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5|回复: 0
收起左侧

对孩子的教育莫要相互“拆台”,优秀的父母懂得“教育结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9-2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伤人的父母不是唠叨、催促、控制欲满满的爸妈,而是那种用双重标准、相反的价值观来教育孩子的父母。

若家长的教育观念刚好相反,孩子则很喜欢推卸责任、爱找借口、脾气暴躁。也有一些性格极端的孩子,容易发展成双重人格。

长期发展下去,孩子会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利用父母在教育中的分歧,寻求有利于自己的一方面。

简单来说,就是谁护着他,他就听谁的。

同事家家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任性又顽皮。

他们两口子,教育孩子上很少有意见一致的时候,常会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就陷入无休止的争吵。

女孩人小鬼大,很快就发现了这个规律。

每当爸爸批评自己的时候,就去找妈妈告状。而妈妈批评自己的时候,就去找爸爸评理。

一来二去,就经常发生下面这类情况:

妈妈问女儿:“怎么还看电视,不去写作业?”

女孩跑去爸爸那:“我都写了半天作业了,妈妈还说我……”

于是爸爸说,“让孩子休息会怎么了,你非得事事管她吗?”

看着爸妈越吵越凶,孩子却悄悄跑了。

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分角色,一个迁就保护孩子,而另一个扮演严厉批评的角色。

所以孩子逐渐演变为“求生存”模式,不自觉地表现出,在妈妈面前是一个样,在爸爸面前是另外一个样。双重性格,逐步被固化。

对孩子的教育莫要相互“拆台”,优秀的父母都懂得“教育结盟”。



1、在孩子面前不给对方“拆台”

爸爸的严厉,在妈妈看来,不是爱孩子,而是一种暴力。因为在母爱泛滥之下,很容易演变为溺爱。

所以,越是爆棚的母爱,越要磨练心性,克服本能,用克制给孩子立规矩。

父爱则应该放下身段,用温柔和幽默的方式做亲子关系的缓冲带,让孩子感到被理解被尊重被鼓励。

之前有个新闻:刚满一岁的儿子折坏了妈妈心爱的花,怕被惩罚,主动“面壁思过”,然后还用余光偷看妈妈。

爸爸看儿子主动认错,还不忘说:儿子啊,连我都怕你妈妈,你说你这是何必呢……

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却呈现了家庭教育的真相:家里头妈妈说了算。这点上,爸爸给孩子树了一个好榜样。

李玫瑾曾说过:“管孩子,只需要一种声音就够了。”

如果在孩子面前,父母一方在教育,而另一方却一直提出相反的观点,那这就是典型的“拆台”!

“拆”掉的不只是夫妻关系,还会伤及孩子。

父母要做好分工和“补台”,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主 “外”,一个主“内”。

“外”是对孩子的生活管理,包括一日三餐和作息安排;“内”是对文化教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养成。



2、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很多聪明的父母遇到问题都会相互商量着来,对孩子也从不打骂,大声训斥,而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充足的成长空间。

无论是给孩子选择衣服玩具、兴趣爱好班,还是假期安排、出行计划,都会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而不是让孩子完全服从自己的安排。

这种教育方式看似“佛系”,却相当科学。

因为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在未来发展中,家庭教育会对他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会一生滋养他的身心。

之前就有家长在后台留言问:

如果孩子本身不喜欢漫画绘本,不喜欢逛博物馆,对户外运动爬山也不感兴趣,亲子活动外出时会说无聊,这时候什么奖励机制对她最有效呢?诚心发问,我姑娘就是这样,想知道怎么办?

我是这样回复的: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硬是让一个不喜欢户外的孩子爱上攀岩,让一个怕水的孩子爱上游泳,完全没有必要。除非像学习这种必须要做的事,用好奖励机制引导他,否则要顺应孩子天性,发现他的独特之处,而不是凭家长的喜好去改变他。



写在最后:

所以,教育观念不一致的父母,完全没必要为孩子报什么辅导班唇枪舌战了,有时我们要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做决定就好了。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心理知识和信息,欢迎关注:十堰悦茗语心理咨询       http://www.ymyxlz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