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24|回复: 2
收起左侧

逝世缅怀:十堰籍革命老前辈周华同志逝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3-1-18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获悉:十堰籍革命先驱、离休干部周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6日15时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周华,男,1926年9月生于郧县大堰,1944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郧县南化塘区首任区长兼区武装队长,县人民政府秘书,民生轮船总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长江航运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分局副局长,上海长江轮船公司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副经理,交通部六六工程总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等职。
       退居二线后,到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交通组任副组长(副局级),负责华东地区交通规划工作,离休后,在上海扶贫办公室任顾问。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上海长江浪花诗词社社长,主编过《长江私营轮船运输业史料汇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9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笔底风烟 家国情怀

——品读革命老人周华的诗意人生

严永金

周华是一位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走出去的革命老人。1926年9月,周华出生于原郧县大堰乡(现郧阳区城关镇)堰河村一户农民家庭。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学生身份秘密参加革命活动,后担任原郧县南化区区长、区干队队长,原郧县人民政府秘书。

1952年,周华调任武汉民生轮船总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其后数十年供职于武汉、重庆、上海等地的长江航运机构。历任长江航运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分局副局长,上海长江轮船公司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交通运输部六六工程总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交通组副组长,上海扶贫办顾问。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上海枫林诗词社名誉社委,上海建设诗社常务顾问,上海长江浪花诗词社名誉社长。

周华自幼受其祖父影响,爱好诗词,打下了诗词格律基础。退休后,进入老干部大学系统研修诗词理论,潜心诗词创作,共创作诗词1000余首,发表诗词500余首。部分作品入选《世界诗词大典》《二十世纪中华诗人代表作》。

1998年6月,周华出版自著诗词《江花集》。其后,又陆续出版《江花集续编》《长江留痕》《故乡情思》《江花集三编》。2014年出版文集《两江文存》。曾主编《晚晴传韵》《浪花集》《江花汇韵》等诗文集,负责编辑出版了《上海长江航运志》《上海长江轮船公司史》。

“寒门学子彩笺长,花甲裁成别样妆。自在文坛摘丽句,逍遥诗海觅华章。锦心难易宗南宋,绣口轻开便盛唐。再整征鞍驱老骥,风烟一例入诗囊。”这首七律是我写给诗人王学范六十华诞的贺寿诗。此时此刻,我觉得送给周华,也是恰如其分,甚至可以说是周华诗意人生的真实写照。

周华供职于长航时,在不同岗位担任领导职务,足迹遍及长江上中下游,亲临长江上的众多船舶、港口和工厂。每到一处,他都会以满含诗意的眼光和饱蘸激情的笔墨,将自己的赤子情怀和深情赞美诉诸文字,形于笔端,创作出优美的诗篇。2012年,周华的诗集《长江留痕》出版,全书辑录诗词作品141首,全方位、多角度赞美长江风物,赞颂长江航运,颂扬长江沿岸的建设成就。周华的诗友、上海枫林诗词社社长胡树民欣然为其作序,写道:“周华同志已届耄耋之年,但他精神矍铄、思路敏捷,依然勤奋耕耘,诗兴甚浓,善抓题材,有感而发,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热爱诗词、热爱生活的精神真乃可敬可佩可学。”上海长江浪花诗词社社长金允轲题诗致贺:“滚滚浪涛归大海,春秋六十献长江。晚霞灿烂红如火,诗意传情谱韵章。”“《读周华同志<长江留痕诗集>》:硝烟散尽卸戎装,马不停蹄建设忙。情结殷怀明大义,履痕坚实系长江。滔滔逝水流清韵,猎猎劲风催远航。夕照归航豪气在,秋深篱畔菊花香。”这是上海枫林诗词社副社长、上海建设诗社副社长、《枫林苑》诗刊副主编金嗣水的题赠。

周华赞美长江的诗篇,犹如江上浪花,随波逐澜,灿然绽放。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周华激情澎湃,夜不能寐,《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一挥而就:

江水滔滔日夜流,龟蛇相望历千秋。钢龙意欲穿天堑,黄鹤心期饰古楼。喜见一虹雄贯日,犹欢三镇位殊优。而今南北联京广,突破天荒宿愿酬。

武汉是周华离开故乡郧阳奔赴新征程的第一站,自然会情有独钟,终身难忘。2009年,周华故地重游,亲眼目睹武汉三镇的焕然新貌,顿生感慨,于是,《重游武汉三题》应景而成。“三题”分别是《江城巨变》《登黄鹤楼》《东湖赏景》。《东湖赏景》诗云:半是青山半是湖,城中镶嵌一明珠。楚风楚韵古文化,秀水秀园名画图。疑海听涛任鱼跃,磨山观景敞心舒。东湖圣地众人颂,来此一游怡老夫。

周华的笔触,涉及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小三峡、小小三峡,也涉及三峡大坝、大江截流、高峡平湖。长江上的每一项重大建设成就,都能赢得周华热切的“青眼”和“谄媚”的“谀词”,而江岸的每一处风光和胜迹,几乎都有周华的屐痕和题咏。

《登焦山》时,周华发思古之幽情:金山游罢览焦山,不觉轻舟泊岛边。缓步登跻仙子境,凭栏远眺水云间。印心屋刻留灰迹,瘗鹤铭残有石斑。扬子江头风浪激,笑谈京口夕阳还。

《采桑子·太湖大箕山夕眺》中,周华唱向晚之渔舟:大箕山上清幽静,点点平楼。点点平楼,浩淼烟波满目收。夕阳艳丽湖光映,小小渔舟。小小渔舟,骇浪惊涛戏白鸥。

《岳阳楼眺望》中,周华赏满目之胜景:昨观三峡景,今上岳阳楼。隐隐湘江去,茫茫扬子流。山连荆楚地,浪涌洞庭舟。悦目青螺碧,烟消万古愁。诗人王学范盛赞周华此诗:“《岳阳楼眺望》是一首难得的佳作。抒发自己在岳阳楼上观君山景色赏心悦目的愉快心情,一洗古人望云烟而愁生的悲情,大有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纵观全诗,构思严谨,成竹在胸,章法有序,开合自如,动静互补,远近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读来如品君山之茶,口留余香。”

家国情怀是传统文人的共同品格,古代典籍《四书》之一的《大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两千多年前这样的一段经典论述,构建了华夏民族关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总体认识。在中国人绵延数千年的集体意识中,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始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夙愿,成为了真正的读书人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在家国情怀的熏染和指引下,怀揣保家卫国、济世安民的宏大理想,上下求索,慷慨赴难,为国家社稷的长治久安,为家庭宗族的绵永繁盛,潜心向学、执着向上、著书立说、犯颜谏上,直至策马边陲,战死疆场。家国情怀已经深深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在当代中国,家国情怀的内涵得到新的发展融汇,更多地表现为个人对国家高度的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

在周华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出中国人源远流长而又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而且,这种家国情怀的体现,呈现出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特征。

周华的家国情怀,表现为思亲厚家的亲情。周华的自著诗集《故乡情思》选诗126首,三分之一系思亲怀人之作。作者以深情绵邈的笔触,赞美亲人、怀念父母,表现出浓烈如酒的亲情。在老伴六十、七十、八十寿辰,周华都有诗相赠;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日,周华作《金婚抒怀》纪念。在老母亲八十六岁高龄寿终正寝时,周华灯下赋诗《哭母亲》;在母亲辞世十周年、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周华分别赋诗致祭。对于父亲的怀念,周华作有 《清明思父》《唐多令·家父百年冥诞祭》。对父母双亲的深切怀念,凝重而深远地倾注在《深秋思亲》:郧山葱郁汉江清,北雁南飞故里情。思念双亲人远去,乡云难断梦牵萦。

周华的家国情怀,表现为尊师重友的友情。冷遇春先生是郧阳师专(现汉江师范学院)退休教授,年高德劭的忠厚长者,九十高龄仍笔耕不辍。2006年5月,冷遇春先生的《老骥嘶郧》出版,周华作《踏莎行》一阕,盛赞“冷公桃李沐春风,通古博今堪称睿……直抒胸臆撰宏篇,哲人风范呈祥瑞。”1996年,周华携老伴在郧县(现郧阳区)参观老年书画展,看到多年未见的一些老战友的书画展品,见物思人,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写下“艰辛岁月同甘苦,战友相离思念深。今日参观书画展,见其墨宝似逢人。”(《参观郧县老年书画展感怀》)。周华的老战友胡学科、任来龙、张雨航、王宜南等人去世时,他都以诗词的形式表达哀悼之情。此外,周华还创作有《浪淘沙·赠童年学友》《忆王孙·回眸童年》《十堰相会张兰田、吴崇山两位老学友》《思念在台湾的故乡童年学友》等诗篇,创作时间大都在耄耋之年,殊属难得。

周华的家国情怀,表现为故土难忘的乡情。其在《故乡情思》一书《自序》中说:“1985年6月,应中共郧县县委之邀,回到阔别33年的故乡,与昔日一起战斗过的老战友和亲朋相会,畅叙别后之情,难以言表,感慨万千,写了‘风华正茂别家园,两鬓微霜故里还。汉水郧山依旧在,城乡处处换新颜。’自此以后,游子情系故里,多次前往郧县及鄂西北各地……有感于故乡山川巨变,旧貌新颜,风光宜人,亲友情深,所见所闻所感,陆续写作诗词126首,讴歌故乡建设成就,缅怀先烈亲人故友……所写的诗词直抒胸臆,表达了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真情实感。”

1995年6月,年届七旬的周华徒步30余里,回到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郧阳区南化塘镇寺泉村捐资助学。周华用诗歌记录下这段情景:“老友蹒跚若梦牵,相逢故地促膝谈。重温往事心潮涌,话别依依翠竹边。”(《到寺泉》三首之三)笔端倾注说不完的乡音和化不开的乡情。

周华的家国情怀,表现为忠于职守的热情。周华创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 《赞浦申拖驳船队三天班》《下船舶蹲点》《飞赴重庆参加川江建设》等诗,从诗题上就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充分热爱,充满热情。从具体内容看,作者对改革驳船拖带办法、提高船队运输效率,表达了由衷的赞许;对下船蹲点参加劳动、与工人促膝谈心、密切干群关系的工作体验,表达了发自内心的喜悦;还表达了飞赴山城、建设川江的壮志豪情。

周华的家国情怀,表现为赞美山河的激情。周华对长江沿岸的山川风物了如指掌。1966年6月12日,周华写下《重庆枇杷山夜眺》:“夜半枇杷山顶望,满城灯火似繁星。两江交汇东流去,汽笛声声无限情。”此后,长江两岸众多景点,大都留下了周华的足迹和诗篇。退居二线后,周华发挥余热的12年间,足迹又踏遍8省30余县(市),加上晚年携妻子儿女旅游,周华的步履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所到之处,多有题咏。这些诗篇,或摹绘山川之秀美,或点染风物之神韵,或发掘人文之蕴涵,或抒发内心之感慨,真切地表达了一位革命老人和激情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款款深情。

2011年11月,周华携妻女游台湾,写下《宝岛游诗草》六首,盛赞台湾的旖旎风光,抒发江山一统的热切期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鹧鸪天·日月潭》:绿水青山日月潭,烟波荡漾泛游船。远山缥缈于天际,近鸟翱翔在眼前。湖似镜,水如蓝,南边新月北边圆。风光可与西湖比,谈笑风生忘返还。

周华的家国情怀,表现为颂扬盛世的豪情。作为一名革命老人,周华经历了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穿越了争取和平的战火硝烟,因而对和平安宁格外珍惜,对盛世盛举尤为珍视。神舟六号凯旋、青藏铁路通车、香港回归十年、“神七”载人航天、北京奥运开幕、“天宫一号”飞天、世博会开幕、党的十八大召开、洋山深水港口开港、郧阳汉江大桥通车等等,几乎国家每一项重大建设成就的取得,每一件重大盛事的圆满成功,周华都会以诗眼去看待,以诗情去颂扬,用满腔的爱国情怀去热情讴歌,盛世豪情溢于言表。其代表作《神舟六号凯旋颂歌》:今秋明月夜,翘首望飞船。五日巡天游,双雄奏凯旋。蟾宫迎贵客,寰宇慑妖癫。喜看华龙舞,扬眉旷世间。

周华的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惩腐扬善的真情、扶贫助困的深情和忠于信仰的赤诚,在他的诗词作品中都能找到很多很好的印证,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借用两首诗词来结束本文,祝周华诗心不老,健康长寿,举觞期颐。

一首是周华的《八十初度之一》:八十春秋鬓发霜,峥嵘岁月忆沧桑。少年饱受乱离苦,弱冠挥戈斗志昂。航运一生甘淡泊,扶贫十载助穷乡。诗书伴我心难老,盛世宜人福寿康。

再一首是周华的战友、诗人刘承仁的《贺周华同志八十寿辰》:周公逢耋诞,德业冠群芳。美誉留桑梓,功勋铸大江。宏篇传百世,翰墨永留香。奋斗无终止,期颐再奉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9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悟周华*兼读《江花集》
——  易卫
周华叔叔是我心中的楷模,尊敬的长辈。早在五十年代初期,我父亲和岳父就与周华叔叔一起在郧县人民政府共过事。因为有父辈们的这层关系,我们常有机会见面,领略周叔叔的和蔼、豁达、睿智。记得当年,我与妻子张艳勤到上海度“蜜月”,在周叔叔家叩扰多日,周叔叔的好客,廷芝阿姨的热情,令我们至今难以忘怀。真正深层“认识”周叔叔,应该是从《江花集》开始。
1952年,周叔叔调离郧县,“游荡”在江、河、湖、海上,那时而游进、时而回旋、时而清澈、时而混浊的江水海水,把周叔叔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洗涤”成了一个两鬓染霜的老翁,《江花集》中362首诗词,详细记载了这样的演变过程。我不是评论家,不敢对诗作妄加评说,但作为一个晚辈,我却有很多话想向周叔叔倾诉。手捧《江花集》,我体会到诗集迸发出滚滚激情,透射出浓浓亲情,洋溢着深深友情,表露出丝丝乡情,蕴含着甜甜爱情,读来催人激奋,看后令人动容。
“风华正茂离家园,两鬓微霜故里还。”较之古人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使人更觉亲切,更贴现实;“情系故乡思念增,山河巨变喜盈盈”。“别梦依稀思故园,亲朋互访夜无眠”。“往事如烟浮眼底,重游故地叙深情”。将游子思乡之情跃然纸上,把故地重游,亲朋互访、共叙友情彻夜未眠的场景描述得生动淋漓。
“哭母亲”和“清明思父”,令读者的眼泪不禁潸潸暗下,那尽忠不能尽孝的儿孙们,只有通过远设在上海的灵堂,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追思…。
“壮士长眠南化土,英雄血洒赵河滨”,“重温往事心潮涌,话别依依翠竹边”,使我们看到了郧县南化塘区人民政府的老区长,回到战斗工作过的地方,与老区人民,老战友、老区村干部、老妇救会主任、依依话别十里相送的镜头。   
“千里奔波献爱心,失学儿童甘露霖”,“失学儿童能复学,纵然辛苦也心甘”。“先天聋哑后天乐,辍学儿童复学情”。“千里风尘何计苦,一心献爱不求名”。据统计,周叔叔先后为家乡及其他革命老区的“希望工程”筹集资金十多万元,组织社会各界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捐助衣物数千件,这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与那些贪官污吏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
还有那丹江口的大坝,神农架的“野人”、房县的温泉、郧县的恐龙蛋化石群,都在周叔叔的诗中有所描绘,可以说,《江花集》是宣传家乡,推介十堰的极佳广告作品,我们感谢作者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为家乡做出的又一贡献。
我关注上海,因为那里有胜似亲人的周华叔叔,有善良好客的廷芝阿姨,还有靓丽娴淑的晓玉姐姐……远在千里的周叔叔,不要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因为家乡的亲人在关注着你,因为在你饮用的长江水里,就有郧县堰河的水入汉江汇长江抵大上海的分子。
笔者鹦鹉学舌般地以这首小诗结尾,只是为了祝周叔叔青春常驻,愿周叔叔诗泉常涌。
            周公佳著珍,诗赋寄情深。
            江水联申堰,花香亦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