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一对父女的对话,被挂到了网上。
父母询问女儿一笔信用卡消费的事情,并且告诉女儿信用卡用于应急,平时尽量不要用 。
女儿解释道,这个月的生活费还没有到账,只能用信用卡消费了,而且自己买的都是生活必需品。 父亲告诉女儿,每个月给她转一万块的生活费压力非常大。
之前说好一万块要有控制地使用,可女儿每个月都会超标。
当父亲说到自己就这么多工资,将来没钱了怎么办呢?女儿直接回了一句“再见”。 有网友说,在西班牙中产家庭一年的收入约为16万人民币。
这个女孩相当于一年花了一个中产家庭的花销,可她仍然觉得不够。
更可怕的事情在后面,当天她跟父亲聊天之后,就把聊天记录发到了网上,辱骂自己的父亲:用了50欧元大清早跟我吵架,恶心玩意。 而且,有网友发现,她不仅对父亲如此,之前还发了一段话,辱骂一直溺爱她的妈妈。
对于供养着她的母亲,她称之为“160斤的疯母猪”。 随后,网友又扒出她辱骂父亲的行为其实不是第一次了,她在贴吧上曾经公开过父亲的工作单位以及手机号。
而且她竟然在QQ空间直接公开父亲的信息,鼓励网友网暴自己的父亲。
在父亲的照片上写着:我北大毕业,不愿意供女儿读书。 从她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来,是她自己高中读不下去,然后去了墨尔本读大学,然后又读不下去回国读专科。专科没有读完,就又去西班牙留学。
她不是什么高材生,而是靠父母的钱包,换取了一个留学生的名号。
她说父亲一直声称不再给她花钱,可是父亲却一直在每个月一万块供着她。 有人评论说,养出这样的女儿,不如养一个叉烧。
的确,父母用自己的血汗钱养育一个孩子,我们不求孩子给父母同等的回馈。
可至少的尊重与感谢,是应该有的吧。
这位自称“小仙女”的女孩,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与人性的悲剧?
01有爱的父亲,养出不懂爱的孩子
这个女孩经常在网上发布视频,恶搞父亲。
其中有一条是父亲周末早上九点钟叫她起床,她愤怒地冲父母嘶吼:你昨天晚上为什么不提醒我早睡,既然没有提醒我,那你早上就不要叫我。
父亲一直是温和地给她讲道理,可她却把自己没有早睡早起的责任,全部推到父亲身上。 父亲脾气温和,是很有修养的。
女孩曾经在QQ群里面说,凭辱骂她爹的短信截图,可以获取她的私密照。
结果有人半夜去骚扰这位父亲之后,他竟然客客气气地打电话解释,一点都没有不耐烦。 如此温和的父亲,养出来的女儿却如此冷血。
在网上,她经常发一些“软色情”的污言秽语,自降身价,求包养勾搭西班牙帅哥等等。 父亲的优雅随和,与女儿的贪婪丑陋形成了对比。
我们也许会好奇,一位有爱的父亲,为什么养出了一位丝毫不自爱、不懂爱的女儿呢?
在父母与孩子的早期互动中,如果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觉得父母是一个好的客体。
那么他们就会尽量保护这个好的客体,保护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好,让自己也给同样的爱。
如果父母看起来不错,但是孩子却不懂爱。
原因很可能是,父母的爱没有被孩子接收到,没有被孩子感知到。
就像两个人在打电话,我们这边说得声嘶力竭,可电话并没有接通,对方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说些什么。
至于孩子没有感受到爱的原因,也许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
就像这位父亲,他一个月一万块供女儿留学,自己却只吃米粥青菜。 父母给孩子煎牛排自己吃清粥,这样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孩子只能感受到负担或者认为这就是理所应当。
真正的爱,是父母爱孩子也爱自己。那么孩子就能知道,爱人和爱己是同一件事。
可如果父母只知道对孩子好,为孩子拼尽全力的付出。不仅不能养出一个有爱的孩子,还会让孩子越来越贪婪冷漠。
爱是流动的,没有流动的爱,就是一潭死水。
02为什么啃老的人,没有羞耻感?
像这种父母榨干骨髓供养孩子的事情,并不罕见。
曾经就有一条“失业父亲等待女儿归”的新闻,女儿提出想要出国留学后,父亲把多年的积蓄300万放到一张卡上,作为留学的费用。
可女儿出国的时候,把那张卡偷偷带走,里面的钱也转走了。女儿没有去学校报到,而是拉黑了父亲,把这些钱挥霍掉了。
和很多啃老或者喜欢“剥削”父母的孩子一样,他们一边索要着,一边又嫌弃着父母。
也许我们正常人会觉得,父母凭什么给你,或者觉得“拿人手短”,成年了还一直拿父母的钱至少应该感到愧疚吧。
可是这些“厌父式”的啃老族不会,他们就像巨婴一样。只有自己是中心,父母或者其他人,都是满足自己需求、供自己使用的工具。
如果这些“工具人”没有让自己满意,没有围着自己转,那他们就会开启责备模式,攻击对方。
他们恨父母,恨一切让他们不爽的人。他们只会索取,很难去爱别人。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每一个巨婴的背后,都有一个边付出边抱怨的父母。他们一边嫌弃孩子不懂事,一边又努力掏钱给孩子。
他们把孩子与自己当成一个共同体,认为自己有义务承担孩子的喜怒哀乐,认为孩子什么都做不好,需要自己的帮助。
在这位“等待女儿归”的父亲,写给女儿的短信里可以看出,爸爸对女儿说“钱都是给你留的”。
这也是很多父母的想法——我的都是你的,你可以尽情“使用”我。
如果父母和孩子是一个整体,那么他们就很可能形成了“竞争”的关系。他们争夺精神空间,争夺事物的主权。
不管是西班牙留学生,还是拉黑父亲的女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喜欢在钱上剥削父母。
钱象征着自我的一部分,他们对钱的索取就是对父母敌意的投射。尽可能地索要金钱,就是想要在共生关系中,占据更多的领土。
03对孩子坏点,对自己好点
不想与孩子共生,不希望孩子用这些偏激的方式,争夺更多的领土,唯一的方式就是,彼此独立,各自强大。
从道德的角度看,父母养出这样一个白眼狼的孩子,已经是很悲哀很可怜的事情了。我们又何苦谴责他们?
其实,我们并非在谴责,而是希望更多的人,站在他人的教育悲剧中,能看到自己的问题。
如果能梳理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找到爱自己的方式,那就是最好的成长。
光明网的一篇文章中说过:最悲哀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边依赖边嫌弃,父母边付出边抱怨。
悲哀的原因是,父母真的付出了很多,可能一辈子都像老黄牛一样奔波。可是他们却没有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甚至没有养出一个人格完整的孩子。
爱的能力与感恩的能力,都是后天习得的。
是父母用行动让孩子知道,我是爱你的,我也是爱自己的,我们都是独立的人。
这样孩子就能懂得,爱不是放肆,爱的基础是独立,爱己的同时也要爱人。
如果父母只知道爱孩子,不爱自己。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失衡,父母就会沦为实现孩子欲望的工具人。
对于父母而言,为孩子付出,把所有的好都给孩子,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相反,在爱孩子的同时,能够多爱自己一点,这才是非常难得的品质。 我劝你,不要对孩子太好,不要为孩子付出太多。拿出5分精力爱孩子,5分精力爱自己。 同时,我也劝你对孩子好点,这里所说的“好”不是付出,而是爱的流动。 让孩子感受到爱,比父母单方面付出爱,更加重要。 【罗淼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服务项目】:心理健康测试 心因问题治疗 异常心理诊治 个人情商提升 青少年问题管理 家庭关系问题 婚恋能力培养 亲子关系指导 心理培训督导 员工情商培训 企业EAP服务 罗淼心理咨询、心理培训、情商训练、企业援助——让生活更美好! 预约电话:0719—8228727\13597862277 十堰地址:张湾 罗淼大厦1505室(紧邻邦辉国际酒店)张湾罗淼·心理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