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53|回复: 1
收起左侧

上进还是上班,他选择了上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6-28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阵子去舟山时,发现人气和客流最旺盛的是去普陀山的轮渡,而排队的人群里一大半都是年轻面孔,甚至不乏很多学生党。


我想起一句梗:现在的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中选择了上香。


除了上香,还有买彩票一途。


饭后散步路过一间彩票屋时,逼仄空间里挤满人,十分热闹,走近一看全部是年轻人,很多是情侣。我拉着老公也往里挤,老公站着不松手,一脸正气跟我谈彩票的概率问题,我急了,玩玩怎么了?还有后半句没说出口:“万一中了呢?”


最后斥资20元买了两张刮刮乐,其中一张中了10元,总计亏损10元。我们离开时屋里仍然满满都是人,低着头奋力刮着,没中就再买、再刮。


有个年轻女孩离开时加快脚步,对男朋友说:“快走快走,再不走我还想买。”








上香,是典型的只“躺”不“平”


“这一届年轻人废了”,是很多平台的一条热词。北京雍和宫限流,很多公众号都在发雍和宫的段子,据说特别灵验,看得人跃跃欲试。知乎上有人说,据数据显示,一些人气寺庙的预定人群中,90后和00后占比近50%。


有人扼腕叹息曰,现在的年轻人都躺平了,不好好走正道,沉迷上香买彩票,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一家主流媒体也批评道: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是不行的,奋斗才是年轻人的底色。这番评论激起无数网友怒火,烧得媒体关了评论,删了视频。
批判之外,也有共情的声音。


余华曾在采访里说:“算命,也是一种上进的表现,想着自己的命里是不是还有美好的东西等着,要是连算命都不想算了,那可能真是消极了。”


批判的声音让人愤怒,共情的声音让人心酸,外部对“躺平”的矛盾态度,又何尝不是很多人内心冲突的外显?


很多人嘴上说着躺平了,回到自己的舒适圈,降低欲望,但内心还在日日受着煎熬。一方面希望远离内卷,想要生活能稍微轻松些,但另外一方面却仍然不甘心,希望有朝一日能改头换面,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不甘于此的躺平,或者说没有真的重塑自我认知的躺平不是真躺平,你可能只是在对焦虑和挫败妥协。


“看客inSight”做过一期内容,标题叫做“存款100万躺平:一场失败的人生调休实验”,被采访的主角有不错的履历,从年薪20万的国企辞职,有房,带着存款想要躺平提前退休。休息了近半年后重返职场,因为她逐渐丧失了生活目标,对未来充满焦虑,最后重返职场。


有人评论说:我们都是一批被培养的没有兴趣、没有爱好的年轻人,失去了工作也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也有人评论说:“躺平的同时,要能支撑起精神世界,找到感兴趣的、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做。”


一边躺平,一边在焦虑钱花完了怎么办,遇到意外没有抗风险能力怎么办,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了这辈子过得庸庸碌碌怎么办,这可能只是在躺,没有“平”。


有观点认为焦虑的本质是恐惧,而恐惧的对立面是爱。有人说焦虑的本质是对生死的恐惧,存在主义认为焦虑的本质是对没有活过的恐惧。当我看到“没有活过”这四个字时有被击中的感觉,不知道你是否也有。


身边很多年仅30出头的朋友,已经开始掰着指头盘算,截止目前自己做过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是可以老了以后和家人和老伙计掰扯吹牛的,是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前回忆生平时能对自己有交代的。


存在级别的焦虑,是很深的焦虑,也就是很深的恐惧,带着这样的恐惧是不可能躺得平的。


那么,到底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选择躺平,或者想要躺平?








只“躺”不“平”,是一种防御机制


余华的采访,不只说了上香也是一种上进,他还说:“现在如果再有人来告诉你,你要努力工作,你要有上进心,你就会得到很好的回报,这是鸡汤。这已经不是事实了。时代已经变了,在我年轻时,你只要努力工作,始终保持上进心,大部分人是能够得到回报的。现在不是这样了。”


那现在是哪样?


●  知乎有人问,现在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


很多回答都提到了一点:“认清现实,现在不再是努力就一定有回报的时代了。”


三莆展2005年写了《下流社会》这本书,描述年轻人本该往上流社会争取,偏偏流落到下流社会中,这里的上流和下流没有8褒贬之意,只是代表资源的流向。如今这个现象被称作“脱下孔乙己的长衫”。


也就是说,年轻人生存不易已经是个事实了,但是,这个事实鲜少得到承认。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得不到承认,也就得不到情感的支持。


多少人过年回家被问到赚多少钱,事业有没有成时,会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感到羞愧又愤怒。尤其是去了大城市打工,做着看似体面的工作,但却存不住钱时,遭受着外部的拷问和自己对自己深切的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努力,是不是自己没有价值。


这和上学时因为种种原因成绩上不去,但没人关心为什么成绩上不去,却只会指责你肯定没好好学习,肯定不用心,更有甚者会质疑你是不是智商有问题。这些外部批评的声音,和超我一联手,内化成内部对自己的攻击和批评。


这种自恋持续受损,会使人对自己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基本的自我认同、自我确认是动荡的,不知该落在哪里,这些体验在一个人的内心无异于是地震般的感受。
最近有一类现象开始小范围的出现,那就是父母主动邀请孩子回家做“全职孩子”。辞职回家,啥也不用干好好在家休息,陪陪父母,每月发生活费给孩子,会这么做的父母是因为觉得社会压力太大了,担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希望孩子一辈子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就行。


看到这样的视频和文章时,身边朋友都觉得很感动,更多的是羡慕。大家哀嚎说如果自己也能有这样一个喘息之处就好了,累得不行时可以回去歇歇,能被家人接纳那个平庸的自己,接纳没什么成就的自己。


外部环境的不承认、不理解,家里人的不理解、不支持,是在现实基础上叠加的一层压力。功利主义让我们认为,没钱没成就等于没价值,抹杀了每个个体存在的独特意义。


除了外部的压力外,内部的消耗是更难承受的。


比如, 有个朋友很多年前做着豪宅销售的工作,开张一次够吃一年,年纪轻轻就达到了新中产的标准,一个月的房租都比大多数人工资还高。后来行情不好,事业受阻一落千丈,如果有人告诉他脱掉孔乙己的长衫,送外卖开滴滴也不丢人,我想他肯定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那一关就是理想化的自己。








“躺平”的背后,是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前面提到有人问年轻人出路在哪,很多人建议“认清现实”,不仅仅是要认清外部现实,更重要的是认清内部的现实。你理想化中的自己是怎样的,心里的欲望、愿望是怎样的,你的现实离自己的理想化有多少差距?


我曾听朋友讲过他的一段直销经历。那时候20出头,刚出社会,还没接受过毒打和挤压,在销售团队里每天开会画的饼都是千万级的。朋友说那时候鸡血上头,真的觉得给自己立个小目标,先赚它个1000万是成功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下的都是穷人,有点小钱的是精致穷,没钱没想法的就是标准的打工穷者。


那时候在团队里价值观都扭曲了,一个月4千块的收入就敢天天打车,大笔消费,欠了一屁股信用卡债,还整天幻想着5年之后年入千万,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朋友说花了好多年才从这个泡泡里出来,认清自己的当下是:能安稳当个打工狗已是大大的不易了。不过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毕竟谁没有仰望过天空,知道更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又如何能不憧憬。


曾奇峰老师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有能力赚到足以让自己过得还不错的钱的,如果没有,那一定是某些功能被限制了。


自恋受损、理想化破灭,或者理想化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落差过大,这些都会压抑自己的自我功能。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果倒置,正因为在早年经历中形成了压抑,这才吹出来过于理想化的泡泡,凝结出全能的、完美的自我。这将使自己更容易感受到挫败和打击。


当我们过度地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过度怨天怨地怨社会时,是在把对自己的攻击投射到外部,认为都是环境的错是时机未到,忽略了自己应当主动出击主动创造的部分。


曾奇峰老师还说:“唯有温暖御风寒”,这说的是爱。前文说过,焦虑的本质是恐惧,而恐惧的对立面是爱。我们的文化环境是比较容易使孩子发展假自体的。原本在养育中,养育者需要极力去适应孩子,促进孩子心灵、情感的发展,这样以孩子为中心去满足孩子,能够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真性自体,反之,就会变成孩子来适应父母,于是孩子就需要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收缩起来,发展出假性独立的那一面。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孩子需要去满足父母适应父母。有多少年轻人其中一个奋斗目标是光宗耀祖,是希望给父母创造更好的生活?做不到的时候会感到羞愧,对不起父母,觉得自己让他们失望了。这个时候,自己去哪了?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去哪了?


●  如果剥掉希望满足他人期待的这一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


假性自体居多的人,在很早就学会了伪装和压抑。不仅压抑了自己的需要、愿望、情绪,也压抑了相当一部分自我的功能。


●  所以,年轻人为什么躺平?


在当下外部有现实的压力,而内在又在经历种种矛盾、冲突、内耗,卷也卷不动,也许身体逃了心却还在受困。被动躺平的滋味是很痛苦的,很多躺平的年轻人其实在经历的正是被动躺平。


如果真的能逃走,放下外部对自己的过度期待,也放下自己对自己的过度期待,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从头开始,倒不失为一种主动选择的躺平。


之前看过一个很受鼓舞的视频,一个人说自己想学兽医,但已经40岁了,学兽医需要5年时间,毕业时就45岁了。另外一个人说:“不管你学不学兽医,5年之后你都会是45岁,你不希望在45岁时是一个兽医的你吗?”


寻找自己想走的路,或者想去的方向,又或者寻找的是自己走过一段旅程的方式等等,这些过程就像是我们寻回真实自我的过程。无论是北大博士送外卖式的躺平,还是彻底在家摆烂式的躺平,如果能自洽,内在是和谐满足的,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但如果怎么躺都很冲突很痛苦,那可能需要检视一下有什么被压抑、限制了,是什么让期望和结果不匹配,要么修正期望,要么创造结果。比如,把“获得金钱和成就才是成功”替换成:“能够充分享受生活就是最大的成功”。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心理知识和信息,欢迎关注:十堰悦茗语心理咨询         http://www.ymyxlz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6-29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班是归途,而上香则是心灵的归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