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0日电(通讯员 周倩)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基层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到基层去,不断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大学生。基于此,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晨曦志愿服务队”在十堰市郧阳区的杨溪铺镇青龙泉学校展开了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授课对象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它是一项以兴趣课为主,主修课为辅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激发同学们的课外兴趣为目标,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奉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做到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晨曦初露,旭日东升,阵阵晨风拂面而过,送来丝丝的凉意,起伏的群山间飘荡着稀薄的晨雾,究若流动的云烟般,薄雾弥漫,四周的景物模糊难辨,随着一轮旭日破雾而出,万道震光倾酒而下,第十二天的支教活动也正式拉开了帷幕。一大早上同学们的脸上扬起了快乐的笑容,在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中,我们迎来了第一节美术课。“水清滩净,岸绿湾美,树木青葱,自然和谐”的环境应该是每个人都十分向往,没错,今天美术课的主题是:爱护环境,与绿同行。我们都应该知道,“以自然之力,养万物之生”的想法,前提应该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在周周老师的课堂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的开始,她为同学们播放了一段自然景观的视频,山川河流,鸟语花香的画面极大提高同学们的兴致,几乎所有的同学们都很喜欢且享受这场视觉盛宴。视频结束,周周老师向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这样美好且舒适的自然环境,会是一成不变的吗?”同学们众口不一,有些同学觉得,花草树木不是春风吹又生,一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吗?有些同学却觉得,自然的破坏是不可逆的,我们应该时常怀着敬畏和保护的心态对待自然界。周周老师告诉他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要相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要坚持,努力,热爱,从每一天的练习开始,日日精益。”接着迎来的课程是音乐课,今天的音乐课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同学们对于音乐节奏感的把握。通过《兔子舞》游戏的开展,小朋友们跟随音乐的节奏和屏幕上指示来做动作,感受音乐中节奏的重要性,同时也复习到上节课学习的简单节奏型,温故知新,师生之间的频繁互动让课堂增添了几分活泼,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也让课堂进行十分顺利,通过这种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创新方法,拓展思路,提高课堂效率,完成了课堂目标。从音乐世界里出来,我们又一头钻入文化的世界。前有无数文化守卫者在衰落遗失的边缘里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为传播优秀文化不断努力。泰戈尔说过:“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所以新时代的我们责任在肩,文化上真正的高峰可能是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脆在民众心间,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发掘和守护。今天的语文课程学习中,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有趣的汉字》,为了进一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汉字文化,老师还组织同学们玩猜字谜,小朋友们机智聪明,大多数问题都回答的又对又快。与此同时,老师还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伯牙鼓琴》,劝诫同学们知音难觅,要好好珍惜欣赏你、懂你的人,让同学们有一双识人交友的慧眼,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能找到陪伴自己前行的伯牙。课堂氛围活泼激烈,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不断磨擦,激起了智慧的火花。在和同学们的沟通和交流中,老师们也发现了幽默诙谐的交流方式效果更好,十多天以来的相处,师生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从原来的不熟悉到现在的见面时的热络招手,我们的心像是连在了一起,工作越来越顺利,教学也得心应手。在剩下来三天里,老师们也会继续保持原有的状态,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这次的下乡支教服务是一场心灵的碰撞,一种关怀,一份感动,他让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积极地走出象牙塔,寻求一份新的任务与目标,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培养共情与组织能力,扩大的交友圈,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就像我们晨曦服务队这次的支教活动,为乡村振新提供一定的动力支撑,发掘教育的意义,薪火相传,代代相承,当然支教活动不止于此,孩子们未来的路也不止于此,希望下乡支教的这把火,能够持续点燃乡村振兴未来发展的路,日新月异,不断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