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8|回复: 0
收起左侧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0-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魔斯妈妈育儿实录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1.jpg

开学一个月,国家教育改革的“双减”政策已经在各个学校全面落地了。学校放学延迟到5点半,课后作业大幅减少,减少甚至不组织考试。政策之下,“双减”简直堪称“鸡娃妈妈放大镜”。你到底是真的懂教育、会培养孩子,还是盲目给孩子打鸡血,一目了然。
1、“我孩子不能成为实验品”,看不得孩子玩的家长究竟有多焦虑

几乎是从开学第一天起,家长群里就不停地在讨论课后延时服务时间里,孩子都在干些什么。“老师都安排了啥?教不教东西的?”“管不管写作业?”
我家闺女一年级。这么一群懵懵懂懂的小一新生,经常被爸爸妈妈们问得云里雾里。
后来有家长打听到,2个小时的课后延时服务,老师基本上不会安排什么学习内容。除去上兴趣课的时间,孩子大多在自由活动,跳绳,玩老鹰捉小鸡,或者自己看看书。
这时,家长群里有点按耐不住了。打那以后,肉眼可见的是,申请提前把孩子接回家的家长越来越多。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2.jpg

“在学校放羊还不如接回来上个辅导班。现在学校没英语课,在外面上个英语班也是好的。”
个别家长直接向学校叫嚣:“我的孩子不能成为你们的试验品。”
现在的家长,怎么就这么见不得孩子玩呢?
仅就我身边来看,不少家长各种曲线救国,请老师多布置作业。老师碍于教育局审查,不方便硬性要求,只能把部分作业讲成是“建议”。但是到了家长那里,就成了要求孩子的令箭,该刷题刷题。一部分妈妈完全不能理解“双减”,依旧给孩子不停地买教辅书,依然在寻找各种校外培训的机会。孩子的压力一点儿没减少。
国家双减,父母硬要给孩子加戏。父母以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夯实基础,避免上初中后掉队。实际上反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3.jpg

2、生活是育儿的道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我家儿子今年升初一。我明显能感觉到长期只关注学校课本知识,强调“灌输”式教育,不停刷题的孩子,到了中学学习生物、地理,物理、化学这些课程,理解难度非常大,有的甚至完全没兴趣。
相比较而言,从小就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懂得在生活中探索求知,体会学习乐趣的孩子,才会在中学时期有着更大的成长潜力。
这里不得不提,双减之下,有这么一拨另类“鸡娃”妈妈,他们的育儿理念才是真正契合了国家“双减”所想引导的方向。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4.jpg

邻居小A妈妈是个企业高管。平日里工作并不轻松。但她的育娃模式,让我刮目相看。她把孩子的教育完全融入在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比如说,她经常会邀请孩子帮自己做饭。利用理菜、洗菜的机会,引导孩子观察不同蔬菜的形态。看看哪些菜是可以漂在水面上的?认真观察食物的构造,看看有什么奇怪的发现?
小A妈妈说,上次她带女儿研究西兰花。女儿竟然把放大镜、显微镜都搬出来了。最后确认,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颗粒,就是西兰花的花骨朵儿。
我听了佩服不已,果然生活就是育儿最好的道场!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5.jpg

谈到教育理念,她说,“我很少给孩子在外面报很多辅导班。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学科应试辅导上,会背离教育本来的意义。灌输式的教育,会让孩子的思维越来越局限。真正的教育是要拓宽孩子的视野、思维,让他们形成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她还说,现在很多思维训练课、创新课的理念大体都是这些。其实这些理念放到生活中去引导孩子,效果会更好。比如,给孩子推荐一些讲自然科学的纪录片,小孩子会比较感兴趣。父母也可以在孩子看纪录片的时候做引导。
“你看小企鹅走路的时候,身子为什么往前倾呢?”
“还有,它们走路的时候,肚子好像一直在动,为什么呢?”
孩子可能会说,“是不是腿太短了,是不是企鹅太胖了?”
让孩子想一会儿,再带孩子揭开谜底。喔,原来是因为企鹅的腿有一节藏在肚子里,而且是弯着的。这是不是很神奇?这个时候,你让孩子学企鹅弯着腿走路的样子,她自然就能明白企鹅为什么走路的时候身子往前倾斜,而且肚子一直在动了。
你看,这是不是比简单地看企鹅在雪地里走路,或者直接告诉她企鹅走路是怎样的,要来得更让孩子印象深刻?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6.jpg

我不得不感慨,这才是真正理解了国家“双减”意义的科学鸡娃方式啊。
国家双减,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换一种更科学的方式培养祖国下一代的接班人。很多人都明白,科技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科技创新如何来?正是要培养孩子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思考的能力。
推荐一套最近在高质量鸡娃妈妈群里广泛传播的,培养孩子科学思维的书《这是理所当然的吗?不一定吧》。这套书是由日本NHK教育电视台和神级绘本作家、插画家吉竹伸介共同打造的。
吉竹伸介的很多绘本都获过国际大奖,在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日本NHK电视台的影响力更是不用说。她们出品的教育节目,几乎每个都是爆款,在日本家喻户晓。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7.jpg

《这是理所当然的吗?不一定吧》这套书共分三册,分别是“独具慧眼的观察”、“天马行空的假设”,“验证想法的实验”,一共为孩子们推荐了18种科学探索的方法。
观察篇,带领孩子运用多种方法观察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物,引发好奇心,找出隐藏于其中的“不可思议”,为孩子打开了另眼看世界的神奇角度;
假设篇,引导孩子根据观察到的细节和线索进行想象,做出推论;
实验篇,通过丰富有创意的举例和实验过程,让孩子尽情发挥所学,更有兴致面对实践和挑战。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8.jpg

我陪女儿认真读完整套书。总结了3大特别之处,与大家分享。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9.jpg

① 快速给家长和孩子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思维

三本书,从观察到猜想,再到实验,这正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的一整套流程,也是科学家建立研究体系的必备流程。
给孩子做科学启蒙,这个很多家长都有意识。但做起来却常常步入误区。
有的家长一上来就给孩子讲科普知识,或者给孩子买一些充满结论性知识的科普书。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常看的各种世界之最。最高的山是什么,最长的河有多少米?筷子在盛满水的杯子里会弯是因为光的折射……
但其实,科学不是一个定论,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边界。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正是让他们通过观察、提问、实验、思考,学会自己去寻找答案,突破边界。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10.jpg

② STEAM教育理念,多学科融合,打破知识边界

作为一套科学启蒙书,不仅融合了物理、生物、数学这些科学,还将语言能力和艺术设计融合进来,的确实现了STEAM的教育理念。
打破知识边界,跨学科学习,正是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未来社会也越来越看重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你会发现,近些年中高考也越来越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跨学科考题越来越多。
铁板、玻璃摸起来会比泡沫、木板更凉。可是,用温度计测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温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呢?这是个物理问题。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11.jpg

蚂蚁是怎么走路的?这是个生物问题。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12.jpg

给你一个鸡蛋,你会怎样表述它的特征呢?这是一个语言问题。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13.jpg

仔细观察任何一根玉米,你会发现每一根玉米棒上的玉米粒都是偶数。不信你就数数看。这是一个数学问题。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14.jpg

至于这些问题,谜底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欢迎小朋友到书中去寻找吧。
③ 没有什么理所当然,这就是批判性思维最好的植入方式

批判性思维,不是盲目地挑衅与反驳。相反,它令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永远保有一份质疑的心态,但坚持用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来寻找答案,
很多发达国家都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专门开设课程学习。中国也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学家在不遗余力地推广”批判性思维“,认为这是创造、创新的动力源泉。
而这套书,从书名上就能够看出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诚意。
没有什么是一定理所当然的,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有可能还有另外的解读方式。这是不是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就像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纸杯。也许很多人都不会去想,为什么杯子的上沿是卷起来的?为什么杯底不是紧贴着杯壁的下沿,而是有几毫米的差距?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15.jpg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套书还有一个高明之处。为了引导孩子思考,这套书提出了很多问题,但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最初我也有点不解。但仔细思考后,我觉得这恰恰是编者的用心之处。一切皆可质疑,那为什么又要处处都给出明确的答案呢?让孩子去探寻属于自己的那份不可思议,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如果非要用说教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可能那个答案就会很抽象。孩子理解起来会很困难。这也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与思考的空间。即便孩子短时间之内不能理解,相信这个问题也会在孩子的心中生根,未来有一天定能开出梦想之花。
这一点,也是我建议家长在陪孩子读这套书时尤为要注意的。

“双减”政策,鸡娃妈妈放大镜,这才是高质量育儿的正确打开方式-16.jpg

卡尔.萨根奖获得者、中国科学家郑永春博士和科普作家吴宝俊在推荐这套书时说,

去质疑那些平常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发现其中的不可思议吧。人类正是这样认知世界的,科学的大厦也正是这样建设起来的。
我最近把这套书拿给读初一的儿子看,他觉得这一整套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对他现在学习生物,做生物实验非常有帮助。所以,这套科学启蒙书,5-12岁的孩子都可以读。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您的育儿也能够有所帮助。

我是魔斯妈妈,进过985,当过金领。是老板,也是育儿界的积极践行者。我用码字记录自己和孩子的成长历程。原创不易,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转发!为回馈粉丝,魔斯妈妈免费向大家开放海量英文启蒙歌曲、游戏(学龄前)、绘本、国家地理儿童百科全套。如有需要可关注我,私信发送“国家地理”或“歌曲”或“绘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