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00|回复: 23
收起左侧

粉条包子的故事(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2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天地一新,政府大力挖掘、扶持和保护民间匠人的技艺,弘扬传统文化,治愈戒除了孙家后人毒瘾,那跑到武当山朝天宫出家清修的孙家后人孙小郎在金顶上也呆不住了,跃跃欲试,还俗下山,找其父亲讨要粉条包子的秘方,准备重操旧业,其父才实言相告:祖传的粉条包子并没有秘籍,然后指着堂屋正中悬挂的被厚重的灰尘和蜘蛛网裹着的当年驸马爷沐昕手书匾额,意味深长的说:粉条包子的秘籍就是“读书登金榜 学艺天下知”!
  不久孙家父子凭着残存记忆制作粉条包子,并打出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但是其工艺流程连原来十分之一都不到,充其量就是一款山里农家逢年过节吃的傻大黑粗的粉条包子,馅料粗枝大叶,重油重盐,没有一丁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影子,但在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困难年代仍是人们一道不可多得的饕餮大餐。
   一九六九年建二汽那会儿,生活物资十分匮乏,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凡经六里坪出山公干必停车大吃一顿粉条包子解馋,粉条包子在老一辈二汽(东风)人记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几百年来孙二郎开创的粉条包子的基本做法早已融入到六里坪人的日常生活,几乎每个持家的家庭主妇都会做,特别是待字闺中的女儿家,如果不会做一手鲜香好吃的粉条包子,出嫁后就会被夫家人看不起,被人耻笑。但是因穷家小户经济条件限制和生活卫生习惯的制约,六里坪人制作的粉条包子工艺简单,馅料单一,品相不佳,仍是粗枝大叶旧样儿,但仍以独特的口味广受人们的追捧。
  随着六里坪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丹江口库区移民、襄渝铁路基地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建设,六里坪镇(孙六乡)集镇中心由孙家湾老街(淹没在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172米风浪线以下)迁移到现在的六里坪镇财神庙村。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一家付氏粉条包子名噪一时,据说是得了孙家后人的真传,并以制作水煎粉条包子包见长,那鲜香的馅料和劲道爽脆外皮至今在六里坪老辈人心里烙下了想起来就馋的流口水的印迹,但因其做工精细复杂,耗时费力,成本高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竞争不过如雨后春笋般的农家家常粉条包子而关张了事。现在六里坪镇上沿着老白(汉十)公路的街道上开有不止四家粉条包子店铺,专做粉条包子和热干面之类的快餐。但是这些包子店铺里的粉条包子早已没有孙二郎后人的身影,但都打着老字号的招牌。其中三家较为出名,一家姓刘,店名与老板大名谐音叫“畜生粉条包”,号称“刘厨盛包 口味不同 自然出众”,以店名吸人眼球,“畜生粉条包”因招牌名号新奇响亮,引人遐想,卖的也比其他店铺的粉条包子贵一元钱(每个粉条大包子三元)。
话说这位刘老板年至花甲,大名叫刘国盛是六里坪镇大柳树村人,困难时期刘家兄弟姊妹多,家大口阔,生活举步维艰,为了将子女抚养成人,其父母年过五旬才诞下幼子,唯恐养不活,希冀给孩子起个贱名像牲口一样虽然吃草却能健康成长,因此给儿子刘国盛专门取了一个“畜生”的乳名,后来在刘家老辈人的精心呵护下其子女个个成才,晚辈中有商界精英、大老板,而刘畜生也不负父辈的期望,凭着不懈努力,跑过买卖,开过肉铺,而以其母亲家传的一手好厨艺开了一家畜生粉条包子铺而名声大噪,现在刘畜生的粉条包子更是远近闻名、如雷贯耳。
  另一家姓罗,罗老板四十出头,是六里坪镇朱家湾村人,因罗老板精明灵动,一脸喜气,人送外号罗猫娃儿,罗猫娃儿初中毕业跟着孙二郎后人的远房亲戚学做粉条包子,罗猫娃儿曾经沾沾自喜的说:我师傅是个懒家伙,一天到晚除了打牌就是参瞌睡(嗜睡),他教我们一遍手艺后就放手叫我们自己做包子,半年之后我就出徒自己开店了。所以罗猫娃儿相信自己掌握了正宗粉条包子的秘籍,与众不同,会以品质和口味出众,因此罗猫娃儿将店名取做:“罗氏香莲包”,罗猫娃儿的粉条大包子味道也的确非同一般,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本地人爱吃,凡是大白天随时都有外地路过的客车轿车停在路边,下车买包子的人是一拨一拨的川流不息,接连不断,成为六里坪街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还有一家叫“吉庆包子铺”,原是本地公认的正宗孙氏粉条包子传人的王姓人士经营,但却因经营不善倒闭,转手卖给了慕粉条包子大名来六里坪经商的荆州吴先生,吴先生经营一段时间后惊奇发现自己精工细作的猪肉大葱馅儿的小笼包竟然卖不过本地粗枝大叶的粉条大包子,于是也开始照猫画虎地制作粉条大包子,果然生意兴隆,并且吴先生的粉条鲜肉馅料剁得砕,面省发的恰到好处,面团揉得时间长,粉面呛得好,不仅馅料鲜香好吃,其包子皮薄紧实,嚼在嘴里劲道弹牙有嚼劲,也大受欢迎。
  但是,但凡吃过六里坪店铺兜售的粉条包子的人们对粉条包子都是毁誉参半,都认为六里坪镇的粉条包子虽然口味独特,但卫生堪忧,馅料中常常吃出大块的猪肉中带着毛茬,半寸长的粉条中常有咯牙的沙粒,包子面皮不省不揉不呛,从发面缸里兜出就捏团包馅,虽然包子酵母味道浓郁,但吃在口中没嚼劲,如同嚼蜡,急需提档升级。为此忧心忡忡的六里坪的老人们总会聚在一起回忆起往昔孙家后人孙小郎制作的还算精细的粉条包子的独特味道。他们希冀着六里坪的粉条包子能乘挖掘保护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东风恢复粉条包子的本来面貌,那该多好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22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馋得我直流口水,改天非要到六里坪尝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2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粉条包子的故事(一)(二)(三)》去年已由“诚实的约翰”发强市论坛。因水平有限,反应聊聊,真有点姥姥不亲,舅舅不爱,故这第四节就没再发到论坛骚扰大家了
https://bbs.10yan.com/forum.php? ... mp;highlight=%B7%D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3-5-22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民间传说第二部,第一部是郧阳万历三合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2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hi蓝色月亮 发表于 2023-5-22 17:17
写得很好,馋得我直流口水,改天非要到六里坪尝尝。

但凡吃过六里坪店铺兜售的粉条包子的人们对粉条包子都是毁誉参半,都认为六里坪镇的粉条包子虽然口味独特,但卫生堪忧,馅料中常常吃出大块的猪肉中带着毛茬,半寸长的粉条中常有咯牙的沙粒,包子面皮不省不揉不呛,从发面缸里兜出就捏团包馅,虽然包子酵母味道浓郁,但吃在口中没嚼劲,如同嚼蜡------

这样包子你会流口水? 碳水包碳水 一口调料味能好吃? 我从没有吃过 凭我对食材的理解就这知道这个做法肯定不会超过 猪肉大葱包子和灌汤包。


不明觉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2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六里坪政府重视起来,深挖本土地方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2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sytt_cu8hpi 发表于 2023-5-22 21:34
希望六里坪政府重视起来,深挖本土地方特色

怎么重视啊 政府能做的只有搞搞食品安全 还能规定必须用酿造酱油? 还能规定必须用麦芯粉? 用1.8一斤的面粉就是违法?
别人家用1.5一斤的面粉 你家讲良心用2块钱的专用粉 就是后果竞争不过别人

别胡扯了好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23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baier1 发表于 2023-5-22 19:18
《粉条包子的故事(一)(二)(三)》去年已由“诚实的约翰”发强市论坛。因水平有限,反应聊聊,真有点姥 ...

这个故事是胡求遍的还是确有其事 你能解释一下么?

你看这个故事写的。 因为供应不足 一个厨子给驸马爷吃 粉条包子 野菜包子。

一个国家级大工程,经费是国库拨款,工程总负责人 当朝驸马吃不上猪肉?吃不上羊肉?吃不上牛肉?

你觉得谁会相信?

当时湖北省没有动乱 商道都是畅通的。 当时没有丹江口水库,从汉口到竹溪的水路一直是畅通无比。十堰的黄龙镇有小汉口的美称

一个几十万工人的国家级工程 买不到牛羊 猪?

有猪皮包包子 那猪肉去哪里了?

可笑不可笑 滑稽不滑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23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薯不是中国本土植物,由外国传入,

那么具体是哪一年呢?  
国内大学问家郭沫若做过考证 是万历21年 也就是1593年。 引入福建。
大家都知道中国农民的尿性,不看实地产量 官府不实验种植 农民不会相信 然后才是全国大规模推广 人口激增。那么传到湖北会更晚。

000000.JPG

那么问题就来了,万历21年1593年引入中国福建的红薯,

怎么就能提前100多年在1412年明成祖永乐皇帝大修家庙武当山宫观时候  红薯粉丝的包子就做给驸马爷吃了呢?

整整提前了181年。 是穿越了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时候 文人胡说八道起来 也是没有谱的。


那么现在 我下个结论 这个所谓的六里坪粉丝包子 和这个主持武当山大修国家级工程的驸马爷(大修武当山皇家工程总负责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你认么?


不认的话我就接着细细道来。
从 人口记录 明朝气候 福建人口 湖北人口  当地县志(每年收获什么农产品县志记录的清清楚楚 )可以混篇论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2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尽落花 发表于 2023-5-23 14:01
这个故事是胡求遍的还是确有其事 你能解释一下么?

你看这个故事写的。 因为供应不足 一个厨子给驸马 ...

呵呵呵!你以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