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梦! 贾斯炜 八月中旬的一天,名张君的清瘦无神青年来访,诉失眠六七年,一直靠服药维持每天三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尽管这样也只是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睡不深。近日更是无法入睡,时常一天只能睡得个把小时。所以担心这样下去会支撑不住的,只有加大用药量,但无效果,因此寻求心理咨询。 我想到他的失眠可能只是症状,就症状用药治疗必然不是治本,所以应该追源失眠的原因。 这里有两个时间节点,第一,六七年前开始出现失眠;第二,近日失眠进一步加重。 遂追问了下去。 得知,张君现三十八岁,科级干部,副职,七年前组织预提拔为正职,自我认为万无一失,然最终原位无动。为了稳定其情绪,组织谈话下届重点考虑,但再次失意…… 由此可知,张君失眠原因来自官场失意,导致心中的不平和对未来的担忧一直搅扰着他。 询其大学专业,得知哲学。听口音不是本地人,询问得知黄冈人。遂问其对苏东坡了解多少? 回答说:“只是读书的时候好像学过他的《赤壁赋》。” 我问道:“你是抱着试一试来做心理咨询的,还是本身就相信心理学?” 张君回答说:“在决定做心理咨询之前了解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知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也就百十年的时间。我自己本身是学习哲学的,所以相信心理学。” “好!那回去后就要认真地完成我今天给你布置的‘家庭作业’。具体内容是大量查阅苏东坡的身世,并且要牢牢记住,从下次来开始讲给我听。” 张君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就这样过去了半个月,这半个月中张君先后给我讲了四次苏东坡的身世,我都表示他的家庭作业完成的不够理想,第五次应该是第一次见我整整二十天后的日子,这次他侃侃而谈了一个多小时。从苏东坡的原生家庭讲到读书,讲到功名,讲到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讲到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颖州。讲到苏东坡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直到卒谥文忠。甚至谈到了《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总之是苏东波政治、文学、功业建树及颠沛流离的一生,甚至妻妾、子女等他都谈及了。 张君说的苏东坡的事情,很多我也是第一次才听到的,便对他说:“你家庭作业完成得很到位,通过对苏东坡身世的了解都有些什么感觉?” “用他弟弟苏辙的话说:就是‘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这苏东坡宦海沉浮,人头几欲落地,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开荒种菜于东坡,受尽苦难,仍然旷达自如,坚守正知,不辱身价,心态确实了得,不愧是神人……” “他的境况跟你现在或者说这些年的情况相比如何呢?” “我怎么敢跟人家比呀!那简直是星火之于日月,蝼蚁之于巨龙,檐滴之于江河。” “那你这些天睡觉情况有什么变化没有?” “没有明显变化,但时常心里觉得平稳了些。” “好!你每天晚上如果睡不着了就睡到床上闭上眼睛,继续想想人家苏东坡的情况,睡不睡得着都不要管它,一切顺其自然。如果短时间内没有好转,我们再商量下一步怎么做。” “好!” 第三天张君再次来访,说是可以睡到三个小时左右了,但还是没有办法真正放下,我问他:“在了解苏东坡生平的过程中读没读到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 回答是肯定的:“还没有听说过。” “你觉得我给你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意义没有?” “肯定有呀!不论是学问,还是看待人生、看待社会对我来说都有积极的作用的。” “好!那就回家继续完成家庭作业好不?” “行!您只管布置吧!” “每天在床上至少读十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直到睡着,最后达到不假思考地就能背到为止,当然睡意来了就顺其自然,一直到无意间就能想到里面的句子为止。” 张君说他不知道这首词的内容。我便在网上搜了这首词发给了他。 过了三天,张君再次来访:“老师,我顺溜倒背了。” “好呀!背来听听。” 这背得确实顺溜,但没有背前言。我说:“怎么没有背前言?” “习惯了,读书的时候遇到诗词老师都没有要求过读前言的。” “这个前言你得多长时间背到像背正文这么熟练?” 张君看了看手机说:“就这几个字,最多上十分钟。” 果然,十几分钟后,加上前言顺溜倒背了。 我说:“你能不能把这首词给我解释一下。” “大致意思知道,就是记录喝酒回家路过竹林时下雨了,穿着草鞋,拄着竹棍前行,中途天又晴了的经过。” “你理想中什么时候能够正常睡眠?” “当然是希望越快越好。” “那在我这咨询这么久了你不觉得不划算?”张君没有理解我说话的意思,我接着解释道:“心理咨询是高消费呀!你就不心痛钱?” “说的看,毕竟看病、吃药也六七年了,还越来越厉害,况且经过这段时间的咨询,本身也已经改善了,还学习了这么多人生态度,人生哲学,花这点钱算得了什么……” “那好,继续回家完成家庭作业,把这首词给认真地解释,直到你觉得解释得自己满意了再来给我解释。也可以写出来,但给我解释时一定是口头儿的才行。晚上上床之后思考到一定的时间睡意来了就睡,不要人为的清醒,睡不着就想,就不停地思考,只限跟家庭作业有关的内容。” “多长时间?” “你自己觉得能够口头给我解释透了就来。‘定风波’这个词牌名本身没有必要解释。” 十一放假前,张君再次来访,我听取了他对这首词的解释后,对他说:“你这只是字词句的直译,谈不上解释、理解。” 张君直言:“是不是还有家庭作业?” “你希望不?” “无所谓,反正也借你布置的家庭作业在提升自己。” “但你这学费可是太高了点吧?”张君若有所思,我接着说:“这样的吧,我来按照我的理解给你解释一下,你录个音。” “太好了。” 张君录音准备好后我是这样给他解释的:“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前言‘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这沙湖遇雨,雨具虽然此前已经被人拿走了,但我不能不归呀,风雨本就常事,而同行的人可能是同饮的官友、文友,反正都是朋友吧,他们却因为雨中前行,而搞得狼狈不堪,而唯独我一个人没有觉得什么,哪里去管它三七二十一,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然而转身天就晴了,原来这就是自然,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社会呀!所以作词以示。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何况朋友。这里的‘雨具先去’不也正是其他的朋友们见要下雨,抢先把雨具拿走了吗? “正文说得是天地自然,说得是人生哲学,说得是社会本来。你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下雨了嘛,因为我们要回家而受阻,雨打竹叶本来就是要有声音的,我们不听就是了,下雨算得了什么呢?下就下吧!不下就不下吧!下了,不妨不走那么快,吟唱高歌着慢慢前行不也是很有意境的事情吗?天地自然本身就是这样的,人生又躯体算个什么呢? “你看看我是怎么想的,怎么做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下着雨,不就是路上泥泞了点嘛,我捡个竹棍子当拐杖拄着不就行了嘛,何况我本来穿得就是草鞋,这多么轻便,多么的自如呀!至于人家,骑马就骑马嘛,难道我现在不比在泥泞的道路上骑着高头大马,亦步亦趋的前行者好受吗? “你骑马就骑马,我穿我的草鞋就穿草鞋,反正都是走路,这是何等的人生态度呀!其实人生本来就不可能都是坦途,何况拄竹杖穿草鞋向前走,比骑着高头大马更自在、更稳当、更安全。这样,谁还怕个啥子呢?不就是身上的这身蓑衣在任凭风吹雨打,而我却是照样地走着我的人生之路吗?这是何等的心胸,何等的超然呀! “醉意中冒雨穿过竹林,然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没想到很快严峻刚直微凉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了。虽然这春风还是带着些寒意,但是那山头的斜阳却应时地相迎了我。天地没有永久的风雨,社会没有永久的和润,人生没有永久的顺遂。所以青年得志而不为喜,中年停滞而无驻心,这样才是顺应天地,笑看社会,善待自己所应有的人生态度呀! “说到这里,让我们‘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望一眼刚刚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继续往前走,这才发现,其实既没有什么风雨,也没有什么天晴呀!因为无论怎样它都没有使我们停止前行。原来,我们的目的是前行的,而不是来听风看雨的。所以风雨也好,丽日也好,不过是驻在我们心中与我们没有任何关联的景致色而已。 “人到老年,回顾一下自己经历的人生风雨历程,官场的明争暗斗,社会的尔虞我诈,生活的苦难艰辛,实际上什么都不是,既然什么都不是,所以什么事情发生时都没有必要让它驻于己心。因为我终究还是我,你终究还是你,他终究还是他,终究都要离开这个世界,竟然如此,天地终究还是有风雨有丽日,路途终究还是有泥泞有坦途的。 “所以我们就来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因为本来就‘也无风雨也无晴’……” 张君回去后,将我的解释配上了轻音乐,每晚循环播放…… 昨日张君再次来访,告知数日来天亮方醒,再关掉音乐,之后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去。 二0二一年十月十一日于心理咨询室 贾斯炜:心理咨询师、法学教授、作家。 十堰楚郧法律事务有限公司、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室。 电话:0719-8682896、13872801780. qq:729887056;微信:jsw7238760 地址:十堰市茅箭区市府路1号万象国际城2单元603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