试不知道的是,在这个房间中,除了自己,其他都是实验人员。这些卧底故意选择同一个错误答案,目的是看被试会不会受影响。研究发现,至少75%的人有一次从众选择,5%的人从头到尾都选择错误的答案,只有25%的人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参加的被试都是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但是结果仍然让人惊讶异常。

这个逻辑陷阱叫“诉诸大众”。

我们常常习惯于和周围人保持一致,承受别人的压力,却忘了别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意图,而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思考和负责。在育儿中,你有感受过哪些“大家都这么说”的压力?当周围人说:“双减是糊弄我们的,可千万别当真。”“双减就是让孩子别读书,别学习,瞎玩。”你是怎么做的?你会去搜集资料,形成和佐证自己的观点?还是人云亦云,感到愤怒、惶恐和不安?

陷阱2:个人经验具有普遍性吗?

你正在为孩子的青春期烦恼,有个关系好的同事跟你说:“该打就得打,我那时候就很叛逆,被老爹揍了两年。现在这些教育总说不要对孩子打骂,你看我不是混得好好的吗?”如果你不假思索地认同,甚至在沮丧时采用,可能就犯了“诉诸个体”的认知谬误:仅仅把个人经验、单个事件作为依据进行论证。因为混得好与青春期被揍之间可能没有必然联系,而同事的成长经历中存在哪些特殊因素,在这段对话中没有被发现和描述出来。

陷阱3:专家说的就是对的吗?

某某专家谈育儿,某某专家聊学习……很多人没有耐心仔细看完一篇文章,但是却记住了权威说的某一句打动自己的话。把专家的只言片语当作真理,却不去了解他得出观点背后的证据和论证逻辑,犯的则是“诉诸权威”的谬误。

比如,前段时间,有位知名的心理专家在文章中写道:父母发脾气没问题,但要记得道歉。这种观点击中了父母们既想控制脾气又倍感无能的沮丧,一下子吸引了不少父母赞同:没事,打完骂完道歉就行。可惜的是,其中不少父母根本没有去梳理专家背后的逻辑有哪些合理之处又有哪些可能会造成困境的地方。

陷阱4:育儿道理很可能被断章取义

我们常用名人名言来鼓励自己激励孩子,却不知道这些话早就被断章取义了。比如,爱迪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后面其实还有一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比如,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后面还有一句:“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比如,《庄子》:“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后面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当人们用这些观点作为育儿证据链中的一环时,可能根本没有想到,一开始大家就理解错了。

陷阱5:你的预设是真的吗?

孩子本来就不会爱学习,孩子天性就很懒,学习是很苦的事情,所以,我们该逼一下就得逼一下。当我们这样解释自己的观点时,很可能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这个预设是真的吗:孩子真的天性不爱学习?孩子天性就很懒?学习是很苦的事情?许多我们以为是真的未必是真的,就算是真理也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何况还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呢,还是再慎重一点更好。

陷阱6:造成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吗?

“父母常说的这句话,是孩子自责、抑郁的元凶”

“妈妈如果做对这件事,孩子越长越健康”

“因为有这样的妈妈,XXX……”

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都不是他人轻易用几个因素能推论出来的,若是把这些结论广而推之,反而可能离真相很远。一个事情的发生是在整体环境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带来的结果,过度强调一、两个因素的影响,是一种“简化因果”的逻辑谬误。

陷阱7: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对即错

孩子喜欢把人分成好人坏人,把事情分成好事坏事,其实成年人在思考时也会带有这种残留物,尤其是面对烦恼、棘手的事情时,这种“虚假两分”的思维影响着我们的判断。

比如,会认为考上大学就是成功,没上大学就是失败;进入大公司就是成功,在小公司干就是失败;结婚就是幸福,单身就是不幸。

再比如,一位妈妈认为爱孩子就是要特别温柔、不发脾气,如果别人建议说你应该管一管孩子了,你的孩子现在在人际方面缺乏必要的界限。这位妈妈听了很困惑又很难受,非此即彼的思维让她觉得,管孩子意味着不爱孩子,对孩子发脾气、凶孩子,却忘了在宠溺与严苛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包括认认真真地对待孩子的需求,温和坚持地表达期望,对孩子的行为设立必要的规则等等。

责任编辑:陈华

校对:栾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9-3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不爱从众了,所以也没亲朋好友,因为和他们聊不到一块去,会传播焦虑,我对孩子学习没要求,他们就和老师一起说我不负责任,谁说的也不见得全对,还是让孩子自己多接触社会,自己找经验吧!我会在他迷茫时给他一些提示,做他永远的后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