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杨建波 特约记者 吴涛 宋建彬 毛群
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以下简称电诈案)1852起,同比上升49.72%,38起50万元以上的电诈案件全破;全年抓获电诈嫌疑人7737人,打掉各类电诈团伙801个……近日,市公安局发布2022年反诈“大数据”报告,其中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贷款办卡、冒充公检法和政府人员五类诈骗最常见。
结识“副处长” 两年被骗77万元
42岁的惠女士(化姓)在十堰经营一家服装店。2020年,她在一交友APP上结识“大型国企副处长”陶某,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当得知陶某“与妻子离婚净身出户”的遭遇后,惠女士当即转给他7000元钱救急。
在网上聊天中,陶某很会甜言蜜语,又时常“卖惨”,惠女士被他深深打动,倾囊相助。小到陶某的差旅费、培训考试费、酒店住宿费、机票、火车票,大到开公司、买房,惠女士在两年里先后转给陶某77万元。直到2021年底,陶某失联,她才察觉被骗。
2022年8月,市公安局东岳分局在安徽合肥一工地将陶某抓获。经查,民警发现陶某通过编造工作成绩和职务晋升,“塑造”个人勤奋上进、吃苦耐劳的形象,在社交软件上吸引单身女性关注。陶某通过花言巧语一步步锁住“猎物”,然后以婚恋为饵实施诈骗。
在我市去年打击的众多电诈案中,这是侦破最成功的一起案件,入选2022年湖北警方十大反诈案例。据统计,2022年,我市破获电诈案1852起,同比上升49.72%,全市38起50万元以上的电诈案件全破;打掉电诈团伙801个,抓获嫌疑人7737人,捣毁涉“两卡”犯罪窝点47个,缴获电话卡、银行卡共计1313张。
一连串数据的背后,是全市公安干警的辛苦付出,开展大型反诈宣传及培训活动140余场次,在媒体发布反诈文章、视频1529篇(条),推动全市118万人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全市处置涉诈预警信息118万条,接听解答96110咨询电话3万多次。
网络刷单 51万元进了骗子腰包
2022年1月,秦某到郧西县公安局报案,称其在超市门口扫码时,被人拉进“艺人粉丝后援团抢红包吉祥如意”微信群。他在微信群主的指导下,参与做任务抢红包,被诱导下载“金管家”APP参与刷单,导致被骗51万元。
郧西警方现场走访,调取公共视频,快速锁定为境外诈骗团伙拉人入群的犯罪嫌疑人蒋某等3人,并将这三人抓获。
据蒋某等人交代,他们与境外诈骗团伙勾连,在十堰城区、郧阳区、郧西县等地的大型商超、广场、商业街设立据点,以微信扫码免费领礼品为名拉人入群。目前,已查明被骗受害人21人,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数据显示,2022年,我市电诈案件主要有五类,其中,刷单返利类占比43.87%、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占比13.2%、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占比7.6%、虚假贷款办卡类占比6.54%、冒充公检法和政府人员诈骗类占比6.02%。
十堰警方分析案件后认为,近年来,刷单返利诈骗犯不断变换作案手法,引流方式从单一的发布兼职广告向利用网络色情、免费领取礼品等多种方式转变,诈骗手法从传统购买商品、点赞返利向“做任务式”刷单、投资理财刷单演变。
注意了 21岁至40岁女性易上当
“警察同志,有个顾客在我们银行进行几笔大额转账,神情比较紧张,我怀疑她可能遇到电诈了。”2022年6月11日,市公安局东岳分局刑侦大队接到农业银行工作人员的报警,立即派民警赶赴现场调查。
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民警,田女士(化姓)在3天内给不同账户转入大额资金,怀疑她被骗。询问田女士得知,2022年6月9日上午,她被陌生好友拉入一个微信群。进入微信群之后,她发现这是一个给抖音视频点赞挣红包的“兼职群”。刷条视频、点个赞就能领到钱,这样的“好事”让田女士很心动。她按网页提示注册账号,绑定银行卡,接着就有人给她派任务。田女士选择500元钱的任务,没想到任务做完之后“挣”了176元钱,遂深信不疑。在之后的3天里,田女士转账5次,金额达10.1万元。当田女士准备再次转账时,被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异常。
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民警分析,在2022年电诈案受骗群体中,21岁至40岁占比高达69.3%,是电诈犯罪易受骗群体。从性别上看,在这些易受骗群体中,七成以上是女性。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加大对这类群体的精准反电诈宣传力度。
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民警提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一定要克服贪财、贪色、贪心思想,不要轻信陌生人,特别是在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信息、通讯信息、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如遭遇电诈要及时报警,如遇到疑似电诈时,不要盲目轻信,可拨打反诈专线96110咨询核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