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5岁孩子不想上学,这位妈妈的做法绝了!
孩子不想上学,父母做这三件事比说“必须去”强百倍
如果学校已经让孩子心生畏惧,父母还不依不饶,孩子只会自暴自弃。
这时即便父母真为孩子好,孩子也会反射性认为,就是为了骗我上学罢了。
没人真的在乎他,他便什么都不在乎。
03做好三件事,孩子学习状态越快回来
(1)看见孩子的感受
同样的问题,书籍《让孩子幸福的语言》却给出不同视角。
作者阐述,与那些能够直接对父母说“不想上学”的孩子相比,“想去却不能去”的孩子往往很在意父母的感受,不想让父母担心。
从这角度思考,忽视自我,迁就他人的孩子,内耗最严重。虽然上学,状态不在,又有什么意义。
因此,孩子不想上学时,父母感受再不好,也要先体恤孩子。
只有先在意孩子的感受,情绪得以宣泄,他才不会和父母对立,父母才能了解孩子真实想法。
(2)倾听孩子想法
《倾听孩子》中指出,有效的倾听,不是为了安慰,而是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症结所在。
比如说,孩子认为老师针对他,进而讨厌上学。
父母与其说,你想多了,或者是“好好学习,老师就喜欢你”,不如说:你觉得你做了什么,老师针对你?又或者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你觉得老师针对你,那你打算怎么办?
父母无需给孩子建议,因为孩子也许只在假想,父母的建议可能误导他,或让他认为自己就是受害者。
我们只需倾听,帮孩子理清思路,不让他陷入情绪陷阱,平静后的孩子,容易自己想通答案。
(3)根据孩子情况,适当按下暂停键
当孩子状态的确不合适上学,比如,被霸凌,被老师言语伤害……强行让孩子去,只会增加危险和痛苦。
作为父母,这时不仅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更要支持孩子的想法,为他创造一个安稳的家庭环境,等孩子状态好些,或者重新有了上学意愿后,再去上学。
因为我们改变不了外界环境,我们能营造的,唯有家里环境安心怡人,孩子才有力量重新出发。
04暴露的问题比隐患,更值得庆幸
当孩子不想上学,作为父母应该庆幸。
因为孩子还愿意沟通,还信任父母,还有所依偎。
父母只把“不想上学”当做问题,抱有越早发现,越好解决的念头,这件事也许就是孩子成长的小插曲。
如果父母上纲上线,孩子只要不再学习状态,就苦口婆心、焦虑未来无望。孩子真正问题没解决,反而又要照顾父母情绪,孩子内心只有负担和负罪。
而负面情绪积累太多、太久,父母和孩子更需要消耗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修补。
学校里面不仅有成绩和排名,也有同学社交、老师的批评、甚至霸凌……这些问题跟学习无关,但跟孩子身心发展息息相关。
让孩子知道自己真正面对的是什么,才是问题关键。
孩子解决了问题,也掌握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因为能影响孩子未来的,除了成绩,还有很多因素。
谁的人生都没有VIP绿色通道,人生拼的是多条赛道。
我们只有抱持长远眼光,才不会为一时的缺席而坐立不安,也不会为一时的在场而鸣鸣自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