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教育是唤醒、鼓励、激励。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成长需要家庭教育作为阳光、学校教育作为雨露,同学之间的影响作为空气,共同浇灌儿童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身教重于言教。陶行知说过:“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小学时候,家庭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要正面管教,不是负面管教。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对孩子大喊大叫、多次催促是起不到正面教育的作用。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外驱力比内驱力重要,但到了三、四年级,内驱力和外驱力同样重要。到了五、六年级,内驱力比外驱力更重要。
内驱力是每个孩子都有的,每个孩子都有想要学好,做好作业的愿望,都有被肯定、被尊重的愿望。
一、肯定和尊重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不可因为生养了孩子就觉得孩子一生对自己都有亏欠,其实我们在把她带到人世的时候,也没有征求她自己的意见。而随着物质的富足,现在的孩子对于尊严更加看重。因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人就有被尊重的需要。
孩子不听话,不是孩子的错。在安排时间表的时候,要更多的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她有参与感和获得感。但是如果她在能够自我承担结果的时候,要允许她试错。不可以用自己的意见代替她的意见。因为现在的试错成本还比较低。
正面管教的核心是和善而坚定。这区别于严格型家庭和骄纵型家庭,应坚持宽严适度的原则。对原则要坚守,要外圆内方。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灵魂”。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颜之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就是说,对子女滥用父母的权位,简单粗暴,子女就不会孝敬、服从。
立足于正面教育,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许诺要慎重,培养孩子守信的习惯。
很多家长会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当年我们父母对待我们的教养方式现在会引发孩子的反抗?”这就是时代环境的变化。伴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种平等和尊重不仅仅是限于成年人之间,也存在于成年人与儿童少年之间。孩子 通过电视,手机和电脑以及学校的学习获取并认可了这种观念,当面对现实中
父母利用传统的威权方式与孩子进行互动时,就会感到落差与不适。这就是孩子会说:“我为什么没有自由”的原因。
二、和善与坚定
大多数家庭在交流上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父母发问,子女回答。比如,日常对话经常是:“你作业做完没?”这种沟通是命令式的。如果孩子存在异议,就会招致训斥和惩罚,这回导致孩子不愿意沟通,亲子关系陷入冷漠。所以,要让孩子自己在学习和做作业中体会价值感、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现在家庭普遍是双职工家庭,加班加点是生活的常态,孩子与父母每天接触的时间很少,亲子沟通往往只能在吃饭和睡觉前进行短暂的沟通,这往往导致父母之间的交流很难深入,父母无法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现在亲子之间的沟通存在着很强的功利主义。在家长眼里,学习似乎是孩子唯一的任务,双方的沟通只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尤其是在刚刚进入小学后, 父母辅导孩子作业中引发了很多冲突,也因此为网络贡献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段子。
孩子也有了一个昵称:“神兽”。沟通不畅其根本原因在于沟通双方的不理解,在很多亲子冲突中,孩子不能够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目的,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曾经说过:“孩子是观察的专家,却容易产生错误。”。孩子无法看到父母行为背后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比如,父母禁止孩子吃过多零食,本身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孩子不一定能够理解。
孩子就是一只蜗牛,我们是牵着蜗牛散步。所以别再把孩子送进补习班这个加速器中。尊重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他才能有内驱力,才能更好的激发她的学习欲望!
亲子之间发生冲突的一个原因经常是孩子缺乏一个良好的习惯。这需要与孩子一起合作,做出一个日常管理表,管理表以孩子的需求为主导。管理表完成后,父母不再属于推动者而只是监督者,如果孩子没有按照管理表完成事情,父母需要知道与孩子的界限,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而不是替孩子包办责任。
赢得孩子比赢了孩子更重要。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时,他们就会收到鼓舞。一旦孩子觉得他们被理解了,就会更加愿意听取他人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赢得合作”的方法进行家庭教育:首先,要感同身受,其次,要关注问题本身,对事不对人。第三,共同制定解决方法。
我们家长要用和善的语气进行沟通,用坚定的态度执行规则。专断的方式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家庭教育正面教育的根本。
三、余论与展望
家庭是儿童温暖的港湾,温馨的童年能够治愈一生,温暖一生,不幸的童年对一生都有负面影响。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事务我越思考越觉得深邃,一样是我头顶的星空,另一样是我心中的道德律。”
家庭教育是一个常读常新的问题,对子女的教育有3次关键期,一次是3岁,一次是7岁,还有1次是青少年期。俗话说:“3岁看到大,7岁看到老。”错过这个关键期,在以后想要纠正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就会难上加难。孩子的教育没有重来,只有1次。所以,家长要把教育孩子当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来做。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是我们离不开孩子。
家庭要给与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应给儿童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通过正面教育的方式,让家庭教育更加和谐有效,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获得一种健康的心理。这是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学习的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