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到红安之前,我们就已经初步了解过红安绣活和红安大布这两大特色非遗文化,有句古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就这样,我们来到了七里坪长胜街,了解非遗历史,传承非遗文化。 7月15日,我们的第一站是红安大布非遗传承基地,传承人黄珍兰女士给我们介绍了上机织布的准备工作,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的工序达到72道之多,由于工艺复杂,现在的很多步骤都由机器进行代替,人工纺线一天也只能纺二三两线,而一条床单就需要三斤线,这样来看,确实很耗费人力。 “最后一粒米,留给红军来充饥;最后一尺布,留给战士做衣服”描述了红安人民倾其所有支援红军,用红安大布为红军将士制作军服、被单。展现了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人民男将在前方打仗,女将在后方织布送衣的动人情景。尽管我们对大布了解甚少,但通过传承人的讲解,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红安大布。我们看到的用大布做成的床单、包包以及衣服,质感都很好,不同于工厂生产出来的衣服。团队队员也向传承人学习了如何织布,看似很简单的几步,我们学了很久也不太熟练,透过机器,我仿佛看见了传承人的无奈。由于成本原因,大布商品的售价不会太低,这也戳中了大众的心理,在现在这个社会,金钱决定一切,很多东西都能用金钱去衡量,恰恰是这样,使非遗的传承陷入了困境。 下一站,我们来到了红安绣活传习所,据传,红安绣活始于汉代,兴盛于明清时期,以鞋垫为代表。红安素有“无女不绣花”的说法,我们从省级传承人席和玉女士那里了解到了她和刺绣的故事,她18岁时发生了意外,从此以后,她默默地将非遗这个接力棒接到了自己手里,2008年,红安绣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采访中得知,红安绣活手工制作工艺时间长、产量低、价格高,手艺人大多在机器制作的工艺品售卖下获得盈利,才保证手艺有空余时间得以传承,红安刺绣的传承还需在国家的重视下得以传承。同时,我们也得知了她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给我们提出了建议,希望我们能够将刺绣带到课堂中去。采访结束之后,团队队员也亲自体验了一下刺绣,我们了解到只要掌握了技巧,刺绣的过程也不是很难。 7月16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红安文化馆,进入文化馆后,工作人员给我们放了一个宣传片,里面包含红安的各种非遗项目,除了红安大布和绣活以外,也有楚剧、纸扎和根雕等,据红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薛老师介绍到"那时的鞋垫是爱情的信物,村里的绣女们也常常聚在一起,探讨绣艺,逢有姻缘时,嫁妆里必然有绣花鞋垫”。听老师娓娓道来那口口相传的故事,才知道它原来是渊源于美好姻缘,以绣花鞋垫表明爱意的的佳话。在红安,每一个女孩几乎都会绣活,绣活已成为红安女子的象征。红安县政府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成立了专门的培训班和传承中心,为年轻一代提供机会学习和传承这一技艺,积极开展红安绣活和纺织作品的展览和销售,促进刺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鼓励年轻一代学习和继承这项技艺。并通过开设绣艺展览和推广绣艺产品等方式,促进红安绣活的传承和发展。 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时代的进步,非遗传承也出现了很大危机,非遗传承刻不容缓,我们也应该尽我们所能,接好非遗传承的接力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