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堰悦茗语心理导读:当月下老人将一对男女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双方都可以找出无数个非他不嫁,非她不娶的理由,这所谓天作之合。这些理由都是真实的吗?这些理由靠得住吗?这些理由是理性的吗?没 人会对热恋中的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会自讨没趣。可要是我们冷静的细加剖析,则可发现爱情原来是盲目与非理性的一种鲜活的写照。因为那些热恋中的人们(这里指的是真正的热恋,而非因功利目的想得到对方)几乎无一例外是处于类催眠的状态。
心理学家对爱情的特征是这样描述的:爱情体验主要是由一种温柔,挚爱的情感构成,一个人在体验到这种情感是还可以感到愉快,幸福,满足,洋洋自得甚至欣喜若狂。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倾向:爱者总想与被爱者更接近,关系更加密切,纵向触摸他(她)拥抱他(她),总是思念他(她)。而且爱者感到自己所爱的人要么美丽,要么善良,要么是富有魅力的总之是称心如意的。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看到对方或者与对方相处,爱者就感到愉快,一旦分开,就感到痛苦。也许由由产生了将注意力专注于爱人的倾向,同时也产生了淡忘其他人的倾向,产生了感觉狭窄从而忽视其他事物的倾向。
英国科学家还从神经学的角度解释了爱情为什么是盲目的。研究发现,脑部扫描可以显示当情侣沉溺爱海时,会失去判断能力,扫描显示爱情会加速脑部奖赏区域的反应,并减慢做出否定判断系统的活动。当奖赏系统想到某人时,脑部会停止判断社会评价和做出负面情绪的活动,这就很好的解释了爱情的魔力,也很好的解释了爱情的盲目性,即处于一种意识恍惚的类催眠状态之中。
“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为什么热恋中的人几近疯狂?”“为什么初恋最难忘怀?”诸如此类的问题,下面将一一解开其神秘的面纱。
“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把这句话转换为心理学术语,那就是在爱情状态中,人们的知觉被歪曲,直至被严重歪曲。恋爱中的人们,情感高度卷入,他眼中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他想看到的世界,而不是真实的世界。他,当然希望能够她是白雪公主;她,当然也期盼他是白马王子。好的,既然你这么想,在你眼中也就真的如此了。
另外,社会心理学中说的晕轮效应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一大佐证。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月晕效应或以点盖面效应。如果一个人被判断为好的,他将被一种积极的,肯定的光环所笼罩,且会被放大。情感的高度投入,加上晕轮效应的推波助澜,直接衍生“当局者迷”,进而导致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现象的产生。
“为什么热恋中的人总会几近疯狂?”这类报道常见诸报端。有长跪街头求爱的;有点燃蜡烛,拉起横幅在女生宿舍楼下表忠心的;有斩断亲情,离家出走的;更有甚者,因爱而寻死觅活。也许有人说这是年轻人心里冲动所致,但这个解释不能令人满意,总是会有一些例外的情况。
这也是类催眠在起作用,由于热恋中的他(她)已处于类催眠状态之中,其注意点,兴奋点已完全集中于一点,就是那个他(她)所爱着的人,其价值观已无法用常理去判断。整个人已处于意识状态与无意识之间。不涉及其爱着的对象时,一切尚可清醒对待,一旦涉及,那对不起,一切的常理请靠边站。在别人的眼里其几近疯狂,而自己却浑然不觉,这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初恋最难忘怀?”当一个人进入一个热血汹涌的季节——青春期,便解开了一副新奇而美丽的画卷。青春期一显著的特征是神秘,向往和爱慕的心理。而这个时期的爱,还不能为社会所接受,因而会受到各个方面的阻力,但是这种阻力往往会让青春期的孩子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从而导致相反的选择出现,即对自己好奇并渴望了解的人或是事物更加热衷。心理学上对这种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恋爱是对对方的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初恋尤其如此,此时很容易出现晕轮效应。一是容易只看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而忽略对方的缺点和短处,甚至把对方的缺点也看成优点;二是将对方偶像化,对对方盲目崇拜;三是出现一种“爱屋及乌”的情感。
而在初恋无果而终后,初恋中那个完美无瑕的人便成为一个永远无法被取代的人了,甚至变成了与他人比较的一个标准。
当然,初恋令人难忘的还有第四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契可尼效应”。所谓的“契可尼效应”,指的是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未获结果的初恋是一种“未完成的”,“不成功的”事件。初恋中的美好时光和景象大多深深的印入恋人的脑海,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们一生对初恋都难以忘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