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是汉水跃出秦岭,奔向江汉前深情回望的一座名山,是耸立在祖国中部,南北交融,文化激荡,修身养性的一处福地,是绵延八百余里,俯仰自然,逍遥山水,叩天问道的一片仙境。武当巍巍然挺拔,浩浩然繁盛,幽幽然秀美。山下碧波荡漾,山中草木丰茂,山顶雾气飘渺,峡谷幽深,群峰林立,气象不凡。 初冬的武当山中,百草萧瑟,寒风乍起,山下车马喧嚣,山中清幽冷峭,登山的路上人头攒动。武当是脚下走过的一段路途,这条路带着对美景的赞叹,对自然的求索,对文化的熏陶。作为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武当山我不知道来过很多次了。小时候到乌鸦岭的柏油路尚未通车,从玉虚宫后面山上的小路上去,夜里两三点出发,带着干粮和水,扶老携幼,几户一步一拜盘山而上,这条进山的路爬的十分艰难。这几年上去都是乘坐索道,便捷了不少。每次登临武当,感受都不相同,这次主要是冬季,高处古松上未化的冰雪串成一条条的树挂,不少石壁上垂下晶莹剔透的冰溜子,映衬在丹墙碧瓦之下,颇有琼楼玉宇的感觉。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海拔并不算高,更多是形胜,七十二峰朝大顶,得道法自然的真谛,因此被明朝的皇帝选作皇家道场,视为通天祈雨的福地。历史和文化的兴盛离不开地理环境的支撑,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即为明证。中国的黄河和长江就明显赋予中国文化里的儒、道两大派别不少灵感和源泉,黄河之于儒家,就像是母亲河,孔老夫子多次临河而叹,齐鲁大地上的泰山就是儒家的基地。道家则明显倾向于长江,上善若水,百川归海,老子对水的秉性了解的如此清澈,作为长江最大支流的汉江,正是这种南北文化交融共生的见证。那么汉江边上的武当山多少应该算是道家的根底,道家秉持清净无为,又孕育着武当深藏若虚的气度。中国的文化要走向世界,道家一定不能少,正如自然对于人的塑造,又引发着人对自然的种种思索,这条路还在继续往前走,道家的文化包容性足够大,影响力足够远,一定会蔚为大观。 不惑之年,世事多艰,意气横秋,悄然而行。前一天起意,第二天就踏上行程,进山祈福的路上从来都不缺同伴,缺的是“世界这么大,想出去看看”的愿望。武当是每个进山人心中许下的几个心愿,这些心愿仔细斟酌,发愿至诚、至真,几乎包含了一个平凡的人一生的希望和期盼,少年时候求学、求姻缘,中年时候求财、求事业,老年时候求福,求安康。一路上看见不少善男信女,提香带表,肩挑背扛,做着叩拜姿态的进香者。走在我前面的是个孩子,口音像夹杂着闽南话的普通话,沿途在石阶上蹦蹦跳跳,用手握着冰坨子,像宝剑一样挥舞起来,一点也不怕冷,真是童真可爱。路边的摊位上售卖着祈福的彩带,石梯的铁链挂满求愿者的姓名,殿内的铜像前匍匐着许愿者虔诚的心意。许愿这个事是民间百姓的寄托,站在现代科学的角度,也有几分道理。愿发于心,起心动念后必然牵动意识,这种意识冥冥之中会感染人,影响人,最后又来塑造我们的行为。我从小到大也许下不少愿,所求马马虎虎,虽然不能百分之百满意,却也心安理得。中国社会的成功者都是精通道家思想的,这里的代表有一代名相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识得奇门阴阳,有着未出山而知天下,运筹帷幄的智慧和才干。商圣范蠡也深受道家影响,精于货殖,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时,归隐之后治家有方,没几年就成为巨富。道家对中国人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正对着易经里“厚德载物”这四个字,这种思想就是在荆楚大地流传最广,以其独有的宇宙观、人生观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今天的武当山,也吸引了不少全世界慕名而来的问道者,他们或驻步观景、或拜读经典、或体验民宿,求得一份山中的宁静与自然。 体验人间百态,人情冷暖,世道往复,命运莫测。人生有时候就是在无心插柳,花儿没开,柳树却一天天长大了。自己从小到大可能也在接受武当的庇护而不知,真有一天远离故乡,依稀听见武当的召唤。武当就是骨子里藏着的那份敬畏,这种敬畏源于宇宙的浩渺,源于人事的微茫,源于智者的觉醒。中国人有敬天法祖的传统,武当天柱峰的“一柱擎天”正是这种传统最自然的象征,翻看千年前的古籍,老子应多次来过武当山,道家先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不是来自武当的启迪,我们已不得知,现在看到的只能是一段心心念念的向往和对这片山水的敬畏。每每行走在武当的山中,常常会想,我们需要怎样的方式来安放心灵。在袅袅的烟雾中看到一群道士虔诚修持,在开阔的平地上看到游客正高兴的演绎太极,在深寂的山谷中看到鸟飞起来,又落到树枝上。这种安适、恬静不正是心灵渴求的归所。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其中天地与自然本就是一体,人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何尝不是有道可依,当年,不修边幅的道人张三丰,隐修于武当山中,观天地起落,参龟蛇相争之道,终于开悟,成为武当武术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我们在武当山中,在禹迹池前、在龙头香前、在磨针井前、在讲经岩前、在遇真宫前,有无数个传奇,许多个人物仿佛迎面而来,他们都是在这里受到点拨和启发,完成人生智慧的一跃,这就是武当作为瑰宝最大的魅力,也是人与自然、人与文明交相辉映留下的雄浑诗篇。
|