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75|回复: 0
收起左侧

在自然中悟道(一) 作者:李玄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2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雪下了几天,紫霄宫银装素裹,宫外雾蒙蒙,不见环绕的群峰。忽然升起想徒步到南岩宫的念头,午饭后孤身一人从东宫后院出发,随兴踏雪而行。
01.png 02.png 03.png
太子岩的并蒂树

出紫霄宫后门,行数百步就攀上了太子岩,太子岩左行就上了景区到乌鸦岭的柏油公路。左行这段路其实荒废很久了,在白雪的映衬下只看得见隐隐约约的路痕,这段路我走过上百次。每次匆匆而过,除了高耸的明代太子岩门楼外,其它几无印象。行进时突然发现一根并蒂树,欣欣然,拿出手机拍了两张,细看原来是两棵不同树种,树根部挤压拥抱,给人同根的感觉,走过上百次却没有让我留意到它与众不同的风采,不禁哑然。先哲所谓风景无处不在,当如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我们不为名利所累,身心清静,美好的事物就在周围,更不会错过身边的风景。

大地无处不是路 但不知终点何处
顺着扫除积雪的柏油路行不多远,看见路右有一段规整的台阶通道,便随兴踏步而上,台阶通道很短,有上10步吧,登完后只有貌似的路痕,走着走着路痕也没有了,只能朝灌木少的地方攀登,棘条矮的便踏过,半人高的便用伞撑起而过,蜿蜒行走一个钟头,发现不仅迷路,连大致方位都迷失了,上不见山顶,下不见谷底,四周白雾蒙蒙,能见度20米左右。否定了顺脚印返回,只能继续攀登。停歇了一会,鲁迅先生:“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为路”跃现脑海。山林中没有了路,也没有了方向,简单规划一下,把向上行做为前进方向,至于路么?我突然升出一股有大地就有路的豪情,大地无处不是路,为白雾所困,但不知路的终点何处?念起,不禁哑然!人生不正是如此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但路的终点是什么?鲜有前知者。

南天门内一脉五枝
抱着走到哪里是哪的心态,不记时间继续攀登,有时手脚并用,浑身是雪,终于看见了一条小路,不久走上台阶路,前后看看才发现自己已进入南天门内,朝下便到南天门,朝上就到泰上观,不知不觉间走了到泰山观的捷径。即然误入南天门,就先到泰上观朝拜吧。
朝泰上观的路上看见一棵一脉五枝的大树,五枝同根而生,叶落枝显,虽各异其形,但都苍劲繁衍不畏风雪。
04.png 05.png 06.png
太常观
     南天门到太常观神道平缓,顺山脊而行,路面积雪被清理干净。太常观是一进四合院布局,门内有一道影壁,幽静怡人,整个道院空无一人,殿门大开。正殿供奉太上老君、斗姆元君、真武大帝。左右两侧配殿供奉财神、文昌帝君。老君像慈颜安详,为元明珍品。老君八十一化为老子,开道家先河,道教奉为“道祖”。“道祖老子”在中国家户喻晓。孩时听村人吵架,便自称“老子”。双方都骂对方不该在其面前称“老子”,当时以为“老子”是他们的长辈。年长才知道“老子”是天下最牛的人,其所著《道德经》是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宝库。“道教”继承并弘扬了老子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用于实践。
道教探索和追求的是生命最大价值及终极意义。在漫长岁月中探索总结出生命的一些普遍规则。
    如“顺道者昌,逆道者亡”,生命如不顺应自然变化,不遵循天道法则,必将自取灭亡。如“上善若水”,生命群体如果不以“善”为准绳,不相互帮扶,患难以共;而是尔奸我诈,相互仇杀,其种必亡。所以太上教导:“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三字经》开篇亦云:“人之初性本善”。《易》曰:“积善之家有馀庆,积不善之家有馀殃。” 善之在身便为“德”,德形于外便为善。“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如生命繁衍及寿夭,《道德经》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道教对寿夭有明确指标,汉代《太平经》载:人生60岁为下寿,80岁为中寿,120岁为上寿。不满60岁皆为夭亡,超过120岁为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