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认同源于童年 (贾斯炜:心理咨询师、法学教授、作家) 当今社会,限制人类正常繁衍的因素很多,但单身、丁克、同性“三族”产生的原因主要源于童年。在这里我只针对“同性爱”的防止,从心理学角度抛砖引玉地谈点自己的看法,其实这些看法对单身和丁克的预防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早些年,权威统计显示,同性爱在我国大学生中保守的比例已经达到12%了。 而因为同性恋早已被国际心理学、医学、人文、法律认可为正常的性取向,所以后来就改称为了“同性爱”。虽然属于正常的性取向,但它在客观上还是导致了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和人类繁衍的损失,同时就中国文化来说更是被排斥的。 既然同性爱被我国文化所排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父母怎么做,才能防止孩子将来的同性取向呢?现在就让我来给大家从心理学角度说说。 关于剃头发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婴儿头发不好,剃几次光头就好了,其实是错误的。理论上,剃头固然可以刺激婴儿的毛囊,促进头发的生长,但用剃头发,刺激头发生长的效果是很有限,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其实,成人对婴儿头部的抚摸更能刺激毛囊,还可以使婴儿从中获得安慰。 实际上婴儿头发的多少、粗细、黑黄,主要是遗传、营养等因素决定的,随着辅食的增加,头发一般都会好起来,因为此前多次剃光头,所以人们就把头发好起来归功于剃光头了。 当今人类,男人多蓄短发,女人多蓄长发,所以对女婴除医疗必须之外,尽量不要剃光头,只要稍微有点头发时就尽量扎个小乣乣儿起来,使其摸得到,看得见时就知道自己头发与男孩不同。而对男孩则随时剪发,尽量不留长发,使其摸得到,看得见时是就知道自己不同与女孩。 关于衣着的问题 除孩子出生前准备的基本衣服外,出生后是女孩,就准备属于女孩花色的衣服;是男孩,就准备属于男孩色泽的衣服,使其能够在识别颜色时就知道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同时无论男孩、女孩,三岁以前均以穿叉裆裤儿为好。这样以来,孩子之间因为好奇,必然要相互关注,使孩子从小知道长鸡鸡儿的是男孩,长屄屄儿的是女孩,也就是让孩子们知道男女从根本是就是有区别的。 这样还可以促使男孩睾丸的正常发育,避免女孩因为裤子长期湿润而滋生细菌。 另外,从上幼儿园开始,最好给女儿穿上小胸衣和内裤,使其进一步对性别进行认同。 关于擦屁股的问题 从婴儿开始,对女孩拉完大便,无论是擦,还是洗一定要从前向后进行,这样既保证了卫生,又使孩子知道自己与男孩的不同。其实从第一次这样操作开始,就可能进入了孩子的潜意识。 关于交往的问题 从孩子能自主活动开始,一定要营造“男女混杂”的环境,使孩子知道人类是由两种不同性别的人组成的。 到了小学阶段鼓励、创造孩子与同性交往的机会,最好有几个“朝思暮想”着的同性朋友,因为这个时期属于孩子“性心理”的潜伏期,需要进一步对自己的性别进行认同。 孩子从上小学前后,经历了五六年,甚至是六七年的“性心理”潜伏期,到了初中也就是进入青春期的阶段,也就是开始了心理学上的“两性期”,此时父母要及时引导、鼓励孩子和异性交往了,当然不要忘记对孩子进行性健康,特别是性道德的教育。 关于天癸的问题 黄帝说:女子十四天癸至,可以有子;男子十六天癸至,可以有子。 什么意思呢? 远古的时候女子十四岁来月经,以后就可以生孩子了;男子十六岁有了遗精,以后就可以生孩子了。用现在的话说,那个时候女子十四、男子十六进入青春期了。 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社会文化的变化,孩子们的青春期至少提前了两年。 无论是女孩初潮还是男孩初精,父母一定要庄严地庆贺,告诉女孩:恭喜我的女儿,从今天正式开始成了少女。告诉男孩:恭喜我的儿子,从今天开始正式成了男人。 关于父母“性”的问题 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非常内敛的民族,不用说性,就是亲昵一下,父母一般都会避开子女的。其实这样对孩子关于性,甚至是性别的取向和认同都是不利的。 真正正确的做法是,无论孩子多大,父母都应该保持适度亲昵,并且在孩子五六岁以前,一定要让孩子无意间知道父母有“交媾”行为。这里并不是要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去做那事,而是正常的性行为只要确认孩子睡着了,就可以进行,孩子在似睡非睡中其实就能感受到的。 这样以来,孩子意识层面虽然记不住父母的这一行为,但男女的这一行为已经进入到孩子的潜意识里面了。换言之,孩子潜意识里面就会形成这种行为只能发生在男女异性之间,不能发生在同性之间,自然而然日后孩子的性取向就是异性了。 所以,如果父母有特别要好的同性朋友,哪怕是开玩笑,只要是亲密的表示,也不能发生在孩子面前,因为对孩子来说,不知道是开玩笑,反而认为同性之间也是可以“亲密”的。 父母只要做到了以上这些,以后孩子只要没有遇到特殊的环境,就不可能发生性取向偏差的问题。 最后要特别提示一下,无论出于哪个阶段,一旦觉得孩子存在性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性迟迟没有被“唤醒”的,一定要及时求助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二0二二年六月一日于市府路一号 楚郧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室、法律事务有限公司。 电话:0719-8682896、13872801780。 qq:729887056;微信:jsw7238760。 地址:十堰市茅箭区市府路1号万象国际城2单元603室。 作者简介: 贾斯炜,湖北省作协会员,心理咨询师,法学教授,《周易》研究、应用者;十堰楚郧法律事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楚郧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室首席心理师。 1970年生于鄂西北大山深处一个小山村的右派家庭,艰难苦恨,忧愁风雨,自强不息。从事过司法、律师、法学教师、法制节目编辑等职业,以法为剑,纵横捭阖,鞭辟入里,维护真善。热心慈善事业,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经常为弱势人群提供法律援助,长年保持资助十多名各地贫困大学生。 爱好文学写作和民俗文化,宵衣旰食,笔耕不辍,发表新闻、随笔、散文、小说等文字1800余篇,论文30余篇,出版有小说、散文集《随性记》。作品多是自己工作中的经典案例,故事来自现实生活,人物都是寻常百姓,富有对法理、心理、伦理的睿智分析,使人得到阅读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自1993年开始从事法律服务,善于从法理上对法律事件进行根源性分析,透过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得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研究心理学30余年,擅长从心理、法理、伦理、中医的专业理论出发,分析心理问题导致的夫妻感情、家庭矛盾、法律问题,从而解开心结,挽救了无数在阴影中挣扎的个体和家庭,特别是迷途少年和濒危的婚姻。 擅长对求学(工作)发展方向、中止、改变等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