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10|回复: 0
收起左侧

孩子成绩起伏、择友和择校的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9-25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成绩起伏、择友和择校的问题
(贾斯炜:心理咨询师、法学教授、作家)
今天的这篇心理学文章是一篇“命题作文”,因为昨天发表《让青春期的孩子有适度的自负和自卑》的心理学文章后,十堰市检察院刘朝兵处长留言:“篇篇精彩!”我回复:“谢谢!您建议明天写点什么?”刘处长回复:“如何面对青春期孩子考试起伏、选择朋友和择校的问题。”我回复:“保证完成任务!”刘处长说:“期待大作!”
刘处长提出的这三个问题,其实都与社会内卷导致的教育内卷,教育的内卷又导致了家长焦虑的问题有关。也就是说,对孩子特别是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遇到,都会思考刘处长说的这三个问题。
社会内卷的这个话题太大了,不是我这个身份的人有能力谈,有资格谈的问题,所以我就只能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说教育内卷问题。
为什么这三个问题都是教育内卷问题的结果呢?
首先说说成绩方面的问题。统计学是心理学里面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我在这里用100来说明这个问题。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100个人里面,一般有90个是正常的,5个是超常的,5个是不正常的。比方说考试,你的孩子只要在95名以前,含95名,他们都在正常或超常的范围之内,但剩下的这最后的5名不正常的孩子里面,仍然有某一方面是例外的,比如数学家陈景润就是这一类人。他的各科成绩特别是数学都是一塌糊涂的,但就数学的某个方面他就是天才,这样的人,你说他是正常还是不正常,还是超常?
如果放到现在内卷的现实看,他可能是绝对的不正常,于是家长天天就要想办法给他补课,结果是其他的没有补上来,反而因为分散精力最终人类少了这一个伟大的数学家。
还有人类非常伟大的一个心理学家、医学家,现在心理学界及教育界、医学界、体育界甚至是军队等都广泛应用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发现者就是斯金纳。
斯金纳小时候整天整天地不上学,跑到田野里面抓兔子、老鼠等小动物,再就是自己动手给它们制造笼子及各种工具。成天把自己抓到的这些小动物和自己制造的各种工具展示给同学们,与同学们分享。最终他在他抓到的老鼠身上发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很快推行开来,广泛地为人类服务着。
当时他的父母认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正说明他各方能力都很强,能抓到这么敏捷的小动物,还能自己动手制造笼子和各种工具,说明他非常智慧,且身体非常健康,同时说明他非常爱学习,就这样斯金纳成了人类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如果放到我们中国的家长,这孩子可能从小都被逼疯了,或者是把父母给气疯了,怎么可能成为如此伟大的心理学家呢?
还有另外5个超常的孩子,大家可以从过去的现实看看,这些孩子最终多半是拿固定工资稳稳当当吃个不操心的饭,没有自己建树的人。
我在这里要说的,不是要孩子完全不要成绩,相反我更主张孩子最好是要学习好各科基本的原理,最终能够举一反三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
成绩忽高忽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主观的认识,比如,孩子今天考了99分,但全班大多是100分,你不能说孩子成绩好;孩子今天考了59分,但在全班是第一、第二名,你不能说孩子考试的不好。
因此孩子成绩是否忽高忽低,你要遵守统计学,否则就形成不了参照,失去了“社会评价”的意义。
因为我也是个现实主义者,分析问题不可能不思考现实,所以孩子成绩我也是同样重视的。孩子成绩起伏的问题,得根据不同的科别进行处理。
如果是理科,这里主要说的是数理化。当孩子成绩“伏”时,一定说明他在这个阶段没有掌握相应的定律、公式、定理、规律(下称规律)。那么我们就找出相应的做不到的题目,回过头来,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部分,把这一部分反复阅读,特别是对规律要特别的阅读,甚至是一时无法理解的就硬背下来,每阅读一遍,看看后面的例题应用的是什么规律,并结合这个规律思考例题,再用例题反证规律,直到一看例题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后,说明这个知识点你就掌握了。
这就是理科补课防止成绩起伏不定的基本方法,只要掌握了这个方法,孩子的理科成绩自然会慢慢提升,“伏”的几率自然越来越少了。
再来说说文科,这里主要说的文史外。语文是一个深不见底,非研究者说不出规律的科目,就算是研究者得出的规律,也不是我们常人能够正常适用的。其实我们一般不要向前补,最好的方法就是跟着大流儿的进度进行,反复阅读相应内容,每阅读一遍就看看后面的题目作得对多少,一直到后面的题目都能做对为止。
这样以来,你一定会发现你前面没有搞懂的问题、题目突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一下子明白了。
语文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应用问题,语文的应运主要是通过写作文来检验。现在有很多人高大尚地觉得让孩子读名著、名著,一定能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其实是虚假的,是错误的,是攀比的,是内卷的。
一个真正能够写好作文的孩子一定是现实丰富的孩子,现实的丰富分两个层次:第一,社会参与较多,看到的,听到的,亲自参与的事情较多,作起文来有素材。
第二,文章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否则就成了素材的堆砌。所以,对素材的取舍和升华得靠对现实的认识,灵活的思维和巧妙的组合,从而启发思考,指导生活,引导社会。
经典的名篇、名著虽然具备了这些要素,但它的深度不是一个一般孩子能够理解和应运的,所以孩子阅读还是应该以生活中大众化的作品,特别是社交圈子可能接触的作者的“现实主义”的短小文章最好。
这就像新闻一样,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才是我们最关心的,而越远我们越漠视一样。因为孩子们也是这样,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往往敏感度高于成人的。
历史的学习方法就目前来说是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可能只有靠记忆了。
外语,现在主要是英语。语言分两类,母语,即生下来就接触的语言,这个语言词汇的完成在1到6岁之间,一旦学会可能终身只要有语言环境马上就能说了。外语除了用语文(母语)的补习、学习方法之外,就是口语,口语提升的唯一方法也是朗读,跟读和真正的对话了。
顺便说一下地理,地理其实是一门有章可循的科目,因为地球运转有规律,气候条件有规律,物产矿藏有规律,人种布局等等都是有规律的。
根据这些规律,对青春期这个心智高度发育阶段(青春期孩子的记忆广度可以达到11.04,而人生长河中更多的时间记忆广度只在7±2之间)的孩子来说,稍加记忆和分析都能掌握个所以然来。
这里顺便说点题外话,作为家长不可能熟悉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所有科目,那么我们作为家长的,就不要对孩子进行专业的辅导,唯一的办法就是“阳性强化”,只对孩子学习中好的部分予以鼓励就是了。
比如孩子考试了个倒数,你得问孩子这次考试有没有抄袭别人,如果孩子说没有抄袭,你得表扬孩子的诚实,在没有抄袭的情况下考试了这么多,说明有上升的空间。
当然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人际交往中阳性行为的识别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如果家长长期无法从“阴性行为”中找到“阳性因子”的话,得考虑与心理师合作了。
现在来说说孩子选择朋友的问题。稳定的,一定数量的朋友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一个没有朋友的孩子在学校一定是孤立的,如果不是成绩特别好由老师护着的话,加上缺乏朋友的支持,他就多半会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或者是霸凌他人的“反社会人格”(特别说明一下,人格问题是满18岁才能确诊的,这里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才这样表述)的人。所以选择朋友非常重要。
孩子选择、识别朋友的前提有两个,一个是正常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另外一个是识别是非的能力。这两个能力以“正常与人交往的能力”为前提。
一个孩子具备了与人正常交往的能力之后,随着其他能力慢慢地提升,他就自然具备了识别善恶的能力。
遇到孩子交往了社会功能不良的朋友,比方说“混社会”“欺负人”等等不良习性的孩子为朋友后,家长得及时放下自己对孩子 “宏大目标”的的追求,在自己或者孩子的社交圈子里面寻求一个“智者”“长者”“榜样”等等孩子可能接受的“社会功能良好”的人物,创造条件让孩子跟人家交往,甚至是拜师于人家,从而转移孩子注意力,感受师者的学识,处世和人品,慢慢地引导孩子学会识别善恶,从善如流,从而建立新的交往圈子,培养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识别善恶的能力。
最后来说说我们如何帮助孩子选择学校的问题。如果不思考教育内卷的话,学校的选择唯一应该考评的就是孩子社会功能,主要是人际关系和团体适应能力的培养。
不知道心理学以外的人听说过现实中一个非常奇怪,且不可思议的现象没有,越是好的学校(主要指中学和大学),孩子抑郁、焦虑、自残、自杀的比率越高。相反所谓的“不入流”的学校这类现象则鲜有发生,这说明了什么?
也就是从一定程度上说,好的学校和差的学校实际上是内卷出来的,不是开放出来的。因为内卷,成绩就成了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所谓好的学校,孩子真正应当具备的自由思考,自由社交,自由学习,甚至是自由讲话等跟自由有关的能力全部被遏制住了,所以孩子只能内部攻击,于是就抑郁了。因为繁重的学业和志向教育,孩子对未来前途产生了恐惧,所以就焦虑了。
抑郁和极度焦虑使孩子内部的疼无法释放,于是应用自残的方法释放内心的疼痛,用自杀的方法来解脱极度的压抑,从而寻求一个自己可能适应的与现实绝然不同的环境。
关于刘处长昨天给我的这个命题作文涉及的三个问题,我有一个培养“神童”从现在看来比较成功的个案,在这里也简要地写下来,让大家有一个对照现实的思考:
前年一个十岁的孩子完成了小学学业,这孩子初考成绩中等,家长来问我孩子适不适合上初中。我问家长现在义务教育阶段能不能留级?得到的答复是不能,如果确实不能上初中他们想想办法让孩子留级。我问家长:孩子同意不?答复是:不同意。我说既然是孩子不同意,我们走了不正规途径让孩子留级,孩子一定是带着情绪的,说不定还会“懈怠”甚至是“放弃”学业。
于是家长采纳了我的意见,孩子上了自己选择的初中,上学前学校测试全校六百多名,排名中等偏下,所以担心孩子将来学习赶不上。我说:三分之一上等,三分之一中等,三分之一下等,孩子在这么好的学校就在中等了,在全市,在全省,在全国是什么概念?这说明孩子相应的智商和学习能力都是跟得上的。
于是家长同意了孩子上初中,并且把孩子交给了我“辅导”和培养。
初中的数理化我是一点都记不到了,文科对孩子的辅导是没有问题的,于是采取了理科补习向前走,文科补习向后走的办法。其实我只是个甩手子老师而已。
因为孩子年幼没有到正常上初中的年龄,我便鼓励孩子,只要学业能够达到中等甚至是中等的最后就好,但必须得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久孩子报名参加了学生会干部的竞争,且一举成功,后来又成了学校的升旗手。
初一后,孩子的成绩一路攀升到全校十五名,且顺利完成了初中所有学业,成了今年直升高中的人选。
因为孩子才十二岁上高中,父母的顾虑和孩子上初中时是一样的,担心一则将来考不上好的大学,二则社会功能跟不上。
我还是那样告诉他们:第一,好大学与差大学更重要的都是孩子的适应和人际关系培养的问题;第二,确保孩子成绩能处于中流儿即可,正所谓“中流者,砥柱也”。
上高中后孩子仍然当了学生会干部,仍然当了升旗手,还新增加了一个身份——学校演讲会会员。
昨天得知本月的测验,孩子成绩全校第五。因此,现在孩子父母与我共同工作的目标是:确保孩子大学毕业前社会功能正常,大学毕业后能够适应大社会作为培养目标。
好了,对刘朝兵处长提出的三个问题就说到这里。如果文理,文义,表述方式等方面没能准确完善地答复刘处长命题的话,希望能够继续探讨。
二0二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电话:13872801780;微信:jsw7238760。
地址:十堰市茅箭区市府路1号万象国际城2单元603室
贾斯炜,湖北省作协会员,督导级心理咨询师,法学教授,《周易》研究、应用者;楚郧法律事务董事长、楚郧心理健康管理首席心理师。
1993年开始从事法律服务,研究心理学30余年,擅长解决孩子厌学、抑郁、青春期叛逆等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导致的夫妻感情、法律问题,从而解开心结。
擅长对求学(工作)发展方向、中止、改变等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指引。
最后来做个广告:常年辅导各类面试、接受各类心理(发展、行为矫正)咨询;招收愿意入门心理学(可含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考试)、文学的爱好者为徒,学费面议!

6a1569b29974b7c01a8cd8f8d904bf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