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没在电影院看过这么烂的片子了。
开场三十分钟不到,叔就如坐针毡。
耐着性子看完两个半小时,是可以申请工伤的程度。
废话不多说,叔来为大家避避雷:
《第一炉香》
电影《第一炉香》,改编自张爱玲的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
导演许鞍华,公认的华语电影第一女导演。这是她第三次改编张爱玲的作品。
前两部《倾城之恋》和《半生缘》的评价一般。
对此她也在纪录片《好好拍电影》中承认,对张爱玲的理解不够透彻。
既然导演发现了自身的问题,又邀请了杜可风、坂本龙一、和田惠美等大师共同创作。
那这次的改编,有了新的突破吗?
有,不过是突破了下限。
上映4天,票房2100万,评分跌至5.6,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问题主要出在三个方面:
角色与演员的匹配度、电影的宣发定位、电影内核与小说的偏差。
叔来逐个说说。
1
女主葛薇龙,由马思纯出演。
张爱玲的原著里是这样描写的:
“她的脸是平淡而美丽的小凸脸,现在,这一类的“粉扑子脸”是过了时了。她的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也许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为这呆滞,更加显出那温柔敦厚的古中国情调。”
叔看完这段,脑海里浮现的是汤唯,是刘亦菲。
马思纯的外形,似乎和这个角色的契合度不太搭。
更别提演员演技的匮乏。前半段瞪眼装无辜,后半段强行高贵哀伤。
还有彭于晏饰演的男主乔琪乔。
“他比周吉婕还要没血色,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像一般。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了下去了。人是高个子,也生得停匀,可是身上衣服穿得那么服帖、随便,使人忘记了他的身体的存在。”
一句话总结,男版林黛玉。
但彭于晏是典型的阳光小伙,一笑露八颗大白牙的那挂。
影片里有一段,男主妹妹给女主吐槽哥哥,说道:“混血的男生总有种阴沉和丫头气。”
话音刚落,黝黑的彭于晏就进来了,秃袖大背心把壮实的二头肌衬托得淋漓尽致。
叔差点在影院笑出声。
两人站在一块儿,就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网友戏称,这不是《第一炉香》,应该叫《第一炉钢》。
是不是有内味儿了。
幸好还有俞飞鸿,凭借一己之力,把选角的大失败拉回了一些。
她一举一动都展现着成熟女人的仪态万方。
举手投足眼波流转之中风韵犹存,勾得一群男人心神不宁。
姑妈这个老少通吃的形象一下子就立住了。
如果这个电影只值一颗星,那这颗星都是俞飞鸿的功劳。
2
《第一炉香》还在宣传期的时候,就已饱受诟病。
你有多久没看过这种风格的文字了:
“不联系不是难事,不想念才是”
“这个秋天,有海浪,有微风,唯独没有你”
“爱是无痛又痛彻心扉的痛楚”
好好一部文艺片,非要走“下沉式”土味风营销。
各类土味情话,被精心打造成了爱情鸡汤,哗哗往外倒。
确认过眼神,是郭小四都早早放弃了的疼痛文学。
海报和预告片的高级质感,与宣发产生了巨大的割裂。
这......就算打不过大片,也不能自暴自弃吧。
说实话,在进影院之前,叔一直以为是宣发出了问题,万一影片质量还不错呢?
但令叔没想到的是,这波竟然不全是宣发的锅。
3
叔特意把原著翻出来重温了一遍。
观影之后就一个感想:
“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香港,各地区人员杂乱。
但本应出现的粤语、上海话、英语等多语种交杂的场景却完全消失了,人人都说着流利的普通话。
听起来是极其别扭。
语言的错误选择,让观众迟迟入不了戏。
随着剧情的深入,从演员演技到故事内容,别扭的感觉只增不减。
早在2011年,马思纯就为了装文艺,而用错了张爱玲的语录。
这引起了张爱玲书迷们的疯狂吐槽。
10年过去了,她对张爱玲作品的理解还是浮于表面。
以至于她错误地以“卑微的爱”为核心,去演绎葛薇龙这个角色。
演员出现了偏差,而导演甚至偏得更远了。
将近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最后的一个小时,是对原著的原创续写。
狗尾续貂不说,让本身就歪了的电影主题,在耻辱柱上钉得死死的。
小说里主要凸显的是,多重欲望下堕落的众生相。
他们相互利用,谁也无法逃离泥潭:
女主为姑妈勾引男人,也同时靠卖身养男主。
或许她一开始真的爱上了男主,但后期的婚姻,主要是为了用“爱”来给自己的贪心与爱慕虚荣,套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姑妈促成两人的婚姻,是为了达成控制的目的,稳固自身的利益。
而男主,则是万花丛中过半片不沾身的浪子,结婚是被姑妈的计谋所诱骗,内心只想继续游戏人间。
电影理解成了什么?
仅仅是爱而不得,是低到尘埃的爱情。
略去了对欲望的挣扎,曲解成了自我感动型的为爱牺牲。
满屏的卑微,满屏的强行煽情,简直和低劣的国产疼痛青春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就怪不得宣发了,张爱玲看了都要气得复活。
着实把叔尬到了。
叔明白,许导想要表达的,其实是命运的无奈与人物的迭代。
女主逃不出既定的命运,成为了下一个“姑妈”。
但如果想要拍这样的一部片,又何苦揪着张爱玲不放呢?
拍一部原创不是更香?
也能少些来自书迷的怨恨。
可惜了。
可惜了张爱玲的小说IP,也可惜了这部电影。
制作方自顾自点上了一炉香,燃尽后飘散都是被败坏的口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