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最近,两个人工智能系统“火出了圈”。一个是电影《流量地球2》中的“幕后主角”MOSS,另一个是现实中众多资本力捧下的“全能网友”ChatGPT。前者满足了不少影迷的“科幻好奇心”,而后者则真切地走入了人类生活。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过去几年热炒的“元宇宙”好多人还没弄明白,如今关于ChatGPT的报道和“测评”已铺天盖地袭来。据说,这款“智能聊天机器人”能够较为精准地识别提问者意图,可以做算法题写代码,甚至还会撰写小说大纲,等等。太阳底下没新鲜事,与此前每次的技术升级一样,ChatGPT在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让一些人担忧“饭碗不保”,还有一些人因此唱衰教育、新闻媒体等行业。
说得直白点儿,就是一些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或职业岗位,有被 ChatGPT 替代的可能。那么,这真值得让人“茶不思饭不想”吗?恐怕得“让子弹飞一会儿”再看。这款应用程序才上线两个多月,俗话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这不就有消息称,北京时间2月7日22:49,记者登录ChatGPT官方网站发现,该网站首页提示称其“已经满负荷了”。ChatGPT官网表示,许多人在“最近一小时内蜂拥而至我们的网站,但我们的(网络)资源是有限制的。”
当然,人工智能本就是人类智慧的产物,ChatGPT所谓的“回答”更多依赖于制作者的“投喂”,它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不久前“AI绘画”引发热议,一阵喧嚣之后人们发现,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而已。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只能“忠实”地执行指令,而人则有说“不”的权利。这种质疑的态度和精神,恰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思考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保持自己的“进化”能力而不至于成为科技的“附庸品”。
纵观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进步,一些职业工种总在“破旧立新”,与之相匹配的是对劳动者更高的知识和素养要求。可以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单一技能、单一技术的简单岗位会相应减少,而新的多技能、多技术复合型岗位将快速产生。这些新职业岗位的产生速度,甚至可能会超过传统简单岗位的消失速度。可以说,ChatGPT引发的这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这也提示很多职场人和年轻求职者,既需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不妨努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从而尽可能地让自己“不可替代”。
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从田间到餐桌、从工厂到商场,人工智能已全方位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前进的脚步不可阻挡。即便ChatGPT不出现,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岗位也会迟早被其他技术进步所替代。而那些散发着人性光芒的思想和智慧,恐怕是技术永远无法触达的。
未来,面对新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我们理应多一些自信和底气,快一些思考如何让新技术更好地帮助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