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丹江口市是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被称为“水都”,近年来,考古发现她还是“楚都”,这是怎么回事?
关于楚国早期都城丹阳的地望,自来众说纷纭,主要有“当涂”、“秭归”、“丹淅”等说。另外还有“秭归迁枝江说”、“丹淅迁秭归和枝江”说、“商县迁内乡又迁丹淅再迁均县”说等等。
近年来以“丹淅”为中心之多元说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多元说的先后顺序人言人殊,迄今为止尚未有定论。值得欣喜的是,最近在古文字材料中已出现了有助于“丹淅”说的新资料。
2007年9月,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德宽、何琳仪、徐在国合著的《新出楚简文字考》对楚都丹阳进行了新的考证,证明“古均州”就是楚都“丹阳”。
有关简文标点释读如下:
昔我先出自“川阝”(均),追(归)宅兹“氵疋”(沮)章(漳),以选迁处(居)[於郢]。简文大意谓:“过去,我的先辈出自均陵,往居此沮、漳流域,又选择迁居在郢。”
首先,“丹淅”说有较早的传世文献记载。楚都“丹阳”最早见于战国末年:《世本》,其《居篇》云:“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史记.楚世家》:“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熊绎时的“丹阳”可能在今习家店与草店之间的丹江口水库中。这一地区曾经发现过朱家台西周遗址。其上限为西周中期,下限为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
新蔡葛陵竹简的吉光片羽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文字资料。地下文献“均”即熊绎时的“丹阳”,这与地上文献“丹阳”在“均陵”或“均州”的记载完全吻合,且有考古资料参证。因此在有关“丹阳”地望的众说之中,“丹淅”说的分支“均州”说可能性最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工作者们对丹江口库区淹没的文物也进行了大量的抢救性的考古挖掘,已有的大批文物为楚都“丹阳”,就是“均陵”“均州”说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因之均州一—丹江口就是楚国早期的“国都”——丹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