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45|回复: 0
收起左侧

[宝妈推荐] 十堰悦茗语心理咨询-----给孩子的个性发展投点“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4-2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偶然遇见一位企业老板,谈起他搞产品开发赚钱的"真知灼见":"现在要想赚钱,从谁兜儿里往外掏?第一,孩子;第二,球迷(特别是爱喝酒的球迷);第三,小姐太太们。不信你数数每天的电视广告,都是冲着谁的,就明白了。"

  这位老板挺幽默的,笑谈之中把现在社会的消费潮流说透了。的确,每家只有一个孩子,谁不想让孩子出息大点儿啊!尤其是现在三、四十岁的中青年父母,消费观念比较新潮,懂得"能挣会花",往孩子身上投资,舍得!那么,这个钱往哪儿投呢?

  一位小学校长谈起这个问题时,说她们学校一位家长形容自己是"周末游击队",一到星期六,上午带着孩子上游泳班,下午带孩子学琴,第二天上午带孩子上英语班,下午又去学画画。

  这位"游击队员"家长的例子很典型,代表了当前不少家庭的实情。我们访谈的西城区一所小学,周末上游泳班的就占一半以上。据调查,现在北京市10岁以下孩子学习各种乐器的也占到一半以上。

  我看这是一件好事,这种智育投资和体育投资都是把钱花到了正经地方,无可非议,对孩子也有好处。不光我们中国大陆的年轻父母这样,台湾、香港和在美国的中国父母们也大都如此。我内弟前不久回北京探亲时说,他们那儿的中国人往孩子身上花钱花功夫更厉害,一到周末,中文学校、钢琴课、合唱团、油画班,到处跑,家长奉陪到底。不同的是,路远,必须开汽车送,叫"游击队"可能不合适,没准儿得叫"别动队"。

  全世界的中国父母都犯一个病-"望子成龙"综合征。

  可是,在教育孩子的投资上,是不是也有"误区"?

  显然,这第一个误区,就是投资取向的单一化。只要是对孩子智力培养有好处的,你看吧,家长们趋之若鹜,唯恐落在别人后面,说来说去,还是怕最后挤不上那座通向大学的独木桥。

  有谁听说过某家长把这自己的财力、精力单一化地投向孩子的个性发展的?可能没有。有的家长也许想往这方面投一点资,但是往哪儿投,怎么投呢?好像有钱没处花似的。

  其实,个性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不着花钱,但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这里举几个不用花钱就能培养孩子个性的例子:

  一、给孩子讲故事,每天讲一个,故事要选择有教育意义、又生动有趣的,只要一说讲故事,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听的。像《安徒生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国历史故事》之类,我们小时候不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吗?从这些故事中,孩子懂得了是和非,懂得了什么是勤劳和懒惰,懂得了正义和邪恶,懂得了诚实和谎言,懂得了善良和同情。你尽管滔滔不绝地给孩子讲吧,讲得越多,好处越大,不光对孩子德育有好处,对他们的语言发展、理解能力的发展也很有好处。小时候听过很多故事,也能讲出很多故事的孩子,上小学以后很可能是语文学习不费劲的孩子,也很可能是那种懂事早、成熟早的孩子。

  二、教孩子干家务活。这是现在的大多数家长最不愿意做的。我出国时,一到周末,就能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们跟着爸爸妈妈干活,用割草机割草,擦汽车,整修花木,刷房子。甚至一些七、八岁的孩子,就在自家的"后院甩卖"中,跟父母一起向人们兜售用过的旧东西,还很内行地跟来人"侃价儿"。在这些劳动和"家庭贸易"活动中,孩子学会了干活,学会了勤俭节约,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与人交往,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和别人合作,也密切了亲子关系,好处真是数不过来。但是我们中国的父母们自作聪明,觉得让孩子干活是屈着了孩子,耽误了孩子,这真是一种"傻冒儿"观念。

  教孩子干活其实并不简单,你得手把手地教,你得有耐心,不能着急,你得肯花时间,不怕孩子开始时干得不象样,你得专门地花时间教他,不能让孩子顺便地跟着自己干,否则你肯定会嫌孩子碍手碍脚,耽误了功夫。你要缺乏耐心,最后的结局十有八九是"去,去,去!别在这儿瞎弄了?quot;把孩子哄走了事。

  我现在能包一手好饺子,那本事全是上小学和初中时母亲教会的,从揉面、揪斤儿、擀皮儿、和馅儿,到包出像模像样儿的饺子,哪一道工序都有要领,不耐心教哪能学会?可是这"童子功"到底使自己终生收益。1994年在荷兰当访问学者时,有一次到荷兰教授家给他们包饺子,教授夫人见我擀皮儿飞快,擀得又圆又匀称,大声疾呼地叫所有的家人来参观,那阵势真像是一帮老外在看中国的杂技表演。待饺子煮熟,他们一边吃,一边交口称赞。还问:"你跟谁学的?"我不无自豪地说:"跟我妈妈。"那半年中,同楼层住的中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国人、挪威人,没有一个人没吃过我包的饺子的。

  可惜我儿子现在已经上了大学还不会包饺子。前不久我开始教他,还把自己在国外的经历"侃"给他听,这一下他来了积极性,很快就学会了擀皮儿,虽然开始时慢点儿,但总算是有个开端吧。

  三、带孩子出门远足,爬山,到郊区野游,参观农民家。这是一种独特的家庭旅游,不同于参加一切安排好了的旅游团。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初中,就让他一起骑车去,不要乘汽车。全家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到地方一块儿野餐,给孩子讲讲自己过去插队、受苦受难的经历,讲讲中国还有人在受穷,让他们自身感受一下农民喝的井水,用的土茅坑。这种活动中,全家人的情绪得到放松,孩子欣赏了大自然的景色风光,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跟着大人在这种"节俭"的旅游中知道了旅游也可以不用花什么钱,凑合凑合就能吃饱肚子,精神上却获益非浅。

  但是,现在没有几个初中生愿意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的。究其原因,除了少年期以后孩子对父母产生离心力之外,主要还是因为我们传统化的父母子女关系,这种关系是权威、统治型的,而不是平等、朋友型的。孩子们哪儿有愿意老被统治、压迫的道理,他们要独立,要平等,同伴自然是最好的去处。

  现在这样做的家长不是没有,只是很少罢了。我们在小学调查时就听到这样的例子,一位小学生的妈妈是厂里的经理,家里有私人汽车,但自己富裕了,并没有忘掉向孩子的个性培养"投资"。在一个星期六,她腾出一天时间,专门带着自己的孩子,还有孩子的几个同班同学--其中有一个孤儿出去玩。她对自己的孩子说:"看XX,没爸没妈,又可怜,又孤单,带他一起去好不好?"这个"大款"妈妈真是了不起,可以说是翻身不忘别人的苦。这种"投资"意义非同一般,它既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使孩子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之余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喘息,又培养了孩子的同情心、怜悯心、助人思想和团结友爱精神。

  还有一位做妈妈的,刚从国外留学回来,在学校开展的与盲童学校"手拉手"活动中,她让儿子把盲校的学生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玩,一起吃饭。在希望工程中,她与一位边远地区的残疾人孩子签订抚育协定,向她提供资助,直到中学毕业。这位妈妈的行为既满足了她自己的道德需要,也是向自己孩子个性培养的一种间接"投资",因为她不用再说什么,她的行为本身已经具有无穷的说服力。像这样的妈妈,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她的儿子将来也可能会成长为一个有同情心、肯帮助别人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