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房县沙河乡白沙河村围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目标,聚焦“资源无闲置、山中无闲地、村里无闲人”的“三无”增收模式,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的同时,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共同缔造富有示范村。 聚焦“资源无闲置”,生态环境撬动集体经济。白沙河村党支部带领百姓,紧紧围绕茶园和仙脚石、吊水潭、佘家河大坝“一园三带”总体布局、全面擘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释放碳离子,不断把茶叶产业和山水资源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持续完善配套设施,不断强化道路黑化、生态停车、路灯设置、河道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建成“仙脚石”景点生态观光步道,全面启动民宿区改造和鱼塘治理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资源资产有序变现,各个角落的山水景观串联成线,品灯塔茶、观仙脚石、游吊水台、赏芦苇河的山水自然景观成为人们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聚焦“山中无闲地”,荒山坡地变成“绿色金山”。抢抓茶叶产业发展机遇,擦亮“灯塔”品牌。引进铭源茶业,在保留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实现能种尽种,先后新建茶园1200亩,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灯塔”茶叶品牌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走进市场成为竞相追捧的茶叶品牌。依托丰富的树木资源,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打造山中氧吧。白沙河人围绕配套完善茶园管理、观光旅游等设施,新建茶园观光台、新修硬化园路。种植黄桃树、樱桃树及景观树3000余株装点缀园区道路,逐步形成了沿河游乐区、农家度假区、山水养生区、田园观光区、农耕体验区五大功能区,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产业链,吸引城镇居民下乡消费,带动村集体、企业、群众多方共赢,最大程度地把荒山坡地变成“绿色金山”。 聚焦“村里无闲人”,就近务工实现增收致富。白沙河村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党员帮扶群众、能人带动市场”思路,推广“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建立“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订单农业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增收。发展标准化茶叶管理示范基地1500亩,常年吸纳周边100余户群众务工增收,规划建设优质食用菌示范基地100亩,依托“订单”农业模式,按保底价进行收购,带动当地农户实现增收,实现市场主体与农户互利共赢。立足绿色低碳、突出绿色出行、追求幸福生活,聚焦“文旅+康养+田园综合体”产业模式,建立自行车游步道等体验场景,“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成为白沙河村鲜明标识,趟出了一条保护优先、产旅融合、绿色发展之路,全村也形成了“人人有事干、户户在增收、家家比发展”的浓厚氛围。(作者任爱琼系房县沙河乡党委宣传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