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 对传统节日印象最淡薄或者说几乎没有印象的就是清明节了。四大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都有都有可口的食物提醒你这是个什么节日。比如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等等。唯独清明节没有相应的食物可以告诉我们这是个什么节日,比及长大,才慢慢知道清明的主题不在于吃,而恰恰是不能吃,因为它是从寒食节演化而来的。清明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它不仅是个节日,而且还是个节气,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杂树生花,房前屋后,种豆种瓜。到了现在,处于人生的倒计时的年纪,才似乎明白了清明节的真正意义,那就是慎终追远,祭奠祖先。就是要我们搞清楚,我们是从哪里来,最终将要到何处去。面对祖先的坟茔,生与死,爱与恨,这些困扰无数哲学大师的难题,豁然之间得到了圆满地解答。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什么伟大与渺小,壮丽与辉煌,都是过眼云烟,没有任何永恒的意义。最终都会化作一缕青烟,归于尘埃。三代以内,或许还有人能想起你,三代以后,你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激不起半点涟漪和浪花。也不曾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清明节,就像一根链条,在历史的记忆中把前人和后人,过去和现在连接起来,完成我们继往开来传宗接代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
现在,处于花甲奔七的年纪,看惯了生生死死的无常,看透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处于一种波澜不惊心如古井的安详。在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思念和祭奠故去的先人和亲人,却也会撩起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深深的怀念。我的父母,已经分别离我们而去,生命早已传承给我们,身体流淌着他们的血脉,遗传继承着他们的基因,我们因偶然来到这个世上,还会因必然离开人间,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抚育我们成长,而恰恰在我们有能力回报父母的生养之恩的时候,他们却因为年纪大了,体弱多病而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多么残酷而又无法扭转和回避的事情!天道如此,岂能抗拒?呜呼哀哉!人生在世,草木一秋。所以,人要看淡很多事情,人生就是一个过程,贵如皇帝,贱如乞丐,最终的归途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有人享受了很多感官上的刺激,有人平淡的如一张白纸而已。殊途同归,别无二致。小的时候,听到有人死了,害怕的不行,担心自己有这病那病,忧心忡忡,真如杞人忧天一般,有时候甚至惶惶不可终日,脑子被生与死的忧虑牢牢占据,从小学起,就分别有同学死去,初中高中到了后来走上社会,才明白我们是伴随着死亡而成长的。生与死,爱与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清明节,就是解答这个主题的途径和方法之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在解答这个永恒的主题。其实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的,但是人们还是在不遗余力锲而不舍的探寻追究,最终得出的答案都是在另一个世界。不是吗?上帝,真主。佛主。道家的神仙,哪一个是在现实的人世间呢? 有人说,中国没有死亡教育,其实,清明就是最好的死亡教育,几千年来作为把寒食、上巳、揉合成一个清明的节日,启迪了多少代人看透生与死,认清爱与恨,从而传承着华夏文明直到今天。历史上关于清明的诗文汗牛充栋,使我们目不暇接而又耳熟能详,由于看透了生与死,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祭奠祖先怀念亲人之余,人们踏青喝酒,享受着春天的温暖和煦,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能够把生与死完美和谐的统一在一个节日里,这也只有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可以做到。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诗句为此做了最好的诠释。
人们常说,父母在世,人生尚有来路,父母离去,人生只剩归途。目前,我们正走在人生的归途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疫情的肆虐,战火的纷起,使我们的归途增添了许多令人烦恼的变数,但是,只要我们秉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修身养性,积善积德,才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最后,以北宋黄庭坚的《清明》诗结束本文吧:“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